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历史学习》2010,(7):1-1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天津文化基本由两个文化板块组成,一个是以海河两岸为中心的码头文化板块,一个是外来的租界文化板块。其中,码头文化板块是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它是天津城市文化的源泉。妈祖文化在天津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着重要影响,这也是天津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妈祖文化中心之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天津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使命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高校是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肩负提供人才、技术、思想、智力、文化支持的使命。为推进天津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高校要通过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供给,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思想库、智囊团,建设创新型城市文化等举措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就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而言,天津无疑是一座缺失源远贯通和充分成长的古代文化堆积的城市晚生代。但是换个角度看天津600年,从永乐到民初,它又是中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仅用了524年,就完成了从一座军屯模式的卫所城堡“特别市”、“直辖市”的转化发展进程,可堪称城市化进程里的一个奇迹。天津城市化开始于设卫筑城。其时间已是15世纪初叶。由军事建制变成行政建制的天津州则到了18世纪。从社会文化历史角度看,天津城市加速度发展是同中华帝国晚期城市近代化共生的;从城市发生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天津卫城应该说也是在中华帝国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和运河近代性经济与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总之,天津是一座只有近代而没有古代的城市。是一座中华帝国晚期的近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4.
天津民俗文化刍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天津民俗文化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干流,分别为统治阶级、市民阶层和下层劳动者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天津民俗文化发轫于建城以前,兴盛于开埠前后,成熟于近代百年。影响天津民俗文化的形成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河、海交会是天津民俗文化形成的最大环境优势。二是经济发展。漕运、芦盐带动天津商业,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使代表市民价值观念和具有浓重市民文化色彩的城市民俗进一步发展。三是社会环境。作为军事卫所,天津具有浓重的军旅气息,造就天津“俗尚武健”的市民性格。所谓“无论贫富,见义必为,饶有古遗风”。天津民俗文化长期处于一种碰撞、调试、吸纳、融合的运动状态,突出一个“杂”字。许多外地民俗文化一旦移植到天津,很快会被吸纳,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现象。近代天津开埠,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天津都市中的碰撞和融合创造了条件。挖掘天津民俗文化,不仅描述出天津丰富的民俗盛景,而且力图使它产生现代效应,为天津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天津近代服饰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服饰与北京近代服饰、与中国北方其它城市和地区近代服饰以及与上海等南方城市和地区近代服饰的差别与联系,并就天津近代服饰与其之前历史上的服饰予以分析阐述;结合天津的历史、人文、经济等诸多要素总结出天津近代服饰变革的主要特点——近代性(甚至于现代性)、文化多元性、包容开放性、时尚引领性,及其在我国服装发展演变.特别是中国北方近代服饰发展演变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市区发现元代建筑基址最近,天津考古工作队在城市考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挖掘大直沽天妃宫遗址时,揭露出依次叠压的元、明、清时期的文化堆积,出土了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建筑构件和各类生活器具。这是首次在天津南区范围内发现的元代建筑。专家认为,大直沽天妃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确定天妃宫的始建年代,确定金代直沽寨、元代海津镇的具体位置,研究天津城市史、传统的期的妈祖文化、天津古代建筑等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天津考古获重大突破@程实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营销环境分析是对影响城市文化营销的环境要素:即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结构、政策法规、城市发展历史、价值观念、……竞争者城市文化等进行分析。本文在分析天津城市文化营销环境的基础上,对天津城市文化的优势、劣势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天津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600年来,经历了卫、州、府、县、市的演进历程;天津开埠后,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很快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在北方则首屈一指。源远流长的天津文化,是在海河与海洋的哺育下形成的,具有南北交融和东西荟萃的特征,并集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和先进性为一体。加快天津城市发展,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个城市的文化,对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因素会产生持久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其经济发展会发生持久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天津城市文化的脉络入手,分析它与天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建立学习型城市的必要性和与之相对应的战略和措施。 一、天津创办学习型城市的文化氛围分析 天津城市文化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政治性倾向。天津城市从最初的漕运码头到军事卫所,再到商业都会和开埠城市,既受地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基础,是城市的抽象符号化,开展城市形象设计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竞争力和改善城市环境,发展城市形象是顺应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应用相关符号学原理,从外延到内涵的符号学理论为起点,通过分析天津城市吉祥物的设计价值,结合城市吉祥物承载的对现代城市进行推广宣传的使命,并利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城市IP形象设计要素,建立天津城市吉祥物的设计总体规划和策略,完善步骤,并总结得出城市IP形象设计在贴合代入地域文化时,应运用取“形”“意”的辩证统一原则,以期为天津城市IP形象带来新的多维设计角度,为其他城市形象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妈祖文化在天津源远流长,并在天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天津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始于元代,历经元、明、清各朝皇帝对妈祖的多次敕封,伴随着天津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至清朝中期,妈祖已经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变,妈祖文化逐步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城市文化必定有,其独特的个性。作为中国不同城市的商人由于受其独特城市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丰富深厚内涵的地方经营文化,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地域、行业以及时代的不同。认真解读京津两地商人的经营文化,对于当今北京、天津城市发展经济会有许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就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而言,天津无疑是一座缺失源远贯通和充分成长的古代文化堆积的城市晚生代。但是换个角度看天津600年,从永乐到民初,它又是中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仅用了524年,就完成了从一座军屯模式的卫所城堡"特别市"、"直辖市"的转化发展进程,可堪称城市化进程里的一个奇迹。天津城市化开始于设卫筑城。其时间已是15世纪初叶。由军事建制变成行政建制的天津州则到了18世纪。从社会文化历史角度看,天津城市加速度发展是同中华帝国晚期城市近代化共生的;从城市发生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天津卫城应该说也是在中华帝国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和运河近代性经济与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总之,天津是一座只有近代而没有古代的城市。是一座中华帝国晚期的近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天津是协办城市之一。本文就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对天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天津高校体育校园文化建设寻求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天津民俗文化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干流,分别为统治阶级、市民阶层和下层劳动者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天津民俗文化发轫于建城以前,兴盛于开埠前后,成熟于近代百年。影响天津民俗文化的形成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河、海交会是天津民俗文化形成的最大环境优势。二是经济发展。漕运、芦盐带动天津商业,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使代表市民价值观念和具有浓重市民文化色彩的城市民俗进一步发展。三是社会环境。作为军事卫所,天津具有浓重的军旅气息,造就天津"俗尚武健"的市民性格。所谓"无论贫富,见义必为,饶有古遗风"。天津民俗文化长期处于一种碰撞、调试、吸纳、融合的运动状态,突出一个"杂"字。许多外地民俗文化一旦移植到天津,很快会被吸纳,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现象。近代天津开埠,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天津都市中的碰撞和融合创造了条件。挖掘天津民俗文化,不仅描述出天津丰富的民俗盛景,而且力图使它产生现代效应,为天津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天津,是海河儿女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热土。一代代天津人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建设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城市,也为城市凝结了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品格。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干事创业,演绎了推动天津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7.
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城市街道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天津街道的演变与发展脉络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整理研究,以时代背景作为划分依据,将其归纳为"传统"、"近代"和"现代"三个城市街道发展阶段,并以此分析总结出影响天津街道演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该文就天津方言岛、天津母方言的来源、天津方言的语音特点、文化特质、幽默情怀及天津城市性格在方言中的反映等六个方面,阐释了天津方言与天津城市性格互为表里的关系,对天津方言产生发展的历史、现实及发展前景也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天津城市景观丛书"。该系列丛书由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所策划、主编,意在用影像和文字多角度记录天津城市景观的变迁,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服务。全书均为12开本全彩印刷的图文书,为读者带来了文化与艺术上的双重享受。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讲述了天津老城里600余年的沧桑巨变。全书共分老城忆往、文化民俗、大院民居、买卖人家、老城新生五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天津的城市型政区——区级政区来源干警区。首先,天津都统衙门管理城市的措施为“警区”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范式。其次,袁世凯接收天津以后,为了适应天津城市管理的需要,而正式确立了“警区”。可以说,“警区”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津的城市管理体制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是天津城市型政区确立的第一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