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科学论坛》2005,(9):79-79
美国高校招生考虑学生的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每年都拒收了不少“高考状元”,其理由是对他们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各异。西方的许多国家,如美国的高等学校招生是以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会考成绩为主,不设全国的统一考试。德国的大学招生是采取“综合选拔制度”,即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及考生的综合素质,三者合一。德国各大学都有自己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和方法,除了高中学业成绩和毕业成绩以外,学生的领导才能、语言水平、社区服务经历、工作实践经验、获得荣誉奖项等都是大学录取新生考虑的因素。香港与内地的高考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名校动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德国综合考虑成绩和素质德国各大学有独立的招生考评体系和方法,但共同的特点是都采取“综合选拔制度”,即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及申请者的综合素质,三者合一。具体来说,除了高中学业成绩和高中毕业成绩外,学生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打工经验、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专长(如音乐、艺术、体育),老师在推荐中对学生学业、能力、性格的评价,学生成绩在年级中的名次,“申请论文”中叙述的学习目的和计划以及从中表现出来的潜力、知识面、学术兴趣和写作水平,都是校方录取时考虑的因素。为上名校上非洲扶贫为了在申请大学时处于有利地位,很多…  相似文献   

5.
王华 《教师博览》2003,(11):9-10
开学前,记者走访了美国Miami大学博士、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教授,请他对中美高考的不同做了分析比较。“高考”得什么分就上什么等级的学校,这在国内高校招生中几乎是不变的天条。但是,在美国能进好学校的“好学生”,并不一定都有“最好的成绩”,特别是不一定有“最好的‘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6.
哈佛大学每年都拒绝国内的一些“高考状元”。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11名内地各省市高考最高分的考生,申请入读香港大学时被拒绝。理由是学校对申请人的成绩跟面试等综合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 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每年都拒收中国的一些“高考状元”,理由是对这些“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英报刊撷     
国外的“高考”美国目前的高校招生一般采用证书制和高考制两种。证书制是指高中毕业生不需通过高考,凭高中毕业证书就直接进入大学,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是一些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但大多数学术水平高的院校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测试(SAT)的成绩并参考中学时的成绩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综合素质来录取新生。美国的不少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在招生时也要参考学生的单科考试成绩,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单科成绩以及志愿来决定其专业。但除了单科成绩以外,美国的大学招生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英国政府规定,在义务教育结束时,要为16岁…  相似文献   

8.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5,(6):46-47
微话题 你是个有趣的人吗 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高考状元,向来是中国高校的“香饽饽”,却屡屡在美国名校受到冷遇.我们通常直观地认为美国名校不看重学科考试成绩,或是对中国高考成绩不认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哈佛中国区招生官威廉姆斯女士在出席2014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时说:“我们要找的是有趣的人.”她还说:“哈佛确实有偏爱的学生类型,比如哈佛希望招收的学生为人友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是好学生,在社区中也是好成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想要招收‘老好人’.”  相似文献   

9.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5,(6)
微话题 你是个有趣的人吗 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高考状元,向来是中国高校的“香饽饽”,却屡屡在美国名校受到冷遇.我们通常直观地认为美国名校不看重学科考试成绩,或是对中国高考成绩不认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哈佛中国区招生官威廉姆斯女士在出席2014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时说:“我们要找的是有趣的人.”她还说:“哈佛确实有偏爱的学生类型,比如哈佛希望招收的学生为人友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是好学生,在社区中也是好成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想要招收‘老好人’.”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有着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高等院校入学制度——以个人申请为主要方式。大学以学生的高中平时成绩为申请入学的主要依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其公正高效的学术资格评审、跨区域跨国界的学分互换、高校的自主招生等制度, 学生和大学之间的双向选择等,均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大学如何选取分数美国的高考一般讲的是SAT和ACT。SAT满分是1600分,ACT是36分。各个学校承认不同的考试,怎么换算不同的考分?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高中,怎么看各个学生的学校平时成绩?有不少大学每年的申请者就多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考制度的三大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高校在录取新生时,通常要求申请入学者向学校提供其SAT(学术能力测试)或ACT(美国学院测试)考试成绩。这是当今美国最为主要的两种高校入学考试形式。与SAT相比,ACT规模较小,因此,人们常讲的美国高考主要指的是SAT考试。美国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有以下3大特色,这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看重高中各科成绩,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美国高中学制是4年,即9~12年级。学生考大学不能单凭高考的“高分”,还需高中4年各科期评成绩平均分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或社区学院录取。因此在美国,凡是…  相似文献   

13.
哈佛大学每年都拒绝国内的一些“高考状元”。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11名内地各省市高考最高分的考生,申请入读香港大学时被拒绝。理由是学校对申请人的成绩跟面试等综合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每年都拒收中国的一些“高考状元”。理由是对这些“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14.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名校动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名校动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被纳入高考招生体系,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对于中国高考改革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在肯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高校招生录取的积极意义的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问题却引发了学者们的担忧。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改革中面临诸多公平性困境,如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政策欠缺、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价主体对高考的功利性追求等。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的改革与出路需要政府、高校、普通高中学校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如何选取分数美国的“高考”一般讲的是SAT和ACT。SAT满分是1600分,ACT是36分。各个学校承认不同的考试,怎么换算不同的考分?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高中,怎么看各个学生的学校平时成绩?有不少大学每年的申请者就多达3万人以上,光拉申请材料就得几卡车,仅仅是把这些邮寄来的申请材料拆开归档就得至少两个星期,如果不量化学生,怎么衡量学生?怎么在短短的3个月内,把最优秀、素质最高的学生选拔出来……  相似文献   

18.
吴佳男 《留学生》2009,(9):20-23
近日,重磅消息传出:部分国外高校开始认可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13所澳大利亚高校、美国萨福克大学、英国部分二类高校等均表示,学生高考成绩若达到一定分数线,就可以被学校直接录取,不再需要预科。对此消息,引起相关各方热议。“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是海外高校在华招生的一种趋势,还是海外高校与国内留学机构“合谋”的噱头?它对中国留学生影响几何?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七次“高考”,择“高”录取 成绩好并不能保证你被所申报的大学录取?除了成绩之外,美国大学招生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SAT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进行7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由于美国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SAT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中生面对高考为何如此平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高考不仅深受学生重视,且竞争异常激烈。但美国高中生面对高考却十分平静,且在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素质教育仍蓬勃开展。究其原因,其高考招生制度功不可没,如:重视平时成绩,建立长效考核机制;考试次数多,并选取最高分;重分数,但更重人的综合素质等。当前,我国高考改革应以美国为鉴,实行既重分又重人的考核方案,实行多次高考,大力进行高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