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的“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今年的两会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这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和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人民日报以两会特刊为阵地,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努力做足做亮两会报道。提前策划,注重创新,无论工作机制、传播渠道还是报道内容、协调布局都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两会,虽只是“平年例会”,但却备受国内外瞩目。因为这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两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后的首次两会,可谓“平年盛会不寻常”。做好两会报道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如何在媒体融合上迈上新台阶、如何在报道内容上呈现新特色、如何在传播渠道上实现新突破,是摆在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组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李凯  苏长虹  李康乐 《传媒》2021,(9):11-14
2021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人民日报社对2021年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社长、总编辑庹震在两会动员会上亲自作出部署,报社各采编部门携手同心全力以赴,严格执行会前精心策划的报道方案,圆满实现了全媒体全方位做好今年两会报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党报政治报道中的“重头戏”。每年的”两会”,各家党报都要派出强将精兵,拿出最重要的版面,集中突出地进行全面宣传。这既是“两会”本身的要求,也是党报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强化优势地位的要求。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湖北日报成功地对湖北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湖北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进行了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会代表、委员给予充分肯定,省领导称赞报道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超的宣传艺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今年湖北省…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媒体各显其能的大好时机。特别是今年逢换届之年、奥运之年、十七大开局之年,媒体激战尤酣。中央台中国之声高度重视两会报道,精心策划,推出了全天8小时的两会特别直播《春风起神州》,与早《新闻和报纸摘要》、晚《全国新闻联播》、《两会专题》以及早中晚三档《做客中央台》相呼应,根据两会议程选取关注程度高、可听性强和新闻价值高的内容,采取进行式报道方式,加大直播的力度,大大提高了大型时政报道的水平,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听众的广泛称赞。中国之声两会特别直播《春风起神州》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两会”,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召开的“两会”.做好今年的“两会”报道工作意义重大.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组按照中央批准的宣传报道计划,紧紧抓住“四个全面”这个重点,紧扣议题、紧盯议程,牢牢把握导向,着力机制创新,严守宣传纪律,加强统筹融合,在“强起来、严起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融起来”,实现了“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方式故事化、报道数据可视化”,产生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了同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今年的两会宣传除了常规程序性报道之外,结合台内外资源,开拓两会报道的新模式,全台13套广播频率和以中国广播网、手机中广网、央广视讯为依托的新媒体,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手段,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彰显了中央电台作为国家电台的权威性,中央电台所属各类媒体也各亮精彩,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影响力,赢得了各级领导、两会代表委员、媒体同行及广大听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两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历来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两会新闻报道如何出新,是各媒体关注的共同话题。回顾今年两会报道,各媒体在报道内容、报道模式、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方面不乏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两会”已落下帷幕,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时也是传媒界各类媒体各显其能的“比武盛会”。如何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挖掘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突破以往会议报道的模式,做好两会报道的优化传播,是提高两会报道质量的关键,综观今年的两会报道,笔者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两会”报道如何出新,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今年适逢改版,两会报道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更为紧迫的课题。在动员会上,总编明确指出:如果说导向是这次报道的第一生命线的话,创新就是第二生命线。目标由此确定:今年的两会报道要在突破固有模式的基础上,为以后的两会报道提供一个较好的范本。事实证明,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一目的基本达到了。变:走出程式化“年年两会,今又两会……”确实是某些代表的材料中常见的词。作为采访两会的记者,对两会的报道容易陷入程式化套路的困惑体会更深。回顾“两会”期间的所有报道,可以说,创新的确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首先是对已有形成惯例的程序性报道如何寻求新突破。如预告消息,往年都是写代表委员抵济、各大宾馆做好准备等等。文中少不了对天气、交通等的描写。今年的预告消息,内核是预告两会的议程,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12.
媒体脸谱     
看客 《青年记者》2004,(4):36-36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青年报》1992年的两会报道曾有不少闪光之处,如《两会:高层公关行动》、《尺子?尺子?尺子!》、《拿来?拿来?拿来!》等,之后,就很少有能让人记得住的作品了。今年的两会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的会议,如会期缩短等,还有,今年两会清新的会风,也为媒体的报道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那么,媒体今年的两会报道有哪些亮点呢?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在时间的坐标上极具历史意义: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2018年全国两会不仅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而且作为"换届之年",对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意义也特别不同.更重要的是,今年全国两会的时间长、议程多,从修改宪法到国家机构改革,从换届选举到审议通过国家监察法,每一项议程都关乎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发展走向.因此,报道好今年全国两会,就要更好更准确地把党的主张、人民意志传递出去,在全国上下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好同心圆.党报评论责无旁贷,也重责在肩.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这场战役性报道中开展了竞争合作,强化了多媒体间的互动,形成强大报道声势,把“两会”报道做得更加充实生动、更具吸引力,逐步改变了人们“两会报道内容太枯燥、形式太单一”的看法,培养了人们通过观看“两会”新闻关注国家政治大事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广东两会时间,南方网积极做好全媒体时代融合大文章,全面集纳整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优质采编资源,不断创新主旋律宣传形式。本次两会报道,南方网以融媒体专题《牢记使命职责助力全面小康》为龙头,精心策划、细心打磨,集中推出“视听两会”“两会直播+”“南方政读”“南方评论”“两会英文报道”等一系列专栏,涵盖H5、图解、音视频、Vlog、动新闻、漫画、图集、直播、专访等十多种新媒体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两会”年年报,年年想出彩。2006年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新出彩,中央电视台可谓是颇费功夫,除了保持以往的现场直播、新闻、专题、访谈、文艺等形式外,着力开辟新的报道形式,创新节目形态,使今年的“两会”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受好评。“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万众瞩目,同时也是信息、政策、新闻的"集中会",引起媒体高度关注。众媒体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将两会变成了媒体比拼的演兵会、竞技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重兵出击,前后方协同配合,新疆日报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有创新、有突破、有亮点,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两会报道内容主要是通过平民视角去选择百姓话题,报道内容十分吸引受众。另外今年的两会呈现出民众参与度高的特点,今年两会采用了很多的新形式,如采用两会网络游戏、博客专栏、网络投票箱、访谈、网络调查等互动方式来吸引民众注意。  相似文献   

19.
梁汇 《军事记者》2014,(5):25-26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全国两会作为中国政治进程“晴雨表”备受世人关注。解放军报社高度重视今年的两会报道,精心组织策划,打造精品专栏,推出一批质量高、分量重的稿件,并进一步改进采编作风.稿件鲜活文风实、报网互动版面活,受到军委总部领导和广大读者网友的好评与表扬。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都有不少出彩的地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的两会新闻大战又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一、评说两会历时十余天的两会报道,带给受众的是应接不暇的信息,然而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人们不仅要掌握信息,更需要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全面透彻地理解热难疑点问题,深刻体会两会与自身工作、生活产生的密切联系。因此,评说两会成为这次两会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其规模和重视程度都超过了以往。《人民日报》开辟了"两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