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将军与幼女     
沙飞是中国的第一代革命摄影工作,最先使摄影成为我党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创办了我军第一个革命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晋察冀画报》第一期,发表了沙飞拍摄的《将军与幼女》组照,记载了一代名将抢救日本幼女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化的旗手鲁迅先生倡导和扶植下,开拓了我国新兴的木刻运动。一位名叫沙飞的革命学青年和木刻工作,认识了鲁迅,并在鲁迅先生指引下走上了从事摄影事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民新闻摄影事业的优良传统———读《沙飞纪念集》有感文有仁中国人民新闻摄影事业开创者沙飞的名字,我是早就熟悉的。但全国记协的同志前不久给了我一本《沙飞纪念集》,一口气读完,掩卷之后仍不禁思绪万千。沙飞同志的生命结局是悲惨的,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光辉的——...  相似文献   

4.
1992年5月5日,广东、天津、山西和北京等地的摄影界老前辈、摄影理论家、原晋察冀画报社的工作人员和烈士家属、革命摄影家沙飞的子女及新老新闻摄影工作者等200余人,聚集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参加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新华社摄影部、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七厂、天津沙飞基金会、沙飞研究会、《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人民摄影》报社等9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晋察冀画报》创刊50周年、新闻摄影诞生150周年、革命摄影家沙飞诞辰80周年新闻摄影学术座谈会。蒋齐生、石少华、吴印咸、罗光达、许必华、徐佑珠、杨兆三、胡颖、佟树珩、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年,也是《晋察冀画报》创刊50年及其创建者沙飞诞辰80年。届时,我国新闻摄影界将举行大型学术研讨活动,总结革命摄影工作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探究新时期新闻摄影的改革与发展,使新闻摄影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摄影史上,沙飞是自觉地提出并实践“摄影即武器论”,以摄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服务的第一位革命摄影家,又是最早深入敌后,成为八路军第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及敌后我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是他和他的战友罗光达以及其他同志在1942年,在中国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年月,创办了我党  相似文献   

6.
刘亚 《军事记者》2008,(10):52-54
人们关注和研究沙飞,有两点被忽视了。其一,只看到他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奠基者,而没有看到他首先是一位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的杰出代表。其二,研究者的注意力更多被他的摄影作品所吸引,鲜有透过摄影作品看到并深入研究他的军事新闻摄影思想的。  相似文献   

7.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随军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中国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沙飞以年仅38岁的生命,留下了1221幅照片,《鲁迅与青年版画家在一起》《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生活情态》《古长城的战斗》等,以生动而真实的画面,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珍贵的历史瞬间。本文对沙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摄影实践和摄影思想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8.
左图为1943年在反“扫荡”突围中双脚被山石磨破加上受冻几乎致残的沙飞。抗日战争爆发后,沙飞在太原全民通讯社担任摄影记者。1937年10月奔赴五台山地区,正式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后,被任命为编辑科长兼《抗敌报》副主任,1939年调任新闻摄影科长。1942年7月创办《晋察冀画报》,任画报社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当选为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参议员。他还举办摄影训练班,培训了大批摄影人才右图为沙飞拍摄的照片:攻克涞源东团堡。  相似文献   

9.
肖晓良 《今传媒》2014,(6):153-154
摄影和绘画有诸多共性,都是用图像表现主题,展示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绘画先于摄影记录社会生活,必然有更多的内在规律可循,让摄影自觉传承绘画创作传统,有益于摄影家与艺术家的本质融合,有益于摄影事业和绘画创造的对接,更是对摄影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伸展。从立意和内涵上、从构图上借鉴绘画特点,提升审美意识、摄影技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国画作为绘画品类中重要的一种,本文试图论述如何从绘画尤其是国画中汲取营养为摄影服务,以及如何具体运用到摄影的实践中去,从而实现摄影创新,拍摄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0.
(一) 1939年元旦举办的“晋察冀摄影展览”的热烈效果.大大出乎沙飞的意料之外。这时他便想,晋察冀广大军民对于新闻摄影文化形式是如此的欢迎.换句话说.新闻摄影的宣传力量又是如此之巨大。如何突破“影展”的宣传面狭窄即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呢?沙飞已经萌发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设想:办一份以刊载新闻摄影作品为主的画报。  相似文献   

11.
怀念白求恩和沙飞顾棣今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来华援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60周年。在这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随中央电视台“寻找摄影大师沙飞足迹”电视新闻纪录片摄制组到白求恩大夫曾长期战斗、工作过的山西五台松岩口村进行采访。当年沙...  相似文献   

12.
提起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的先驱者沙飞,在抗日战争残酷年代的晋察冀根据地,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因为他,沙飞,在上海拍摄了鲁迅先生的殡仪活动之后的翌年,一听到卢沟桥七·七事变的罪恶枪声,便毅然决然地奔赴抗日最前线——平型关,并获得聂荣臻司令员特批,成为我晋察冀军区乃至整个八路军、新四军抗日革命队伍中的职业战地新闻摄影记者第一人!他,  相似文献   

13.
从1940年10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在唐县军城筹备创办《晋察冀画报》以来,沙飞便将自已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筹备、创办和编辑出版《晋察冀画报》的事业中去了。创办《晋察冀画报》是取代利用开办新闻摄影展览来传播新闻摄影作品这一传播媒介,使之发挥超越时空的宣传、教育、战斗作用的传媒手段和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反映近年来民政改革的成果,推动民政摄影事业,发展壮大民政摄影队伍,中国社会报与北京金龙整流器厂联合举办“金龙杯”全国新闻摄影比赛。稿件要求突出改革大潮中民政战线上涌现出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1,(7):83-94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逐渐接触摄影并开展了民族性的摄影活动。由于机械性和作为肖像记录的功能性,摄影最初被称为"照小像",不登大雅之堂。以刘半农为首的画意摄影倡导者,采用中国画论当中的"写意"传统对摄影进行了"雅俗"的判分,建立了以中国画论为基础的摄影理论,提升了摄影的艺术地位。但作为复制技术,摄影对艺术品原真性的消解本身就带有大众文化的特质,采用画论传统对摄影进行"雅俗"判分仍是将其禁锢于传统艺术中绘画附属者的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风起云涌的左翼思潮影响下,沙飞提出"摄影武器论",并在中共领导下创办《晋察冀画报》,开展系统的摄影实践,采用政治的"进步"与"反动"而非"雅俗"的标准判分摄影实践,完成了中国摄影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摄影,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新闻摄影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或误区,制约着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繁荣新闻摄影事业,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闻摄影发展的态势及特点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新闻摄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一批新人、新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望近几年我国新闻摄影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为建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奔走拼搏,直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和创新.考察张太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可以发现,无论是其产生发展,还是其理论内容,都具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和革命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8.
自一九三八年以来,短期集训就是我党我军培养专业摄影记者的主要方法。新华社新闻摄影部蒋齐生同志在《三十二年的新闻摄影事业》这篇文章中有一段话可以为证:“不过,我国培养新闻摄影人才的主要方法,还是一九三八年春苏静在115师司令部,一九四○年石少华在冀中军区政治部及一九四一年沙飞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开办摄影训练队所开始的短期集中训练的传统方法。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成立后(1952年4月1日——引者注),连年不断举办摄影训练班,为本社,也为其他兄弟单位培训新闻摄影采编干部。1958——1961年,还先后协助十三个省市及自治区开办了摄影训练班。许多地方和解放军部队,也开办这类短期摄影训练  相似文献   

19.
李秀华 《兰台世界》2007,(10S):57-57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及其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道路,而且也包括将马克.巴主义这一外来的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风格来说明与阐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更好的传播与丰富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卜云 《新闻世界》2013,(11):196-197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大革命,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群众爱国运动,激发了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爱国斗争的高度热情。随着摄影技术,即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不断发展,许多构思新颖的摄影作品开始出现,这一现象表明了单调的"以貌图貌"摄影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无论是照相馆的摄影师还是业余摄影爱好者,都在努力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力求作品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摄影事业走向新的起点,展现出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