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也不是。可以明确地说,每一项宇航试验,每一次宇宙飞行都会使我们更接近火星。人类对这个桔红色的星球曾不只一次地编绘出种种美丽的神话。人们给火星想象出了许多合乎情理的东西,甚至还提出火星上有有翼动物。美国出版界还发布了发现火星上有类似埃及金字塔的消息。应当承认,在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只有火星的自然条件可能适合人类居住。迄今,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痕迹的一切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今后不再进行这种努力。我们知道,太阳赋与火星的热量只及地球的一半。火星上夜晚的温度为-100℃,白天即使在最好的气候条件下也不过零上几度。实验室里模拟火星条件的生物试验表明:有一些地球生物死亡,另外一些处于“冬眠”状态,还有一些却活下来了,而且还繁衍。低温、稀薄空气等恶劣自  相似文献   

2.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熾热的气体球,它象大火炉一般无休无止地“燃烧”着。太阳毫不吝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星际空间,地球所得的一分能量仅仅占太阳总辐射能的二十万万分之一。然而,这一小部分光和热,使我们可所居住的星球充满了生气。可以说,地面上一切现象(潮汐和火山活动除外)都受太阳能量的驱使;除原子能以外,近代各种技术所使用的能源,都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了太阳的能量。太阳的光和热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太阳能量来使地球变暖,地球的温度就会降低到星际空间的温度,即接近于绝对零度。这时动植物就要被严寒夺去生命,世界将变成一片死寂。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科学家有多种假说,其中一种是“太空胚种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它们跟随着陨石来到地球,并在地球上开始了演化之路,从细菌一直进化到人类。现在,有一些科学家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太空胚种说,他们觉得,如果在史前时代,其他星球的生命能够到达地球,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不能到达其他星球呢?  相似文献   

4.
天体与人体     
地球上的岁月光阴、能源、万千气象的一切生机、人体生命长短等,无不与太阳、月亮等星球运动相呼应,尤其是太阳、月亮的活动对地球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影响。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认为:人的器官和功能受天体的支配。他说:“不必看你的病人怎样而应看他的星宿如何。”后世人称它为“星占医学”或“星占测病法”,即医生可运用日月五星与人体各部分的对应关系作出疾病的推算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地球磁场的研究,得出地球磁场是由大气电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由地球和木星的磁轴与自转轴的夹角大小,得出地球,木星、太阳的内部结构相近似,木星和太阳不是由H和He组成的气体星,这与太阳中微子探测的事实相一致(太阳中微子亏损使人们对太阳现有结构理论提出质疑),与彗木相撞的现象相一致.通过太阳结构提出了核聚变研究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人类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扬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有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狄拉克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星球应各占一半的反物质理论相一致,进而得出彗星是由反物质组成的,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通过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提示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应.提出了冰河期的成因.设计了以地球磁场作为飞行环境的新型飞行嚣--地磁力飞行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等社会活动将不得不在地球以外的空间领域中进行——即人们不得不进入太空时代。原因有二:一是人们不断地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后,地球上的资源会越来越少,最后至少会达到在地球上采矿的成本远远高于在其他星球上采矿的成本——出于经济利益驱动,人类的触角不得不伸向地球以外的空间,即不得不利用太空的资源。二是天体自身变化所带来的必然:a.或许100亿年后,太阳肯定会停止燃  相似文献   

7.
星际友谊     
遭遇袭击皮皮是F星球的一个星际旅行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最近,他决定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探究,而第一站就是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听在旅途中认识的朋友说,地球上风景优美,皮皮迫不及待地想去那里瞧一瞧。做好充足的准备后,皮皮背着行囊走进酷炫的宇宙飞船,启动机器,宇宙飞船径直朝地球驶去。  相似文献   

8.
1997年11月,自海外传来新闻:地球可能有个“胞弟”。国外有位科学家提出在太阳系可能存在着一个大小、质量与地球相近的星球,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假设是“有论据的”。人在地球上永远不会发现这颗星球,这是因为相对地球而言它始终处在太阳的另一面。此外,它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接近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因此,在地球上即使借助最强大的光学望远镜也窥视不到该星球。  相似文献   

9.
文捷 《今日科苑》2012,(6):55-56
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将地球撞飞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后来就成为了月球。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地轴倾斜了一点,因此我们的星球现在是在倾斜着绕太阳运行。这是两大改变。现在,在一年中,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阳光量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断变化——先是南半球向太阳倾斜,然后是北半球。这种循环促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球磁场的研究,得出地球磁场是由大气电与地球的相对运功产生的.由地球和木星的磁轴与自转轴的夹角大小,得出地球、木星、太阳的内部结构相近似,木星和太阳不是由H和He组成的气体星,这与太阳中微子探测的事实相一致(太阳中微子亏损使人们对太阳现有结构理论提出质疑)与彗木相撞的现象相一致.通过太阳结构提出了核聚变研完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场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有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狄拉克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星球应各占一半的反物质理论相一致,进而得出彗星是由反物质组成的,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通过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提示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应;提出了冰河期的成因;设计了以地球磁场作为飞行环境的新型飞行器--地磁力飞行器. 提出了核聚变研完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场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 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驮拉克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星球应各占一半的反物质理论相一致,进而得出彗星是由反物质组成的,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通过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提示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应;提出了冰河期的成因;设计了以地球磁场作为飞行环境的新型飞行器--地磁力飞行器. 提出了核聚变研完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场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 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驮拉  相似文献   

11.
在古老的“智人”50万年前生存的地球上,现代人类建造了众多的城市,创造了各种复杂的语言,并向其它星球发射了探测仪器.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切会在突然之间消失。但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物种.如今有99%已经灭绝,科学家们分析和预测地球和人类将面临以下威胁:  相似文献   

12.
据联合国新近发表的一项报告说,到处都有水,但这个正在迅速耗尽的重要资源中只有大约0.007%是可供人类使用的。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准备的这项报告说:“许多人都认为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因为地球表面70%覆盖着水。”报告说:“实际情况是,地球上97.5%的水是咸  相似文献   

13.
全球环境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和其生活的地球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不过,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人类活动给地球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大多只限于局部或区域,其影响也就不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是,当人类具备了从全球尺度上改变其环境的能力时,地球的变化也开始步人了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地球环境变化不仅受到太阳和地球轨道变化以及地球内部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人类活动作为一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日渐显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环境的变化已经无法完全按照…  相似文献   

14.
虽然有人一直相信外星文明存在,苦苦期盼有外星人与地球人联系,但是,他们恐怕要失望了。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一位首席天体物理学家近日得出结论说,虽然宇宙中有成千上万个与地球相似的星球,但是它们的环境无法孕育生命,因此,人类很可能是整个宇宙中唯一的人。  相似文献   

15.
自从诞生以来,人类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太空的关注和探索,并试图了解其它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形式,进而梦想着在未来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或是先把有这种潜力的星球改造成可支持生命存在的“第二家园”,然后再移民。这似乎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梦想和极其伟大的壮举。当人类的火星探测器成功地在火星上降落,并顺利地取回图像数据,全世界都为此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时,是否会有人冷静 地想到,也许与此同时,外星智慧生命早已捷足先登,它们已经发射过探测器来侦察我们地球,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早已在它们的视线之内呢?权科学家指出,其它星系的外星人很有可…  相似文献   

16.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生命之所以出现在地球上,是太阳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热量、地球自身的质量以及离太阳的距离适中等因素造成的。不过,吹毛求疵的科学家说,要想让生命在行星上更早出现,或者生存得更久远,那么其实太阳和地球这对搭档并非完美。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很多年。当我们辛勤开拓,发展农业、建造城市、发明复杂语言,甚至向其他星球发射信号的时候,环顾四周,我们很难相信这一切会有尽头。但科学家却说,在地球上曾经出现的物种中,99%已经灭亡,轮到我们只是个时间问题。曾有科学家计算指出,人类有95%的可能会在未来的9120年内消亡,也就是说,到公元11128年,地球上仍有人生存的可能性是5%。也有科学家认为,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10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500亿。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只需要3 500年,地球上的人类就能把地球上所有东西吃光。如果土地退化保持目前的速度,或者其他一些预测成为事实,这一天还会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批从非洲而来的古猿,在欧洲经受种种挑战和考验,最终又返回故乡非洲。而这时,它们已经为进化成智慧人类做好了准备。大约700至2000万年前,地球真的是一颗"人猿星球"。在世界最早的人类出现之前,至少有100种人猿。它们有着庞大的数量和奇妙的多样性,但更令人着迷的还是我们能从它们身上看到的——关于人类自己的起源故事。  相似文献   

19.
遥望星空,无边无垠。地球之外有着多少秘密?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有没有像人类或者超过人类智慧的生命。自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开始,人类就不曾停止过这种探索。浩瀚的宇宙中,光银河系就有1000亿颗恒星,太阳也不过占1000亿分之一,何况银河系之外。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吗?什么样的星球上才能够诞生生命?温度适中;有一定的含氧大气层;有足够的液态水;存在有机化合物等等。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太阳系。  相似文献   

20.
在炎炎的夏日,当我们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时,我们其实应该感到一丝庆幸,幸亏我们生活在地球,而不是水星!作为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白天的表面温度达到了450℃,而且身边光芒万丈的太阳还不断地用强烈的、充满带电粒子的太阳风袭击着它,这让人们一度认为,水星上除了坚硬的岩石,不会有像地球这样的水圈和大气圈的任何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