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神的来源及演变□张献忠门神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家庭守护神。每至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门神信仰的起源甚早,其内容历经变化。门神的演变不仅仅是社会习俗的变化,而且反映了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演化。门神可能起源于原始人类学会建筑房屋之后。早在春秋时代,人们...  相似文献   

2.
杨红梅 《寻根》2010,(2):64-69
<正>贴门神是我国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门神信仰习俗形成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广阔,至今仍被人们所传承。每当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贴门神祛灾祈福,执鞭握剑的武门神、朝服捧笏的文门神与丰富多彩的戏曲门神一起,装点着初春大地,烘托出节日的喜庆与热闹。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源自其惹人喜爱的独特造型和喜气洋洋的浓艳色彩,还源自其古老的历史寓含和千年的艺术积淀。  相似文献   

3.
杨新磊 《寻根》2012,(1):82-83
近日,在网上搜得旧电视剧《贴错门神》,背景为民国初期。此剧讲的是一对难兄难弟如何与恶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它的片名,为什么叫“贴错门神”,此剧与“门神”何干?  相似文献   

4.
定光古佛又称定光佛,俗姓郑,名自严,同安人,生前是北宋时期的一名高僧,死后成为闽西客家地区最受崇拜的佛教俗神。对定光古佛的信仰,在闽西客家社会中长期延续。对定光古佛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索闽西客家人的民间信仰、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闽西客家社会。  相似文献   

5.
《寻根》2016,(2)
正门神早在我国夏、商两代,便有了祭祀门扉的习俗,不过那时候先民祭祀的门神不是钟馗,也不是神荼、郁垒,而是"狗"。在畜牧时代,人类崇拜狗很现实,因为狗最忠于主人,白天随主人去放牧,夜里忠实守卫门户,确保主家的安全,是人类最可信赖的朋友。安阳殷墟早期出土的甲骨文中,狗字的象形是"卷着尾巴守门"的姿态,即所谓的护门"犬神"。还有器具的"器"字,便是中间一只犬看守四只陶罐。现在,云、贵、陕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是一门科学,自20世纪的20年代起,它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实践。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发掘,在我国考古学科的历史中属较早的一次发掘。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5-16
绚烂的窗花、火红的灯笼、巨幅门神……把展厅装扮得“年味十足”,欧洲小城提前感受到中国新年的喜庆。比利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中国新年·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精品展》作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展览,在比利时拉鲁维亚版画艺术中心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作为世界第三大宗教,自从公元7世纪兴起以来,便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外来宗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少数民族,特别是人数众多的回族,和独具特色的经堂教育,以及大大小小的苏非门宦。而后者可以说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反映。  相似文献   

9.
赵超 《华夏文化》2008,(4):44-45
中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家,宗教发达。各家开山立派.谈经讲法,解玄寄畅,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很大影响。诸多宗教中,只有道教是中国本土生成,具有鲜明的汉族特色。道教以其驳杂的信仰、光怪陆离的科仪斋醮、巨大的包容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神仙体系纷繁复杂,等级森严.  相似文献   

10.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艺术和社会意识形态,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和理想审美需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等社会作用。它从起源、形成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  相似文献   

11.
关羽现象与儒、释、道三教蔡东洲"关羽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以关羽信仰和关羽崇拜为内容特征的文化现象。关羽本为蜀汉政权一位功过参半的大将,自唐朝起关羽开始被神化,至元代已成为"宇祠遍九区"的尊神①,形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信仰和崇拜。明清时代...  相似文献   

12.
张秀铫  裘周麟 《寻根》2010,(6):127-130
<正>义门,即聚族而居、和谐相处的门族。据有人考证,我国自南北朝至清朝共有义门175家,82个姓氏。其中为历代统治者大力宣扬的则有:南齐武陵8世同居的邵荣光义门、唐郓州寿张的张公艺9世同居  相似文献   

13.
关昕 《华夏文化》2006,(1):50-51
我国的行业祖师信仰历史悠久,始于春秋时代,宋元时期趋向繁荣。至明清两代,行业祖师信仰达到鼎盛。不仅“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而且大量的行业都举行有组织的祭祀行业神活动。祖师被行业弟子视为凝聚行业内部组织、加强行业内部管理、树立行业规范的重要象征。而行业祖师信  相似文献   

14.
徐义强 《寻根》2006,(4):58-61
“王爷信仰”是闽南和台湾最为独特的习俗。王爷信仰在闽、台地区十分普遍,并且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台湾,设庙祀神最多的是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居第二位的就是“王爷”。王爷是地方性、乡土性的神,通过探求王爷信仰的源流,可以看出闽台文化和民间信仰双向互动交流的图景,王爷信仰的传播与反向传播的互动,彰显出了闽台文化同源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虎 《大理文化》2011,(9):88-90
大理白族有七月祭祖的全民大型活动,七月初一接祖,白语称"家细乌"";七月半"送祖,白语称"送细乌"。在喜洲,此风更甚。七月初一黄昏,家家户户在大门口燃香、撒米水浆饭接自家祖先"归家"。届时必须先给门神点香烧纸,祈求门神查验亡灵身份,放自家祖先"进门"。"亲人"回来了,后裔们须洁净厅堂,  相似文献   

16.
陈竟 《寻根》2000,(2):4-10
自陕西半坡村等地发现新石器时期“人面鱼纹”彩陶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含义说法很多:鱼图腾信仰的标志,文身习俗的表现,戴着帽子的巫师形象,巫术仪式中所用的假面,对火神和太阳神的崇拜,对生殖崇拜的祝福,古老的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后国人道德信仰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由于传统道德信仰体系的崩溃,重建国人道德信仰体系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以佛教、基督教来解决国人道德信仰的努力因不符合中国国情很快失败。出于抵制基督教以及对传统化的卫护,以昌明孔教为宗教的国教运动亦应运而生,希图规复国人的道德信仰秩序。新化运动则主张以科学代宗教并成为国人的信仰。但国教运动和新化运动也都没有解决国人道德信仰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闽王信仰也就是对以王审知为主的固始籍入闽群体的信仰,是流行于福建、台湾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学界已有的相关成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对王审知等人的入闽、开闽史实的复原性研究;二是将闽王信仰作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宗教信仰性评析。以闽王信仰为直接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郑剑顺、冯志华的《闽王王审知的民间崇拜》,杨浩存的《略议闽王信仰的现实意义》,周建昌的《试论王审知的神化》,吴诗池、李秀治的《从“南陈北薛”悬案谈起——兼谈薛岭龙源宫祀王审知之谜》(均载何乃川主编,厦门薛岭龙源宫管理委员会、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编:《厦门龙源宫开闽王信仰研究文集》,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在视角上,没有过多地探讨闽王信仰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内涵和意义。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闽王信仰进行阐述,以探求其在豫闽台三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观音信仰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李利安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盛传不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观音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自从魏晋时代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后,便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20.
朱定波 《寻根》2013,(1):29-35
明未清初,闽粤先民迁居台湾时为祈求平安与幸福,都从家乡带去了各自的信仰神明,并不断对民间信仰文化进行创新传承,在台湾塑造了一批全新的民间信仰,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