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品评:证件     
我的同事李上铁有一天加班晚了,等他从杂志社出来的时候,已接近凌晨,公交车早没了,他只好打的往住处赶。还没走多远,就被拦了下来,3个穿警服的人向他走来。一个很高大的警察先是啪地敬他一礼,然后,挺公事公办地说,请把证件拿出来看看。这3个人都头戴钢盔,其中一个人手里还端着一杆冲锋枪。虽然上铁在北京已厮混多年,但这阵势还是头回碰到。  相似文献   

2.
“文革”中入伍后,他在部队做炊事员。一次,一位在广播室做广播员的同学没有稿子.就对他说:你的作文分数最高,帮我写个新闻吧。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也很认真地写出了稿子。这篇稿子播出来之后.团里的政治宣传股长就伺,这篇稿子的作者是谁呀?人家告诉他,是三连一个炊事员。宣传股长很惊讶,就跑到炊事班跟他说:你不要当炊事员了,今天晚上就打背包到团里,给我写文章去。就这样,他这一辈子跟新闻结下了缘。现在.他在解放军报社任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3.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4.
澡堂     
我们的澡堂并不那么糟。可以洗澡。麻烦的是我们澡堂用的票根。上礼拜六我去了一家澡堂,他们给了我两张票根。一张是保管浴巾的,另一张是寄放帽子跟大衣的收条。可是脱得光光的男人可往哪儿放票根呢?直截了当地说吧——没地方放,没有口袋。四下一望——全是肚子跟腿。最麻烦的,就是票根。总不能拴在胡子上吧。  相似文献   

5.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6.
教养与人文     
通常所谓“教养”,第一条,总得有礼貌。可是我到现在遇到有些小礼节,还是止不住地没礼貌——我喜欢逛古董店,最近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进去看。有一家进去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很有风度的老先生问价钱。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什么不卖呢?”他说:“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我很少脸红的,当时脸红到脖子,非常难为情。我小时候经常被大人训斥,训斥的理由不是顽皮捣蛋、翻墙砸东西,而是没礼貌。  相似文献   

7.
<正>有句话说:每个创业项目的创始人都要是产品经理,其实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但我们不能放弃自己向产品经理走的这个道路。这里拿我的经历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图1展示了我产品的三个不同阶段,也可以把它叫做不同的三个产品:第一个叫Memo CN,最初的想法源于和复旦大学当代社会生活资料中心的一次合作,这个中心收集了很多记录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东西,比如,从5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情书、书信、日记等。中心主任张乐天教授跟我谈,中国的社会变迁太大了,怎么搜集?然后怎么展现?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他们(本来生活网CEO喻华峰等人)来果园找我们合作,正好我们也想把橙子销到北京等大城市。考虑到现在很多人希望不用去超市就能买到水果,喻华峰说他们搞电子商务的可以直接送货到别人家里,我们就谈成了。第一年卖了200吨橙子,实在太少了,但开头开得好,第二年我们本来答应给他2000吨,但我们这边不够卖,只给了他1400吨,今年能够保证给他1600吨,到明后年可能还会慢慢增加。后来我跟他本人见面很少了,业务方面的事都是子孙辈在跟他们打交道,他们之间联系得多。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现在果园的基础上扩大3倍种植面积,但是扩大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恰逢周六。一大早,老公赶着问:“今天怎么庆祝?我请吃饭怎么样?”我说:“好啊,咱俩上哪去?”他听了顿了顿,说:“只有咱俩吗?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吧!”我瞟了他一眼:“庆祝结婚纪念日带孩子好吗?这日子,不都是两个人去浪漫一下吗?”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既然是庆祝,当然要带着成果了,没有成果怎么叫庆祝呢!”于是,我们就带着三个“成果”一起去吃饭了。  相似文献   

10.
邢学波一再要我给他的书写个序。我怎么推也推不了,拖了几个月。他还是执著地要我写。写点什么?想来想去,就记者的转型问题写一点意见吧,这既是给学波.也是给今天的记者们——  相似文献   

11.
永远有多久     
莫言这次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我一直以为,我家豆豆继承了我的文学基因,如果加以发扬光大的话,那么百年之内,挪威肯定得把这奖给豆豆的。现在半路上突然杀出个莫言!实话说,我对这奖本身一点兴趣没有,是那700多万人民币奖金让我垂涎。我这三口之家挤在60多平米的蜗居里,豆豆跑几步就得担心被家具给磕着,做父母的没本事挣钱,就希望孩子发财。一想到那奖金能在北京换成多大的房子,我就莫名地兴奋,所以对莫言老师面对巨奖"一点儿也不兴奋"  相似文献   

12.
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次能到南京参加跟<红楼梦>有关的活动,我很高兴.北京和南京,这南北两京跟<红楼梦>有着天然的联系,曹家有三代四个人曾任江宁织造.不仅如此,曹雪芹就出生在南京,出生在现在的大行宫附近.尽管对于曹雪芹的生卒年还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在南京,这种联系在很多史料上都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10,(10):9-10
他向女友求婚。女友诧异地问他:“为什么要结婚啊?”孙红雷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说:“结了婚,我们单位就能给我分一间大一点的房子了。”女友生气地说:“我不会为了你的房子跟你结婚的。”  相似文献   

14.
产后忧郁症     
吃年夜饭,家人埋头暴撮,之后突然看到一直给儿子喂饭的我,赶紧举杯遥敬,说照顾孩子这一年你辛苦了。我本罗敷,现在被称做豆豆妈。人喊我豆豆妈,我就有些许的伤感,因为豆豆妈的角色使我便秘,而做罗敷的时候,我畅通无阻。写作上也一样,那会儿我的智商高达二五零,现在据说得傻三年(我怎么不那么乐观呢?)。除此之外,罗敷时代的我,鼻  相似文献   

15.
上初一的时候,有个同学跟我玩得最好,我们每天一块疯,过着没心没肺的日子。一天我去他家,看到卧室墙上贴着张纸,写着我们班成绩排名,我第三,他十几,一个箭头从他名字出发,划了个弧线然后对准了我。同学偷偷定了一个赶超我的目标,我当时太过幼小,对此没有任何反应。一个学期后某天,班主任满面春风地宣布我这个同学考了全年级五个班总分第一。那个瞬间对我的震撼是空前的,我被一块玩的哥们直接击倒,而且站到一个我望尘莫及的位置。虽然后来他又下来了,但从此"在我心里越发高大起来"。我还有个同学,也玩得不错,初中全混过去了,考高中才考一百多分,他在我们那个小城没任何背景,父母又在农村,于是注定命运惨淡。他一直硬着头皮挣扎,除了不参加黑社会,其他活全千过,重体力工人,开录像厅,搞传销,给老板  相似文献   

16.
听说北京的钱好赚,两年前我就来了。 两年时间内,我在北京住过6个地方,它们依次是:高梁桥斜街,牡丹园、康家园、东直门、甘家口和现在的沙窝。大学毕业后我的轨迹很明确,一直北上,在河南一个县城里做了两个月的大夫后逃遁了,我跟同伴说,我还是适合在都市里生活,因为我还有欲望。 高梁桥是我姐男朋友的住所,他是这座房子的两个房客之一,他对这座房子有  相似文献   

17.
爱的奇迹     
2007年9月5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小区一户居民家中灯火通明,牡丹江市铁路电务段干部李世巍请来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祝贺他的儿子“百天”。李世巍的妻子张军端起酒杯深情地说道:“第一杯酒,我要敬给我的丈夫,在我遭遇车祸最艰难的时候,是他一直守在我的身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话没说完,张军就潸然泪下。一时间,夫妻俩想起了三年前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  相似文献   

18.
忆白石老人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十三号,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管委员,穿的是军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一张全国性的报纸工作,主要任务是编辑两个言论专栏。我干这行当有五年了,以前在稿源上不曾有什么问题,但最近可不行了,投稿者寥寥,可用者更少。以前,大批稿用不出去,我退稿时左抱歉右包涵;现在,我得挨门挨户去偶,去求,去说,“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救救急吧!”我以为这是很偶然的、很孤立的现象,比如嫌我们报纸名气不够,嫌给的稿费太少等等。于是我打电话到一张全国顶大的报纸那里,请熟悉的编辑帮帮忙,至少把用不出去的稿子给我们两篇。那老兄在电话里说:“你可算找错了地  相似文献   

20.
读我书     
说的是一位笃信佛教的新文学爱好者,本来是跟我父亲通信的;父亲过世后,这笔遗产就归我继承,一年能收到他三四封信。父亲复信之快,恐怕没人比得上,七八封各色各样的信,只消两个来钟头;我是另一个极端,连写张收条也得打草稿。这一年的三四封信尤其难办,几乎封封一个样,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