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传洪 《新闻世界》2011,(7):100-101
本文归纳分析了目前"报网融合"的三大难点,分析了报纸的新闻属性和网站带有的信息属性的差异,透视了"报网融合"难点的深层次原因,从认识"报网融合"的必然趋势以及报、网运作差异性的角度,提出了"报办网站不宜停留在报纸电子版的角色"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报刊业的改革中,非时政类的行业报、社团报等一直扮演着"先行者"和"开路先锋"的角色。从1994年到2003年,国家对以行业报、社团报等为主体的非时政类报刊,以"调整结构"、"治散治滥"、"管办分离"为主要内容,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整顿改革。前不久,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全面启动,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而作为很好的注脚,同一天"中"字头的《中华新闻报》公告停刊。  相似文献   

3.
胡欣 《新闻实践》2010,(5):28-31
近年来,地铁免费报作为传统纸媒嬗变而来的新媒体,已进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人们的视野。 继我国第一份地铁免费报《I时代》报2003年在上海诞生后,今年1月22日,在同一座都市里又出现了"同质"的地铁免费报纸——《新民地铁》。《新民地铁》的成功发行,将会对免费报"寄生"地铁通路的法则带来什么影响?在《I时代》报"独食"免费报业商业利润的状态改变后,  相似文献   

4.
李靖 《军事记者》2011,(3):39-39
全媒体时代,从"报网互动"步入"报网融合";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报网融合一路走来,有欢歌也有迷茫;有艰辛也有希望。结合此次西藏嘎隆拉隧道打通的报道,下面我通过两进墨脱的采访经历,谈点报网融合的感想和思考。搞新闻的人都知道:干摄影累,冬天进藏苦!但摄影人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辛苦换来的照片别人看不到,没人分享他的拍摄成果。  相似文献   

5.
于都 《军事记者》2011,(7):18-18
"内容为王"永远是媒体制胜的不二法门,竞争激烈的报媒,如何在同质化报道的"拼杀"中"王者归来"?这始终是报媒每天都要面对的考验。以都市报为例,同质化有以下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搞好农村报道是地市报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更是当前新闻宣传的首要任务。地市报农村报道和体操比赛一样,也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之分。相对而言,地市报农村报道的"自选动作"比"规定动作"更能体现个性风格及其特色,在促进和推动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地市报在完成农村报道"规定动作"的同时,应当联系实际做好"自选动作"。一、围绕主题,选好角度。选择报道角度是突出新闻主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选准报道角度,  相似文献   

7.
广播新闻编辑当具备七种意识欧阳荣亮一、审时意识。在听众的新需要面前,广播新闻编辑的思维、动作要快节奏,迅速发现或发掘素材,以最快的时效播出.从而保证广播新闻始终做到内容"新"、"实"、"深",听众喜闻乐见。编辑对广播新闻节目应经常推陈出新.多搞独家报...  相似文献   

8.
“土记者”当了一回“老总”沈耕夫做一个土记者并不风光,因为记者前面多了个“土”字,然而我却沾了这个土字的光哩。去年10月12日,我应湖北农民报邀请前往武汉出席在那儿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华全国农民协会年会,专题座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课题,还参加了《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9.
2010年底,贺州日报社整合《桂东电视报》新闻媒体资源创办了《贺州晚报》,形成"一社两报"的新格局。"一社两报"格局下如何发展,没有符合贺州实际的现成模式,需要地市党报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贺州日报社自创办晚报以来,就如何发展壮大报业进行了人员“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施慧 《新闻世界》2012,(7):119-121
行业报如何改变以往人们印象中的宣传报道枯燥乏味、千人一面的生硬面孔?"走转改"的实践表明,鲜活的新闻沉在基层等待我们去发现。只要记者带着感情、带着思考,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生动的好新闻就会源源不断地跃然纸上,行业报"走转改"就会"走"出实效,"走"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行业报在我国媒体市场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报纸。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行业报由于在报道内容上受到自身行业范围的限制,存在着可读性差,行业信息专业味过浓的缺点,使得"外行看不懂,内行不解渴",对读者缺少吸引力。因此,行业报必须既要汇集资讯,又要提供观点,挖掘新闻深度。但是由于行业报在报道范围上的局限,话题类栏目选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笔者以中国劳动保障报的"声音观察"栏目为例,谈些认识。中国劳动保障报的"声音观察"栏目一周两期,对行业报而言密度较大。选题既要立足本部委的核心业务、中心工作,又要兼顾可读性和社会热点,在两者结合上不易把握。目前“声音观察”的选题主要有五种做法:  相似文献   

12.
试谈广播电视报的新闻特色陈雪梅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广播电视报也从昔日"节目报"的摇篮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广播电视系统"视听读"立体宣传中的一名重要成员.改革开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提高了人们的文化鉴赏能力,今日之读者,再也不满足于...  相似文献   

13.
重走长征路──读者与我们同行樊克宁,周方平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羊城晚报和广州军区战士报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手拉手重走长征路,心连心齐奔新世纪"大型系列采访活动,以及旨在为老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牵线搭桥的"重走长征─-播火者行动"。从今年3月28...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梳理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从馆报《绿土》到公开出版的系列图书"绿土文丛"的文献整序过程,结合对上海市区级公共图书馆馆报、馆刊的现存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图书馆馆报、馆刊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四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形通道"结构体系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针对目前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以可变联合作用体系、有限弹性工作状态、有限联合界面粘结和近似弗拉曼条件解为核心的基本假定。在此基础上,将桩基计算"m法"与结构计算"有限元法"结合,提出用于土中复杂结构计算,始于弹性初始状态的"有限元m法"和结构计算模型。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状态土压力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并结合结构计算模型要求,提出永久作用土压力采用静止土压力和"土柱"土压力,可变作用土压力采用近似弗拉曼条件解的土压力计算和等代方法。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简化的实用计算方法,对准确把握结构状态,充分发挥结构优势,合理进行结构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新  刚成 《新闻前哨》2010,(7):26-28
湖北省行业报改革发展典型报告会于近期在十堰市召开。楚天声屏报·十堰周刊、中国水运报、现代少年报的负责人在会上的发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参照性、可操作性。与会者听得认真、有味、"解渴"。  相似文献   

17.
现场新闻与"现场"意识《西南铁道报》王振洪在新闻这个大家族中,现场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就在于"现场"二字。它规定着现场新闻的外延和内涵。从采访上讲,作者必须到新闻事实的发源地,从现场角度透视新闻,抓第一手材料;从写作上讲,主要靠第一手材料写稿,以叙述...  相似文献   

18.
"报网互动,报网融合"是网络时代报媒发展的大势所趋。2011年3月28日,《人民武警报》主办的"新华网·人民武警"播发的稿件《岩手救援八天七夜——访赴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救援专家彭碧波》,第一时间被新华网首页、新华网军事频道头条刊用,各网站转载累计百余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这种依托报纸权威、独家、深度的优势,发挥网媒即时、互动、海量的优长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徐晓东 《新闻世界》2013,(11):31-32
与市场化的媒体和新兴媒体相比,一些行业报"官"气十足,报道形式单一,内容与其它媒体雷同,彰显不出报纸的个性化优势。为此,行业报特别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新闻报道策划,以新闻策划提高行业报的指导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施华 《新闻前哨》2010,(7):28-30
中国水运报刊社是由中国水运报和中国水运杂志于1998年合并组建的,目前有"一报一刊"和三个网站,即中国水运报、中国水运杂志和中国水运网、中国水运研究网、中国航行通告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