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取了唐宋诗歌这个研究视角,通过对唐宋诗歌中有关踏春诗歌的鉴赏和分析,来更深一步认识古代的踏春运动,进而促进我们对古人踏春运动的了解,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取了唐宋诗歌这个研究视角,通过对唐宋诗歌中有关踏春诗歌的鉴赏和分析,来更深一步认识古代的踏春运动,进而促进我们对古人踏春运动的了解,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雪 《出版广角》2023,(24):10-14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阿出版交流合作的基础愈发稳固,交流合作已从单纯的图书翻译出版走上翻译出版、互派团组参展、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数字出版等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合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未来,中阿出版交流合作应在“多管齐下,推进中阿出版高质量发展”,“以重大项目为契机,深化中阿出版务实合作”,“以人为本,擘画中阿出版新蓝图”等方面推动出版交流和合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出版业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薇 《新闻爱好者》2011,(17):91-92
租界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贸易区域。对近代天津而言,租界既是列强入侵的据点,又是西方文明东渐的窗口。天津开埠后,伴随着经济贸易和对外交往的发展,作为信息,交流和传播载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必然也随之发达。大批外国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为宣传  相似文献   

5.
译入与译出:困惑、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它构建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借鉴与尊重,成为世界交流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从中华文明的演进来看,对异域文化的译人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传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东渐,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直接参与了中国文化、宗教乃至社会的变革、改造与更新,体现了翻译与重大社  相似文献   

6.
陈鹏 《大观周刊》2012,(44):105-105
古代苏禄国与中国的交往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而古代中菲关系史更是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期。明永乐时期,苏禄国东王、西王、峒王三王的突然来朝将两国关系推向了高潮,但自永乐二十二年后至清代便断绝了朝贡往来。三百年后,于康熙年间,苏禄国复又请求朝贡,雍乾时期的三十多年间仅官方朝贡就这六次之多,民间往来更是数不胜数。古代中国政府对苏禄国的朝贡一直采取的是怀柔友好的政策,这对中菲的国际交往、对外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沁秋  徐辰 《出版参考》2021,(10):22-29
东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双方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已取得丰硕成果.2020年,东盟首次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也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经济与文化历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方经贸合作的稳步进展,必将带来对文化的旺盛需求,而文学正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现阶段,中国出版业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的重要思想内涵,摆脱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的固化思维模式,反击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报道,以统一的国家形象传播理念,推动中国—东盟文学互译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两汉之后的第二个强盛时期,尤其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而"四柱清册"正是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环境里诞生了。本文从"四柱清册"的发展、内容和作用来探究它对唐宋时期经济发展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软实力日益重要的今天,文化主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对文化主权有着巨大影响的版权贸易也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版权贸易直接影响到国与国之间交往中的文化安全和主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少凯  秦奇 《大观周刊》2012,(45):118-118
中日两国邦交恢复之前,两国的交往由民间外交所主导。两国民间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民间贸易成为了中日民间外交的主要形式。六十年代,中日LT贸易建立并逐渐成为两国民间贸易往来的主要内容之一。LT贸易的建立、执行拓宽了两国民间贸易交往的范围,为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恢复准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为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运用视听手段,在国家形象建构、民族文化互动、民族国家认同、民族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少数民族题材影像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且具有典型性,“十七年电影”时期利用意识形态建构突出民族交往;改革开放后立足“文化叙事”体现民族交流;二十一世纪以来着眼“多元”与“解构”的叙事方式表达展现民族交融。研究这一题材影像内容,有助于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深化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对厘清“中华民族”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符号化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晓红 《兰台世界》2013,(12):96-97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两汉之后的第二个强盛时期,尤其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而“四柱清册”正是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环境里诞生了.本文从“四柱清册”的发展、内容和作用来探究它对唐宋时期经济发展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经济、文化的传播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却需要一个承载工具,即语言。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人们只有打破语言的障碍,才能畅通无阻地交流与沟通。"广州英语"作为一段历史时间的重要交流工具,在传播文化、贸易交往中发挥了其职能性的作用。一、"广州英语"的缘起在我国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评论》2010,(8):98-98
很多人认为,随着互联网和新通讯技术的爆炸性变革,以及我们对工作地点选择自由度的加大,地点的重要性似乎无足轻重了。作为关于数字革命如何重塑美国人生活和工作的开山之作,乔尔·科特金独具慧眼地发现.恰恰相反,地点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信息时代的商务从以前对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在全美国范围内找到最理想的地点。网络生活的发展不能代替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传统价值和文明与现代价值和文明之间的交融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5.
物权制度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加强保护各类主体的财产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法制文明的国家,中国古代法律特别是唐宋时期法律中关于物权制度的一些规定,对于完善我国现行物权制度有着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琰 《图书与情报》2006,(4):97-101
唱和文献是我国古典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的唱和文献直到唐代才出现,并在唐宋两代逐步发展繁荣起来。文章对现存的唐宋两代唱和文献进行了简略考述,以考察唐宋唱和文献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7.
王亮 《青年记者》2015,(29):8-9
中国与中亚各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交往,中亚与中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双方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安全等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时,提出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置于国家重要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兰台世界》2013,(21):13-14
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频繁,晁衡作为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为两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唐朝求学做官,得到皇帝的赏识官至高位。并与文人雅士结成深厚的友谊,终老唐土。这也是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好的重要一笔。  相似文献   

19.
女真和高丽的贡赐贸易,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发展,丰富了彼此间的经济生活,具有双赢的效果。而后来金丽之间的贡赐贸易,则是维护二者之间长期和平共处的主要的政治、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20.
女真和高丽的贡赐贸易,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发展,丰富了彼此间的经济生活,具有双赢的效果。而后来金丽之间的贡赐贸易,则是维护二者之间长期和平共处的主要的政治、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