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身立命”讲的是人应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和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就是人生如何度过才有意义的问题。 这个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人试图作出正确回答,表现出人类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觉醒意识和追求生命存在价值的意识。是的,生命短暂而宝贵,每个个体生命只有一次,是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还是终生追求物质、财富、名利、权力而丢失自我?抑或在探求人生真、善、美上做出贡献,做一个独立、完整并有益于社会的真正的人?对生命如何存在的问题不管怎么  相似文献   

2.
郑婷 《出版广角》2017,(24):94-96
《时间停止的那一天》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第二部小说,作者着眼于个体生命遭遇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探讨了自我救赎的人生课题.文章通过剖析小说的镜像人物、主旨意义与艺术价值,探讨在生命关怀的时代语境下小说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是的,爱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我们一直在倡导阅读,呼吁社会去推广阅读,鼓励家长去陪伴阅读,阅读经典.但是,阅读本身不只是为了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会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先生说: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曲生命的绝响,这是一首热爱生命的壮歌,这是一道人在残疾极限处向生存挑战的最壮美的风景……我们应当把它当作一部关于生命、关于精神、关于信念的经典来读,那样我们就会发现它在整个人类的精神领域里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摘自一位文学评论家对《极限人生》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快乐     
有一位名人这样说道:“人生要有意义就应该发扬生命,快乐是发扬生命的最好途径。”我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主持过很多节目。我有个特点就是特别爱笑,尤其是在我主持的少儿节  相似文献   

6.
生活絮语     
生活生活,首先得让生命活着,因此,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生活的前提。 有的人的人生像肥皂泡,向往虚空中的光彩照人,结果什么也没留下;有的人的人生像揣着希望的种子,渴盼着在坚实的大地上经营出自己的葱绿,哪怕最终只有一星半点。  相似文献   

7.
道德生命的展现对孔子而言,弥足珍贵,须用有限的人生,完成无限的目标。本文首先探讨孔子学说的基本理念,"仁、礼、乐",接着论述了他的学说理念对后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郑永攀 《大观周刊》2012,(21):229-229
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和能力的培磷,忽略了情感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9.
何波 《四川档案》2014,(2):53-53
<正>世界上证明存在的方式有很多,建筑师的设计,艺术家的作品,科学家的创造,各行各业都有证明它存在的方式,有的卑微,有的伟大。有人说存在感有一种恒久幸福的力量,也是人生意义的体现,这种感觉高贵而伟大,使人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当我们不能获得"存在感"时,就会感到失落、感到没有意义,从而对人生失望!所以,"存在感"也可以理  相似文献   

10.
陈瑞娟 《声屏世界》2009,(11):44-45
纪录片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点滴纪录,提取有代表性的零碎片段,经过加工后,使原本松散而毫无逻辑性的材料变成了能够被理解的并能给人以关于生活、生命、人生感悟的意识形态载体。那么,纪录片的这些意义是怎样生成的呢?我们又是如何从纪录片中得到这些信息的呢?  相似文献   

11.
追梦的代价     
人生的风情千姿百态,每个人,就是一幅独特的风景。人性的舒展越自由,人性的光辉就越灿烂!人生就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无限魅力。反之,人生就毫无意义,而没有意义的人生,许多人宁愿选择放弃。这就是西方人为什么如此看重自由!为什么把自由置于生命之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人每天吃饭,而且一日三次.为的什么呢?答曰:填饱肚子。填肚子为的什么?曰延续生命。延续生命为的什么?为了做成些有益于人群的事情,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价值意义何在?曰:人只活一次,应当不枉此生。问到这里,大致可以说,找到吃饭的终极目标了。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大观周刊》2012,(32):236-236
我本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因为做了教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如果我能做一颗流星,我愿让生命的热量为教育事业而燃烧。我坚信,我的生命,我的心灵,必将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永远年轻!  相似文献   

14.
都说人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而我以为,那是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的。对个体生命来说.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不论你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不过咫尺之间。有道是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又有人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生命的长短不过是一道简单的相对论命题。如此说来.需要那么在意长寿与否么?需要在生命的自然延伸中那么在意世俗的评价么?  相似文献   

15.
潘紫瑜 《大观周刊》2011,(44):17-17
如何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如何拥有此时此地的生命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教育对于启迪人生起着重要的地位。教育与人生本是密不可分的。从教育诞生之日起,就服务于人生。而今天的教育却缺少了对人生的关注,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笑然 《青年记者》2016,(23):50-52
文:学是人生的审美反映,体现着一定时代、一定人群的人生精华.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感动和召唤,蓄积了文学艺术家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具有真诚的、令人感动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极具求真、向上、律动、审美的情致. 文学本质的生命追问 林语堂先生曾在散文《做文与做人》中说:“世人常说有两种艺术,一为为艺术而艺术,一为为人生而艺术,我却以为只有两种,一为为艺术而艺术,一为为饭碗而艺术.不管你存意为人生不为人生,艺术总跳不出人生的.文学凡是真的,都是反映人生.”文学的起源是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文学的起源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文学的本质,从而阐明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中外文艺理论家众说纷纭,影响较大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暖冬日晦,细雨敲窗,独处斗室。面对一本书,阅读一种人中。这种人生不事夸饰,没有动人耳目的异样华彩,它纯朴而厚实,放逐了喧哗和浮躁,不会涂沫浅薄的抒情,也不曾赘加浮泛的议论。真实的人生影像只幻结成两幅画面:老人细数年轮执著的手势,和娓娓叙说时平和的眼神。叙述如水,传递着人生的本色、生命的况味、牛存的别样智慧。这,就是骆样发先生的《碌碌人生旅》。骆先牛在前言中自谦为“消闲”之作。其实,作为一部世事实录和心灵史,作为一种个体生命存在的物化和承载,它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消闲,而是一部“有为之作”。其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教育传统中,毕业被认为是重要的人生时刻,被赋予了非比寻常的意义.它标志着一段求学生活的结束和新的人生历程的开始,因此,毕业典礼就成为校方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到毕业季,各大高校邀请知名人士来给即将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做毕业演讲,以求让毕业生聆听走出校门之前的最后一堂人生大课,涤荡身心、感悟生命、定位人生.本文将在西方古典修辞劝说三诉诸即理性、情感和品格诉诸的理论框架下,对两位美国著名人士的毕业典礼演讲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以求对演讲的劝说机制进行剖析和揭示.  相似文献   

19.
常说人生如棋,人生如梦,其实人生更应该是一本书。我们人生的遭遇和经历,我们生命里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聚聚散散、停停留留,所有存在记忆里的人和事,所有这一切美好的流逝都是我们自己的一本内容极为丰富的书。  相似文献   

20.
对于所有的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投身到一项伟大的事业,人的生命会随着整个事业的延续而得到永生。对参与编写工作的所有成员而言,《北京志·期刊志》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见证,是他们人生历程的一个骄傲。《北京志·期刊志》不仅凝聚了他们十五年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也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