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5,(S5):95-97
<正>家谱档案,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档案,它不仅记载了一个家族的起源和迁徙轨迹,同时还包括这个家族的繁衍、婚姻、族规家训等信息。家谱档案的结构一般由序言、世系图、世系表、传志、附录组成[1]。一、家谱档案的历史家谱档案起源和世系有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考古发掘来看,商代已确有家谱档案。经过秦汉两代,家谱档案有  相似文献   

2.
长葛市档案馆馆藏的手抄本<杨氏家谱>,初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多次续修,最后,由杨子陶(河南长葛石固镇人)续修于民国初期. <杨氏家谱>分为上、下两卷,十六章节,二十一册.上卷分为六章:溯源、兆域、祠堂、补长兆域、世系、存遗.下卷分为十章:世铭、内铭、续世铭、世系图、例言、存遗、补长门世铭、嘱言、家传、世系图例言.全部家谱约40万字.  相似文献   

3.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不仅记载着族人最基本的世系状况,而且还记载着族人的姓氏流源、族规家训、重大事件、风土人情及族人内传等内容。于是,  相似文献   

4.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史记和人物传,家谱又是一个家族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谱牒俗称家谱,家谱又称家乘、族谱、宗谱等,是记述家族世系与事迹方面的书籍。这种谱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约有三千年历史。从地下发掘的甲骨材料证明商代其实已有干支表、祀谱和家谱,可见中国家谱起源甚早。家谱和国志、方志一起构成中国历史学的支柱,是中华悠久史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家谱是中国众多家庭记载其宗族世系繁衍的家族档案,其内容丰富,能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文从家谱的演化、特点等挖掘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家谱是中国众多家庭记载其宗族世系繁衍的家族档案,其内容丰富,能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文从家谱的演化、特点等挖掘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家谱略谈     
家谱是同宗共祖之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又称谱牒。性质相同的还有族谱、宗谱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记载宗族世系的档案。家谱作为中华各血亲集团记载宗族世系的图籍,其历史悠长,上溯可至甲骨时代,几乎于五千年文明同沧桑。在我国较早的谱牒《世本》中  相似文献   

9.
吴桂敏 《兰台世界》2007,(2X):51-53
家谱是中国众多家庭记载其宗族世系繁衍的家族档案,其内容丰富,能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文从家谱的演化、特点等挖掘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方荣 《档案》2014,(7):15-20
家谱至迟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是适应于人类社会防止近亲通婚、私有财产继承和祭祀的发展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家谱的原生功能是"明血统,辨昭穆";其原始价值,一是防止近亲通婚,实现优生优育;二是保证私有财产有序继承;三是作为家族祭祀的依据。家谱的这些基本功能被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利用,就成为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宗法主义工具。家谱的基本功能和原始价值同时也派生和引伸出诸如普通史料价值,各种专业史料价值,民俗学、遗传学、遗传病学、图书目录学等多学科的资料价值,等等。当然,家谱的价值首先是由家谱的内容所决定的。宋代以前,家谱的纂修和使用都由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垄断,用以满足其统治需求,家谱的内容长期局限在姓氏源流、家族世系、家族郡望等比较单薄的内容范围之内。宋代以后,家谱民间化,私人纂修家谱广泛兴起,家谱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具有谱序、题词、谱例、谱论、恩荣、祖庙、节孝、相赞、谱考、家规、家训、派世、世系、谱记、艺文等几十项内容,并在不断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使用家谱资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华享 《图书馆》2006,(5):45-48
文章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说明要科学地使用家谱资料,不要假借家谱来证实某些子虚乌有的史实,不要盲目相信家谱上关于家族世系源流的叙述,不要借家谱上的只言片语进行穿凿附会。  相似文献   

12.
简谈家谱档案及其收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谱,又名“族谱”、“宗谱”、“家乘”,是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及主要事迹的史籍资料。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古籍《禹本记》、《牒记》、《世本》等书中的“帝系”、“世系”、“氏姓”诸篇,均属利用记述帝王、诸侯与名人世系的家谱档案写成。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中以“本纪”述帝王,以“世家”述王侯,以“列传”记人物,其相当一部分材料取之于家谱档案。《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东汉以后的许多豪门望族,凭借家谱记载炫耀门第,坐取公卿。  相似文献   

13.
邹华享 《图书馆》2006,(6):67-69,81
文章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说明要科学地使用家谱资料,不要假借家谱来证实某些子虚乌有的史实,不要盲目相信家谱上关于家族世系源流的叙述,不要借家谱上的只言片语进行穿凿附会。  相似文献   

14.
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事迹、反映本家族繁衍发展过程的历史图籍,其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的三大柱石.本文对我国家谱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旨在挖掘家谱研究在历代及当前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谱是记载家族世系及相关内容的文书档册,主要包括谱序、源流考、世系表、辈字、族规家训、图像等内容。作为一种原始资料,家谱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它对于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宁安地区历史悠久,是满族的祖居地,满族语言文化存留时间较长,留有较多的满族家谱。本文通过对宁安地区瓜尔佳氏、墨尔哲勒氏、阿克扎拉等家族家谱的介绍,从记录历史人物及政治制度、反映民族价值观念、揭示家族管理与教育、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阐释家谱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谱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数字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家谱书目数据库和家谱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家谱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家谱的目的。对家谱数字资源的分布做调查分析,既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家谱数字化工作,促进家谱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家谱数字资源,挖掘家谱资源的文献信息。一、家谱书目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家谱书…  相似文献   

17.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数字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家谱书目数据库和家谱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家谱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家谱的目的。对家谱数字资源的分布做调查分析,既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家谱数字化工作,促进家谱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家谱数字资源,挖掘家谱资源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王辉  程秋平 《兰台世界》2019,(z2):29-30
<正>一、家谱定义与档案价值1.家谱的定义。对家谱的定义到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自古到今的专家学者都有不同之处。但对家谱的定义表述大致为:家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的得姓、形成、分部、迁徙、郡望、派别、世系、人物、事迹、艺文等的综合记录,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家族发展史。它是记载一个家族荣辱兴衰、历史变迁的书谱。中国历史上可分为皇室、名人、百姓、汉族、少数民族等多种家谱。如":玉牒"为皇帝的家谱,它以父系家族  相似文献   

19.
齐心 《兰台世界》2011,(11):70-71
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事迹、反映本家族繁衍发展过程的历史图籍,其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的三大柱石。本文对我国家谱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旨在挖掘家谱研究在历代及当前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谱牒是中国宗法社会中记述某一家庭世系演变和人物活动的书。谱牒是宗谱、玉牒的总称。宗谱又称家谱、家乘、世谱、族谱、房谱等;玉牒是皇族的宗谱。谱牒档案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刀耕火种、结绳记事时代,中国就出现了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而口述家谱比结绳家谱流传更为广泛、更为原始。其后随着历史进程,开始有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碑谱、塔谱、纸谱、布谱等;根据家谱可记载的内容可分玉牒、普通家谱、词谱、神轴等。谱牒档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格外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到东晋南朝时,各豪族为了维护和巩固门第特权,都十分重视对谱牒的编修,各大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