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思想和择业观念的深层次变化。面对就业的竞争环境,引导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承受磨难,理性择业,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攸关大学生的前途与成才。文章从高校开展择业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择业挫折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开展大学生择业挫折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思想和择业观念的深层次变化.面对就业的竞争环境,引导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承受磨难,理性择业,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攸关大学生的前途与成才.文章从高校开展择业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择业挫折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开展大学生择业挫折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大学生就业逆境的出现,由此引发的社会悲剧已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逆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面对就业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过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挫折认知教育、科学设置就业逆商教育内容、科学运用教育方式、构建就业心理防御机制等途径加强就业逆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逆商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社会创业群体,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大学生创业常要经受挫折的心灵熬煎,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继续创业的激情。因此,加强弱势大学生创业活动中挫折心理教育极为必要。弱势大学生创业挫折心理教育包括创业前、创业中和创业后的挫折心理教育。做好弱势大学生创业挫折心理教育,需要教育者、大学生、亲戚朋友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贫困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贫困大学生自身能力欠缺、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就业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需要从规范就业政策、创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加强适应与挫折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拓展创业平台、与用人单位建立互动制度、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涉及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教育者要积极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人际关系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的就业挫折及其心理辅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过去国家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已由“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所取代。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学生受到多种心理挫折,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及顺利走向社会带来了诸多消极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挫折及如何进行心理辅导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挫折概说 大学生就业挫折是指大学生某种就业理想未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的心理感受。 就大学生就业挫折源而言,就业挫折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乐 《河南教育》2014,(8):92-9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在择业期遭受挫折的现象将更加普遍,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产生择业挫折感的原因主要是自我认知、归因、能力、情绪、意志控制力等内因的影响及人力资源供需、就业市场和社会风气等外因的作用。搞好挫折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心理调适能力,助其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大学生挫折耐受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就业和自身的发展。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的影响以及就业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大学生自我调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就业制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活的压力,就业形势的严峻,难免会让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挫折感,并最终导致极端行为,影响学生的一生。大学生如何看待就业挫折,如何面对就业挫折,除了学生自身的调适。也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者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杜健泂 《教育与职业》2012,(15):183-18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这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文章在国内外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从挫折及挫折教育的含义界定入手,深入分析了各种挫折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总结出学校、家庭、社会及大学生主体的多主体多角度的大学生挫折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挫折的类型主要有环境挫折、学习挫折、情感挫折和就业挫折.开展抗挫折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预防大学生犯罪,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抗挫折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创设磨难环境、提高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整体环境、建立正确的自尊认同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后备人才,大学生就业关系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就总体而言,我国不是一个大学生过剩的国家,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矛盾。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形势、高校教育、就业市场和学生自身几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进行分析,针对就业难的原因,从社会、政府、学校、学生几个角度提出探索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现阶段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缩影。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外部环境来看,它是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从内部因素来看,它是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路径、就业价值观共同作用的反映。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积极因素,倡导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工作体验,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挫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在现今严峻的充满挑战和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端正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核心就业力,推动最难就业季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今天,各高校面对的教学对象是90后学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处于有利地位;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大学生珍爱生命,拥有生命智慧;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品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大众化也接踵而至,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日益增多,而社会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趋势,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面对择业的复杂性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导致其产生了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探讨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教育对策,对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心理压力大,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也影响社会的发展.根据以往研究,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因素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种.其中,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条件、家庭文化等.在实际生活中,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何引导广大家长完善教育方式,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进行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海荣 《教师》2014,(26):8-10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而面对挑战,中学生预防和应对挫折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中学生挫折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又有教育者认识不足、教育水平落后等因素。在新时期,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从主导、辅助和补充的角度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6):149-151,155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挫折心理日益引起当代心理健康教育者的重视。大学生的常见挫折成因主要有环境适应不良、心理望值落差太大、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等几个方面。针对挫折成因,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包括确立正确的挫折认知、运用挫折心理防卫机制、进行抗挫能力训练、提供心理咨询等方法,对其进行挫折教育,以引导其尽快摆脱挫折阴影,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结构性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原因入手。本文研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情况,从结构性角度深入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问题,如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偏好结构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