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着深远影响。郁达夫就曾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谷崎润一郎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对唯美的文学观以及民族传统美的追求,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为唯美主义文学增添了不同的情趣。  相似文献   

2.
谷崎润一郎作品中的多数女主人公是具有肉体魅惑力的女子,她们能够使男性为之跪倒,成为“痴人”,甘为奴隶。然而,那些看似因为“美”而成为“强者”的女性们又由于具有施虐倾向被不少的中国文学评论者判定为“恶女”。但是,事实上,谷崎润一郎笔下的女性既非真美,又非真恶,更非真强,她们实际上是男性世界的创造物,而那些看似匍匐于女性脚下的男性们才是真正的王者,换言之,谷崎润一郎并非真正的“女性崇拜”者,其作品中反映的实际上是男性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唯美主义大家谷崎润一郎与田汉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他们交往甚笃;一方面,谷崎润一郎的某些文艺思想对田汉影响甚深。然而,田汉在接受谷崎润一郎影响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转化。  相似文献   

4.
日本唯美主义大家谷崎润一郎与田汉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他们交往甚笃;一方面,谷崎润一郎的某些文艺思想对田汉影响甚深。然而,田汉在接受谷崎润一郎影响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转化。  相似文献   

5.
《美食俱乐部》是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一部以饮食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中的饮食书写,体现出了谷崎润一郎的审美趣味与艺术追求。谷崎润一郎笔下的饮食是与人们的艺术体验甚至是官能体验相通的。其中的饮食描写,也体现出谷崎润一郎对昏暗、朦胧的阴翳之美的喜爱,同时又融入了他的中国旅行体验,从而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中国趣味”。而这些都是与谷崎润一郎的唯美的、艺术至上的审美理念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继承和发展了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坚持"艺术至上"的审美标准,毕生追求"异国情调",创作了大量的以中国为舞台的"中国趣味"式小说。谷崎润一郎曾先后两次到中国,1918年第一次中国旅行尽享了美食美景,刺激了谷崎润一郎创作"中国趣味"小说的欲望;1926年再访中国时不再简单流连于山水,而是与当时新兴知识分子广泛交流,深入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回国后谷崎润一郎通过游记作品表达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失望,"中国趣味"式小说逐渐消失,进而重拾日本传统审美情趣。再访中国成为谷崎润一郎创作回归传统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执着干美的探索,致力干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作品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摈弃和对日本传统美学理念“物哀”精神的体现,呈现抽象的虚幻之美和死亡的美学意义以及对纯粹美的极端崇拜。  相似文献   

8.
一代唯美大师谷崎润一郎一生塑造了很多“美”的角色。《细雪》是谷崎润一郎在写作理念上回归到日本传统美之后的代表作,我们经常称之为谷崎润一郎的巅峰之作。无数学者在这部作品中寻找日本“传统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文坛的一代大文豪。中国对谷崎润一郎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其作品的译介,而且对其创作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创作手法等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众多瞩目的成就,使我们对谷崎润一郎及其作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春琴抄>是谷崎润一郎从完全西欧化回归日本古典美的的杰作,展现了温雅飘逸朦胧幽深的日本古典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曾真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27-129
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其源头在西方,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思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自然受到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但西方给他带来的影响与其说仅仅是欧洲的唯美主义思潮,不如说是包括唯美主义在内的19世纪中后期的世纪末艺术。具体来说,欧美世纪末文学对谷崎的影响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捍卫美的纯粹性与独立性,并在丑与恶中寻找美的存在。第二,反对文学对生活的写实的描摹,艺术应该游离现实。第三,艺术创作对于道德的排斥。第四,挖掘人类深层意识中恶的根性。第五,感觉器官的全方位探索。第六,“灵化肉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理念的存在论美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念与美的关系问题是存在论美学的重要论题。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理念与美有本然的关联。超越了主客二分的理念表征了一种审美境界,要理解理念就必须沉浸在审美境界中。也正因此,宏观上,理念所表达的价值如真、善、圣、说,都是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浸润,并都与美有关,都与美和而不同的并存着。美与理念的微观的关联是,美就是理念所表征的一种自由显现的境界,换言之,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  相似文献   

13.
层次美试探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层次的,所以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美,以及对自然美进行创造和再创造的结果——艺术美也是有层次的。层次美在现实美和艺术美当中普遍存在。从层次美的视角研究美,将引领我们进入审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大美"之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的大美之境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观。大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是大“道”。大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大审美观视野和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大美的内涵是真善关的和谐统一的“神化”境界。大美之境是汉初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谷崎润一郎在创作上是一个坚定的唯美主义者,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谷崎将艺术放在首位;同时,生活对他独特的艺术个性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商人家世及成长过程和他的创作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对母亲的强烈思念与他的唯美主义文学形成有很深的关系。第三,婚姻生活与其创作密切相连。第四,中国之旅对谷崎美学观念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谷崎润一郎在创作上是一个坚定的唯美主义者,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谷崎将艺术放在首位;同时,生活对他独特的艺术个性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商人家世及成长过程和他的创作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对母亲的强烈思念与他的唯美主义文学形成有很深的关系。第三,婚姻生活与其创作密切相连。第四,中国之旅对谷崎美学观念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现审美课堂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是必须创设语文课堂的情境,形成一个语言审美的空间。实现审美课堂的一个重要且不容回避的路径就是找到带领儿童入审美之境的入口,并能够循着一条适合的道路顺畅地感受文本言说的情感与理趣。"审美入境",即用审美的方式入语文提供的审美之境。它具有三个层次的价值预设和五个方面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六艺”教育是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基于中华美育精神构建的大美育体系。学校通过实行“减负”三部曲,即推行周末零作业、早上推迟30分钟起床、整合语数英等必修课课时,开辟美育时空;通过实行“添彩”三重奏,即打造课程阵地、课堂阵地、文化阵地,描绘美育画卷。“新六艺”教育在“点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他人。学校通过“输血”和“造血”两种方式,用“新六艺”教育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引领每个大山孩子走向美美与共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9.
美感在生命中具有丰富的形态,从生命美学的维度切入郁达夫的小说,展示其小说从“感伤关”、“病态美”向“宁静美”转向的关学追求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