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鹤壁矿工报版面、内容又有新变化,将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职工,以更优秀的质量为广大读者服务。过去的一年,鹤壁矿工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弘扬时代主旋律,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鼓与呼,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的一年里,鹤壁矿工报版面设计更加优美、栏目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生活和群众。改进后的一版将继续以要闻为主,在继续办好《大家谈》、《凡人风采》等栏目的基础上,新开设《要闻集锦》、《新视点》、《焦点追踪》栏目,增加其新…  相似文献   

2.
焕然一新的《四川石油报》李鹏四川石油管理局主办的《四川石油报》今年新招迭出,面目焕然一新。受到11万川油职工的普遍赞誉。《四川石油报》现为周二刊、四开四版,创刊于1956年,该报按照“党报方向、企业特色、晚报风格”的思路办报,多年来不断强化经济宣传和...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南省2005年度全省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结果公布:《鹤壁矿工报》差错低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万分之三的标准,受到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的通报表彰。河南省这次报纸编校质量抽查包括全省党委机关报、都市报、行业报、企业报、广播电视报等各类报纸共76家。评委会对76家报纸进行了公开公正的初评和复评,得出的结论是:《鹤壁矿工报》的差错率为  相似文献   

4.
企业报动态     
《霍林河矿工报》出抗洪抢险专刊为真实地反映霍林河矿区在抗洪斗争中的英雄事迹,弘扬霍林河人精神,《霍林河矿工报》在8月31日印制了“抗洪抢险专刊”。在这期对开8版的专刊中,该报以《洪水压不垮霍林河人》为题组织了《生死瞬间》、《大写的情》、《光明再现》、《紧急救援》、《冲出困围》、《重整河山》等反映霍林河人抗洪救灾英勇事迹的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5.
《四化建设报》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主办。它是一张4开4版、反映奋战在化工建设战线的职工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的企业报。创刊26年来,该报推陈出新,成为公司一万多名职工及家属喜爱的报纸。这张小报的魅力在于,它的办报宗旨明确,能紧紧围绕企业施工生产经营这个中心,面向企业实际,贴近职工。  相似文献   

6.
《华山报》是西安华山机械制造厂厂报。该报创刊于1955年7月23日,初为《前进报》,后为《华山简报》,文革后改为《华山报》,是陕西省企业报最早的厂报之。 《华山报》为四开四版周报,由宣传广告处主管。采用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党委书记陈学明任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唯一粮油专业报——《粮油市场报》最近创刊。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信息容量大,它的创刊将  相似文献   

8.
郑铝报     
《郑铝报》是中共郑州铝厂委员会主办的企业报,1966年1月1日正式出版,原名《革命战报》。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75年1月复刊,更名为《郑铝战报》。1980年5月改名为《郑铝报》。该报厂内发行到班组,每期印发5000份。现用报头为毛主席手书体。报刊登记号为HN3—51。《郑铝报》为四开四版周报。一版为要闻版,设有栏目“铝城纵横”、“有色战线”、“读者来信”等;二版为生严建设版,主要栏目有“企业管  相似文献   

9.
开滦林西矿为把理想、纪律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在职工中开展“十不忘”教育活动的消息,去年六月十八日发表在《开滦矿工报》一版上。尽管《开滦矿工报》是报道面受到一定限制的工矿企业报纸,可上述消息却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许多大报转发了这篇消息,而且在一九八五年度河北省和全国煤炭系统好新闻评选中,均获消息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通讯员园地     
煤矿女工成为“土记者” 鹤壁煤业集团公司六矿锅炉房女工薛凤英,人到中年又拿起了久违的笔。一年多来,她笔耕不辍,先后在《鹤壁矿工报》、《鹤壁日报》、《中国矿工报》等新闻媒体发稿70余篇,被矿领导和女工姐妹们亲切地称为“咱的记者”。 1982年,薛凤英接父亲的班来到了矿山。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悄悄喜爱上了新闻写作。一开始她写不好,投出的稿子如石沉大海,但她并不灰心,一如既往地写。每天下班后,她躲在屋里看呀、写呀,晚上还要跑到电脑学习班练习打字。 1998年7月6日是薛凤英最开心的…  相似文献   

11.
党报性质晚报风格──湖北《松滋报》社小报“大办”的尝试纪登刚湖北省《松滋报》是中共松滋县委机关报,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周二刊小报。如何使党报办活,既坚持党性原则又保持晚报风格,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在这方面,《松滋报》社作了有益的尝试。该报编审人员的...  相似文献   

12.
《七台河矿工报》是龙煤七台河分公司的党委机关报,每周出版三期,隔周出版一期《市场周刊》,因此它的时事新闻报道,与地市其他报纸相比较薄弱,更需要时事版编辑站在统揽全局的角度,多学习、多策划,让小版面做出大文章。找准定位选稿突出一个严字对于企业报来说,让矿区广大读者知晓天下事的主要途径就是《七台河矿工报》时事新闻。时事新闻版围绕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刊发稿件,能让矿工  相似文献   

13.
李国伟 《新闻三昧》2007,(10):47-48
《辽河石油报》的"大副刊"就是该报的B版《辽河晚讯》。《辽河晚讯》是辽河石油报社坚持新闻改革,坚持为油田两个文明建设和读者服务的产物。《辽河晚讯》如今已经成为随《辽河石油报》A版正刊  相似文献   

14.
李守锐 《新闻三昧》2006,(11):13-14
《大同矿工报》创刊于1950年1月5日,2005年11月1日由原四开小报扩版为周六对开四版大报,每周正刊五期,副刊一期。经过近一年的精心运作,扩版后的《大同矿工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深受读者的喜爱。一、定位主流媒体,细化“三贴近”原则《大同矿工报》是中共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委员会的机关报,是大同矿区的主流媒体,覆盖晋北忻州、朔州、大同三市,读者群员工、家属70万人,肩负着引领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的重任,肩负着为大同煤矿集团做大做强鼓与呼的重任,也承担着信息传递、知识传播、文化娱乐、养生休闲的责任。所以,提出了“遵…  相似文献   

15.
《石油管道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所属的企业报,创刊于1977年。1978年由《管道工人》改版为四开四版《管道工人报》;1985年更名为《石油管道报》;1995年8月正式扩版为目前的对开周三刊大报;1996年经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该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国内公开发行,目前发行量为2万份。作为国内专营管道运输的管道局属企业报《石油管道报》在模拟行业办报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宏观报道、舆论监督开始在报纸上占有重要位置。除分散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管道局所各企业职工每5人拥有一份《石油管道报》外,我们的报纸1997年已辐射到管道以外的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上海航道局主办的《航道报》是全国近3000家企业报中的佼佼者之一。《航道报》除了版式较好,信息量较大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一版到四版,从文章标题到内容,都蕴含着“来自企业,融于社会”的办报恩想,好些报道产生了较强的社会效应。该报154期头版头条:《上海港咽喉一刻也不能堵》,说的是该局职工在1989年春夏之交坚守岗位坚持施工生产的事。采编者很具政治头脑和经济眼光,报道并不就事论事,而是把这一题材放在整个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来反映,不吝笔墨,多角度聚焦,以求达到立体展现的效果。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上海陆上交通几近瘫痪,火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人报》以下简称《澳人报》)是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综合大报。然而在1985年之前,该报一直未能盈利,1982-1984三年间共亏损1570万美元;36年来,为扭亏为盈,《澳人报》更换了18位总编辑。经过20余年的努力革新,该报终于在报业竞争中扭亏为盈。虽然现在和各州首府的都市日报相比市场份额仍不大,但该报已成功树立起了高品位的全国大报形象。1964年《澳人报》诞生于澳首都堪培拉,由于和《堪培拉时报》的竞争过于激烈,其创建人鲁伯特·默多克决定将该报发行范围推广到全国。当时澳大利亚并没有传版给分印点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大事记 01月1日《宝钢日报》创刊。这是上海150多家企业报中的第一份日报。前身是《宝钢战线》。 01月1日《新闻出版报》评出1991年我国新闻界十件大事。 01月1日天津市新闻纠纷调解委员会开始受理涉及新闻民事案件。 01月ZB《法制文萃报》创刊。该报由法制日报主办。 01月2日我国第一家彩印经济报纸市场报改版。改版前为四开八版,周二刊,改版后为对开四版,周三刊。 01月初《经济B报》开始增加星期三“扩大版”和“周末版”。各地报纸纷纷增出“周末版”。 01月初我国第一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01月…  相似文献   

19.
洛阳玻璃报     
《洛阳玻璃报》是经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洛阳玻璃厂党委宣传部主办,面向全厂职工的综合性报纸,创刊于1984年3月,每期四开四版,周一刊,逢星期四出版,印数为3000份。《洛阳玻璃报》一版为要闻版,主要报道总厂领导的重要活动及厂级决议和重大事件;二版为综合新闻版,刊发各分厂重要活动和主要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20.
沐浴21世纪的朝阳,《焦作矿工报》迎来了她的五十岁华诞。 1951年 9月 14日,《焦作矿工报》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和焦作煤矿职工的呼声应运而生。从创刊到现在的整整五十年里,《焦作矿工报》始终与我们的企业和矿工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创刊五十年来,《焦作矿工报》历尽沧桑,几经曲折。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问世,又在“大跃进”的呼声中消迹;她于 1964年再度复刊,又在“文革”的狂潮中淹没;1975年,这张暂定名为《矿工战报》的报纸又在国民经济开始出现转机时与矿工见面,至1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