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职称名称为研究对象,对其职称的发展与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其演变原因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职称与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事业与职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与分析.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职称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  相似文献   

2.
构建互通互联的高校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引言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已有十年历史.随着新技术、新标准的出现,以及国家对几大行业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的支持,国内数字图书馆正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数字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以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为主,而是逐步发展为具有服务型、教学型、科研服务型、联合服务型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以欧洲数字图书馆、博物馆与档案馆一体化组织Europeana的《Europeana2011一2015战略规划》为例,解读了国外图书馆服务领域所呈现的信息整合模式新态势,以期为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规范化建设,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图书馆等在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计划支持下,联合开展了《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研究,主要针对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制定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发展战略与标准规范框架,制定数字图书馆核心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开放建设与开放应用机制。为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取得的实质效果,《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项目组拟…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对NISO与ISO相关标准与规范、我国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与规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指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瓶颈之一是国家的信息标准化程度太低,中国数字图书馆的标准化制约着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还进一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英、法、日、韩等国家纷纷效仿,相继投入巨资启动本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并取得重要成果.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起步要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并开始大规模开发工作始于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到2002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管理中心联合22家高等学校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联盟,以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共建、共享资源为宗旨,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海外采风     
正第二届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聚合国际会议将于2014年11月27日至29日召开印度国家时装技术学院与国际图联政府信息与政府出版物组将于2014年11月27日至29日在印度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共同召开第二届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聚合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vergence of Libraries,Archives and Museums,ICLAM),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INNOVATIVE IDEAS,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为会议主题。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聚合国际会议属于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具体表现在全国各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中科院图书馆系统和党校图书馆系统等都在纷纷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军队院校图书馆系统也是如此.本文仅对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数据规范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我国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的背景和实践进展,并对其数字资源整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发展的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叶利钦总统图书馆是俄罗斯的国家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职能于一身,收藏图书、档案、政府信息等文献,具有馆藏文献主题专一、电子化收藏、无实体馆藏、文献来源广泛、文献价值高等特色,促进了俄罗斯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对传扬俄罗斯文化、全俄信息空间建设、凝聚爱国情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