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越南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历时最久的一场局部战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全球战略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一次重大失败,至今仍是美军的一段“伤痛史”。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不惜血本地进行这场战争呢?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的突发,使美国、更令全世界措手不及;惊慌未定,布什政府旨在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反恐战争已进行得如火如荼;美国的军事力量也借机进入到早已垂涎三尺的"心脏地带"。时至今日,恐怖大亨本.拉丹已在"海神之戟"行动中葬身印度洋,美军也按部就班的撤离;但西亚北非地区相继爆发"阿拉伯之春",使其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似乎将会常态化。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东南亚采取“低姿态介入”政策。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改变了这一切。美国出台“多米诺骨牌”理论,在东南亚地区保持军事存在、组织防务体系、扶持傀儡政权、提供军事经济援助,但又不出兵对印度支那战争进行直接军事干涉。这一“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导下的有限干预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它在亚洲制造了冷战格局,加剧了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阻碍了东南亚国家的独立发展;也为美国此后在东南亚的扩张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先例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共同的敌人,美国迅速同中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并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与支持。战争初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和美国“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在战争前期“打击日本”这个军事目标是美国决策者对华政策的重心。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军事、经济、政治与外交上的政策与实践都体现了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成功的,取得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虽然介入但却未扩大事态,这与它的全球战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欧洲第一”的战略方针要求他们竭力维持东西两线的军事均衡;另方面盟国尤其是英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美国的对朝政策;再方面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必然会影响美国在全球战争中战胜苏联的力量。美国在对朝战争中的临阵易将与和平谈判则是其全球战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亚是世界政治舞台上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地区。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把军事触角向该地区伸展,在"合作反恐"的旗号掩护下,美国军队开始在中亚地区部署。美国在中亚地区部署军事力量有多重企图,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霸权地位。美国在中亚的野心和军事存在不可避免地对他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中美两国在处理两国关系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对美国中亚战略研究的状况,文中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如何界定中亚范畴?二,美国的新中亚战略到底“新”在哪里?并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美国反恐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锁定伊拉克为其军事打击的目标。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关系、中东地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文明的冲突”论不能解释这次战争的动因。美伊战争不具备文明冲突的特征,传统的利益观仍是导致这次战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未来中国准备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肘,美国最可能的反应是根据《与台湾关系法》,首先最大限度地给予台湾当局军事上的援助(比如军用物资、顾问和技术人员等),并可能根据战争形势发展“在一定程度”军事介入台湾问题,“一定程度”的上限就是避免与中国进行全面军事对抗,因为与中国进行全面军事对抗恰恰有悖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0.
对伊战争已经结束,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兵力部署吧。冷战结束后,美国将“前沿部署”调整为“前沿存在”,适当收缩了海外驻军,尤其是大大削减了驻欧兵力。但美军兵力部署的基本方针并未改变,那就是:“内外结合,外轻  相似文献   

11.
萨法尔王朝是继塔希尔王朝之后东伊朗人在中亚建立的又一个独立的伊斯兰王朝。它具有浓厚的军事性质,建立后随即在中亚进行军事扩张,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对中亚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和中亚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外交关注的重点地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现有安全合作框架中起着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安全合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未来中国与东南亚、中亚安全合作的推进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安全合作的前景受到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应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积极推动建立地区成员广泛认同的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最富戏剧性的美国大选结束了,小布什已入主白宫。新总统原则上将沿续美国“单极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但将进行战略调整,把战略重点放在亚太地区。小布什将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克林顿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近期中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损害,但中美的共同利益必将使双方回到“对话与合作”的战略关系上来。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将直接影响21世纪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中亚宗教极端势力"是中亚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独特、重要的问题.独特性在于,宗教极端主义进入中亚后,与该地区的政治、宗教、民族、文化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复杂性、顽固性和普遍性;重要性在于,宗教极端势力对中亚的影响广泛而纵深:给地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威胁;是影响中亚政局和中亚国家调整内外政策的因素之一;在人文领域,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着新一代中亚人;与"东突"分子相勾结,给中国西北安全带来影响:是中亚地区大国博弈的一个变量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亚非传统安全问题与跨国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时期,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中亚地区已经存在。各国独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问题进一步严重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产生,特点及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中亚国家所进行的跨国安全合作。近年来中亚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滋长势头有所减缓,不过距完全解决还任重道远,所以中亚国家还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腹地,战略地位优越,与我国自古就有着友好往来,国家独立以来汉语教学得到长足发展,在中亚人才市场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教学简史、教学情况、现状分析及展望等方面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汉语教学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亚太安全格局的现状是美国联盟霸权模式、大国博奕模式、次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模式的共存并立.随着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合作安全观的理解和信奉,未来的亚太安全格局可能会走这样一条道路,即经历大国安全模式的改善与重新构建、次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成熟、区域多边合作安全机制的创建的渐次发展与演进.诚然,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因此,中国政府要有正确的亚太安全战略思路并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在确保自身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同时,对亚太合作安全机制的创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突出“巧实力”外交理念,以“倾听”和“接触”为基调,突出务实和灵活.并以打击恐怖势力为名,实施“阿富巴”新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正是美国在“巧实力”战略之下为完善对南亚地区的钳制性控制,推动对该地区的主流性控制的新战略谋划,将对中亚、中南亚地缘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对我西部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特色性,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的建筑形制。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领导的多民族政权曾屹立于11至13世纪的中国西北,并与两宋、辽和金并立近两百年。因此西夏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各个方面都深受中原文化及中亚诸国文化的侵染,其表现在建筑方面也是如此。西夏的历史资料、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中有一些关于其建筑方面的记载,其表现了西夏建筑的形制、材料、类型等诸多信息。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使读者对于西夏建筑的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西夏建筑与中原建筑的异同有一个初步感受。  相似文献   

20.
《帕尔哈德与西琳》是世界文学上最悲惨的爱情长诗之一,帕尔哈德与西琳的爱情传说主要来源于(公元590-628年在位)萨珊王朝的国王之一霍斯罗·帕尔维兹与伊朗国王大流士一世(Darius 1)之间的矛盾。帕尔哈德与西琳的传说早已在西亚、中亚流传开来,与其是维吾尔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在中亚《帕尔哈德与西琳》长诗有一百多种版本,十几世纪以来,这部长诗不断重复的唯一原因就是情节的完美。本论文主要对纳瓦依与尼扎里笔下的爱情长诗《帕尔哈德与西琳》的具体情节类型按照原有典型,基本情节和派生情节,结局性情节和展示性情节,英雄的行为传统,英雄的行为符号等项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