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郭云霞 《新闻世界》2013,(2):114-116
近年来,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加剧社会风险。因此,做好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对受众心理的引导,是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及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应如何做好对受众心理的引导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正处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高发期,公共图书馆作为人流最密集、流动最频繁的公共场所,应对此高度重视并制定公共图书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对之策。文章分析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含义、图书馆最有可能爆发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并结合我国最近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云南图书馆消防气体泄漏等几个切合图书馆本身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提出了图书馆突发性公共事件应从硬件和软件上进行预防与应对。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应急预案是档案馆在遭受突发性公共事件危害时确保档案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概述、意义、缺陷及对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研究突发性公共事件造成的档案安全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传播的目的趋于多元化,但同时具备着传播内容自我消亡化等特点。政府处置突发性事件时机和方法失当,民众科学文化素养的缺失,新兴媒体语言的传播泛滥,法律法规不完善,打击力度不够是导致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严重的重要原因。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共利益,误导群众言论,损害政府形象;因此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将有利于遏制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由于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等自身的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所,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面对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记者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一个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给民众的情绪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使得政府和大众媒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媒体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政府要重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和功能,并和大众传媒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才能使社会和国家秩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事件,是指超乎预期的、影响较大的自然、社会及政治性事件,它不仅包括公共安全、自然灾害事件,也包括突发性社会事件,如群体事件、恐怖事件、影响较大的犯罪案件、一些突发性的政治动乱事件等等。突发性灾害、灾难报道历来是新闻摄影关注的焦点,纵观“荷赛”历届获奖作品不难发现,战争、灾难、疾病等题材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危机主要形成于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事件在发生前的隐蔽性,如: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安全事故和灾难事故、公共管理和社会治安类突发事件等。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使我们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应对方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带来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形成危机。  相似文献   

10.
5·12震灾报道与信息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我国也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突发性事件较频繁的国家之一."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综合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国内GDP的6%.仅2004年,国内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就超过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500亿元."林爱珺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相似文献   

11.
孙欣沛 《新闻窗》2010,(1):81-83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几年,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传媒对突发性事件的公开报道也日见密集。针对突发性事件的难以预测、时间紧迫、变化多端、连锁反应、风险性高等特点.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事件因其本身的特点成为公共媒介关注的对象,媒介的公共性质又成为突发性事件主体权力欲望表达的空间,否定、争议、沉默等成为权力欲望表达的策略,权力冲突、支配、反支配和风险规避是突发性事件的公共话语表达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档案工作应急机制是处理或管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为预防和应对各种自然或人为突发性公共事件引起的档案灾害而专门设计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紧急状态处理程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引起的档案灾害损失。档案工作者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引起的档案灾害造成的档案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建立并完善档案工作应急机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日益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需要政府进行危机管理,有效地做到信息公开对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公开的现状以及信息公开应坚持的原则,提出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从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释义可以看出,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影响公众的安全甚至生存,同时,由于其突发性,政府来不及应对,大众不能及时了解真相,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因此,媒体的及时报道既是出于追逐新闻的本能,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6.
刘文谨 《新闻窗》2014,(1):24-25
一、突发性事件的内涵 突发性事件,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事件的总称。这类事件一般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及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危及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经济稳定和百姓生活。突发事件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称的词汇,国外很多国家均使用危机这一词。因此,突发事件可以认为是突然发生造成危机的事件总称,一些突然发生但是没有造成危机的事件不能叫做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危机事件是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秩序而言的,是指在人的理性范围内所无法预测且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它可以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突发性危机事件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导致的后果等一系列因素都是无法完全预测的,尤其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突发性危机事件可能产生于任何国家、任何地方,这就增加了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规模、后果等方面的不可预测性。二是扩散性。突发性危机事件可能开始时发生在较小的范围内,但若对其不加理睬或者…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社会事件、恶性事件、重大灾难性事件(如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等。做好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局以及形象和稳定工作,关系到新闻媒体的信誉。同时,因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料性,没有从容应对的时间,这更给我们准确、全面地搞好报道造成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一连串突发性公共事件成为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的聚焦点.人们本想借助媒体来消除对周围世界的不确定性,但是强调戏剧性、冲突性的报道内容对民众心理产生了强烈的震荡,使人们陷入恐慌.本文以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切入点来谈论媒介恐慌,探讨如何规避这种现象对人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危急公众生存与生活以及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大紧急事件和灾难事件。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频发重大公共危机。从南方雪灾、西藏拉萨打砸抢事件到汶川地震等等,这些事件无不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事态演变迅速,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冲击,对整个社会的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形成了严峻的考验。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