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亿 《青年记者》2013,(11):26-27
媒介公共性身份的二重建构:从公共领域的桥梁到与公共领域的融合1962年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将公共性原则作为其理想架构的价值内核。"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①哈贝马斯将"普遍的公开与开放、理性批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对大众传媒私密化倾向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下,大众传媒呈现出私密化倾向,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公众话语与私人话语的界限模糊不清.本文就传媒私密化的表征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传媒应重新回到意义与公共领域的场所,成为公众利益与理性话语的代言者,是大众传媒伦理建设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3.
于隽 《现代传播》2007,(6):165-166
间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公共空间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和,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①.它既可以整合和表达民间的要求,又能够使公共权力接受来自民间的监督和约束."公共空间"在19-20世纪衰落,原因之一就是大众传媒的兴起.哈贝马斯认为:"原先由面对面相互辩论的市民所组成的公共领域在现代社会已经瓦解为由消费者组成的碎片化世界.这些消费者沉迷于传媒景观与传媒技术之中不能自拔,成为它们的奴隶."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对公共性的研究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所谓媒介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简单地来说,它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媒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第二,传媒作为公众的平台必须开放.其话语必须公开:第三,传媒的使用和运作必须公正。用哈贝马斯的语言,就是传媒必须按照公共领域的规范要求而展开其实践。①这是目前我国学界对传媒公共性比较合乎规范的学术界定。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对公共性的研究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所谓媒介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简单地来说,它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媒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第二,传媒作为公众的平台必须开放,其话语必须公开;第三,传媒的使用和运作必须公正。用哈贝马斯的语言,就是传媒必须按照公共领域的规范要求而展开其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代中国语境出发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兴起的历史分析做了再思考。论文分析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构成中的历史现象,媒介与私人性的关系是理解公共领域之可能的重要路径。这体现在:媒介是私人从私人领域中进入公共交往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在国家一社会相分离和独立的体制下,独立的私人能够在这一平台上,通过自由、公开、平等的理性讨论获得自身主体性,从而形成公众、公共舆论也即公共领域。论文就此指出,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以此视角理解并实践"公共领域之可能"的问题,将为媒介与民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革提供更深刻的洞察。  相似文献   

7.
张晓静 《青年记者》2012,(11):65-66
2006年,Twitter网站创办,微博进入公众视野.2009年,新浪微博开办,随即国内各大网站纷纷开办微博.微博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使公众交流模式的更新. 微博构建媒介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存在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概述 1.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 (1)公共领域的主体——公众 公共领域的第一个构成要素是由超脱于个人或集团(利益集团)私利之上、亦不受国家或其他政治权力约束或为其服务的私人,自愿组成的、拥有一定规模的“公众”. (2)公共领域的形成——公众舆论 公共领域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是以批判意识为核心、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批评与监督、控制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9.
公共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与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与共识。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个体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呢发端于古希腊城邦广场,历经文艺沙龙、咖啡屋和书友会等近代公共领域,发展到资产阶级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兴盛时期,最后在现代商业运作下日趋衰落。  相似文献   

10.
传媒、公共领域与公众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共哲学角度研究传媒、公共领域、公共性原则、公众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现代传播学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采取不同的研究路线、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遵循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的研究路线,借助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传媒、公共领域、公共性和公众舆论之间的关系,透视现代传媒的本质与功能。一、公共领域与传媒“公共领域”一词并非哈贝马斯所创。在他之前,德语世界的众多学者如熊彼特和布鲁纳都研究过同一主题。在英语世界,美国哲…  相似文献   

11.
吴颖 《新闻世界》2012,(3):36-37
近年来,电视情感节目在荧屏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私人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的风行,凸显的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危机,即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不恰当地将私人领域放入公共领域。本文以电视情感节目为切入点,探讨在当今社会媒介环境下公、私领域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传媒的影响,并阐述如何正确发挥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媒介公共性的思考来源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是相对国家并独立其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存在于涉及国家的公共权威和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之间。公共领域的目的就是让民众有能力对公共领域本身和国家诸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媒介公共性的含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和介  相似文献   

13.
私人领域是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相对的活动空间。私人领域在不同时期的起伏变化,影响着同时代媒介文化的发展与特色。当今,媒介文化在私人领域彰显的情况下,呈现出私人化的特色。但媒介文化过度私人化则容易导致忽视公共性、侵犯他人隐私、流于媚俗等问题,这是值得警惕的。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是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尤根·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颇受争议的政治学概念。按其定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本身,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与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传媒公共领域理论一度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而微博的飞速发展,似乎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微博发挥了传媒公共领域在技术层面的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批判性,削弱了传媒的政治控制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但可否就此认为微博是私人(广泛参与的受众)通过对话、协商与辩论形成了公共舆论,从而建构了现代传媒公共领域?本文以"微博约架"事件为例,从公共领域所要求的理性批判、交往理性、公共性、独立性等层面,揭示微博在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许剑 《新闻大学》2003,(1):34-38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德国学者尤根·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颇受争议的政治学概念。按照他的定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简而言之,公共领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13)
结合对即将出版的《网络时代媒介公共性的建构》一书的评述阐明:对传媒公共性或传媒公共领域的研究,应从中国语境的实际出发来正确地运用公共领域的理论,应从网络公共事件的命名与视域角度切入网络公共领域的探讨,而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是其推动力量与阻碍力量以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当代中国的网络公共领域还是一个"准公共领域"或"类公共领域",其建设与完善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刘一瑾 《今传媒》2010,(2):61-62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和,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1]公众是公共空间的主  相似文献   

19.
刘琼  黄幼民 《新闻界》2005,(2):94-95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开始了向市民社会过渡的历程。市民社会遵循法治、自治和民主原则,它是在填补国家逐渐退出过去的控制领域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给民众以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自由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资源。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不但社会公共事务出现在公民的个人议事日程上,甚至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话题也被搬到传媒中加以展示。市民社会中传媒建构的公共话语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究竟呈现什么样的景观,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指存在于公共权力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社会领域,在这一空间中,公众通过自愿讨论形成公共舆论,并以此来影响和制约政治权力,促进其合法化。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具有鲜明的正向性特征,即面向多元的开放性和旨在建构的批判性。基于该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以此考察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问题,并推动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