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媒体"走转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一:媒体报道冷热不均.有的媒体为应付检查,把新闻专栏改头换面,往往换"汤"不换"药".一些媒体缺乏研究,仓促上阵,导致报道缺乏新意.近段时间以来,翻看报纸,收听电台,收看电视,我们不难发现,打走基层栏花的兰目、节目不少,报道量不可谓不大.但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专栏少,令人拍案叫绝的新闻作品也不多.有些媒体把原有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内容是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份,中宣部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转改是针对目前媒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重申。走转改贵在有实效。那么,走基层,哪里是基层?怎么走?走转改  相似文献   

3.
“走转改”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让“走”形成常态行为?如何让“转”见到真实效果?如何让“改”提升媒体影响力?2012年以来,荆门日报围绕这个课题展开探索,上到社长总编,下到记者编辑,人人参与到“走转改”活动接受磨炼。一年来,“走转改”记者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带着思考下到基层,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先后推出14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深化了“走转改”成果,提升了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上旬,人民日报启动迎接十八大系列报道,报道中注重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紧密结合,并用“走转改”精神改进创新,按“走转改”要求提升实效,同时又不断推动“走转改”的深化和拓展.笔者从观念转换、报道转变、媒体转型等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作为全国性主流媒体,在发展关键点上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最近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目前新闻界确实问题较多,要求到一线采写东西是应该的.但用“走转改”来要求党政机关是适当的,而媒体不是党政机关,记者不是领导干部.专业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职业,其特征如马克思所说:“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记者到一线不是领导干部体验生活,而是要能够抓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而且新闻有强烈的时效性特征.这些是不能通过简单地要求“走基层”就能做到的.当然,先从“走基层”做起,也是好的.  相似文献   

6.
胡望年 《军事记者》2012,(11):13-14
2012年9月6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视频动员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各级要继续总结成功经验、深化实践探索,让“走转改”成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常态和机制,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战线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这一要求.为“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走转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回顾自身的实践与感悟.觉得以下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叶平 《新闻世界》2012,(8):71-72
从2011年8月开始,全国各级新闻单位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丈风”活动,作为地方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在“走转改”中取得实效,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广播媒体纷纷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收效颇丰.本文将从“走、转、改、新、恒”五个方面,探索广播新闻在“走转改”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发展,传播群众需要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9.
迎接十八大报道启动以来,各家媒体纷纷推出走基层类的专题、专栏、专版报道,本文分析了将“走转改”与成就报道相结合的新特点,概括来说就是亦“土”亦“新”:“土”是指成就报道适逢新闻界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背景,使迎接十八大报道来自基层深入群众,带着些许“泥土”的芳香;“新”是指报道形式实现创新,新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成就报道,并在新媒体报道内容与手法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走基层不能见什么听什么,就报道什么,不能止步于就事论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作为地市党报,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策划重大主题报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走转改"活动中紧贴中心、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大局,是摆在地市党报面前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11.
身处基层的地市级媒体如何开展"走转改"活动?如何使所在编采人员克服身在基层却又"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灯下黑"现象?面对这些崭新的课题,作为一份地市级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三峡商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推出的"在现场,在基层,在一线"——三峡商报记者"走转改"基层蹲点新闻写作竞赛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中宣部有关领导来宜昌听取新闻媒体"走转改"执行情况时,对这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走转改"搞得好不好,不是看版面上、栏目上有多热闹,而是要看是否抓住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执行和落实的情况,以及党和人民都关注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哪里是基层,如何"走"?"转"什么?"改"什么?这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层是记者的根基,群众是记者的亲人。正因如此,党中央在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媒体迸发出无限激情。对一张基层党报来说,“走转改”是新时期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跑新闻”是新闻从业者常说的一句话,一个“跑”字道出了新闻的真谛。“走转改”的关键要落在“走”上,没有“走”,“转改”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新闻界常讲的“跑新闻”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杨琴 《报刊之友》2012,(7):122-123
真正的基层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第一线,是人民群众火热生活的最前沿,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平凡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和模范人物。新闻媒体如何走基层,必须做到思想在基层,行动在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和荧屏留给群众。当前的“走、转、改”活动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盲点,应从建立常态化机制,杜绝短期行为;关注基层群众的恩想实际;关注“大民生”;把倾听民声舆情搜集结合起来;把“走、转、改”活动与提高媒体自身素质等等,结合起来。并以此为着力点,才能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期间,新闻战线按照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一幅幅激情四溢的图片,一段段温暖感人的音频视频,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热情.“新春走基层”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下简称“走转改”)的一次集中行动,是“走转改”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走转改”的认识,给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为媒体注入了活力。“走转改”报道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践行了党的思想路线和“三贴近”原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最为壮美的画卷。“走转改”报道体现了人本思想,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一、重新认识采访的机会和成本。推动“走转改”归于日常的行为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有时日。业内同仁不时也议到作为“活动”大体会有个总结成果的阶段。但是如果把“走转改”归结于记者真实的积极的采访活动。以及基于采访构成生动的写作。那么这项活动实际是不会结束的。  相似文献   

18.
基层有多远     
本文结合中国广播联盟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的积极探索和一些基层的编采经验,探析新闻界有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明确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出发点是对媒体职能的再认识,"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报道是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时期媒体属性中需要坚持和明确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9.
成嘉廷 《新闻窗》2012,(5):23-24
“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的同行们积极响应,切身实践,深受教育。作为一名省级党报的驻地记者,笔者长期身在基层一线,经常赴县下乡、进村入户,直接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打交道。“走转改”活动以来,笔者更加主动地深入基层一线,还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走转改”小分队,对基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走转改”也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摄影界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新闻媒体同样如此:如果你报道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扎得不够深.正是因此,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新闻报道只有真正走进广阔的田野、纷繁的社区、喧嚣的菜场、偏远的山村,从每一个普通人的切身感受进行情感投射,方能打动人们的内心;只有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百姓关切,从普通人的故事出发,方能令人信服.近一段时间来的《人民日报》“走转改”专栏报道,对其他媒体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