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2.
信息的传播渠道是新闻到达受众的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体。在媒体发展形态历史上,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以网络为支撑的新媒体,体育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也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孙维  马妤 《今传媒》2008,(6):50-51
在各种娱乐报道充斥着电视、网络和大量报纸版面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绯闻化报道得到记者的青睐,娱乐新闻的绯闻化逐步形成一种倾向.媒体强调娱乐新闻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功能中,带来了都市类电视、网络、报纸新闻的娱乐化、媚俗化,尤其表现在文化娱乐新闻的绯闻化报道上,这种倾向已经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正常轨道,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并研究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报纸是一项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方式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的新闻时事等信息。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兴媒体传播手段开始涌现出来,已经成为当下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对于报纸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以提高新闻采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受众吸引力是报纸新闻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于报纸新闻采编以及受众吸引力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5.
熊玮 《新闻窗》2013,(3):24-25
在新闻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众多媒体和报纸版面上,甚至是电台广播、有线电视新闻栏目中,以连续性报道形式的消息类新闻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连续性报道的出现及实践,既满足了受众对事件新闻发展过程深度、广度和时新性的要求,同时也克服了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一些报道类型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新闻事业的发展,渐渐成为了报纸新闻采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时下,主流媒体是传媒业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人们衡量一家媒体或一张报纸是否主流,要看这家媒体是否反映了国家的立场、观点以及是否发布了较多的权威性的信息。主流媒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媒体可以分为主流媒体和大众化媒体。主流媒体是指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媒体,即以质取胜的媒体。而大众化媒体则是指以受众数量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市场价值诉求的媒体,即以量取胜的媒体。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晚报、都市报就属于大众化的媒体。在美国报纸中,主流媒体只占3%,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份额却占全美的30%~40%。办主流媒体可以满足社会上的主流人群,是一种高利润、高回报、具有成长性的媒体模式。谈起主流新闻,人们往往都说时政新闻才算是主流新闻,这是对的,但并不完整。其实,很多社会新闻也是主流新闻。因为,社会新闻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教文体新闻等而存在的,它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7.
杨卓 《青年记者》2016,(29):39-40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工具以及数量发生了变化,受众的信息消费体验和筛选信息的标准也不断提升.在众多指标中,版面设计的优劣影响着受众的选择.作为传统媒体,报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报纸需要不断满足网络时代受众的要求,在版面设计方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王晓明 《青年记者》2006,(22):22-23
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媒体形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直进行积极的革新。其中,报纸革新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新闻策划,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除了信息传播功能之外,媒体功能的转变——将受众被动接受媒体的新闻,转变为受众和媒体共同创造新闻。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日益繁荣并逐渐走向市场化的今天,媒体争夺受众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仅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中的新闻类节目来说,竞争就尤为激烈。各种媒体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在新闻传播的形式和选题上不断创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新闻图片的获取是点到面的方式,媒体决定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在全媒体时代下,报纸、期刊、电视、音像等媒体之间实现了深度结合,受众可以获取更加多元化的信息,给新闻摄影工作也带来了新挑战。本文针对全媒体时代对新闻摄影的挑战做出了分析,探讨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媒体报道聚合是指一种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吸取它类媒体相关内容以提供更多更深的新闻来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媒体报道方式.在国内外各种突发事件报道中,运用媒体报道聚合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极大地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为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纵观近年来许多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时,除突出自身优势外,还吸取了其他媒体长处,为受众尽可能提供更快更多更深的新闻,这种媒体报道相互聚合现象日趋成熟且大有发展之势.为了深入探讨这种现象,笔者从媒体报道聚合表现形式、传播功能及如何运用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新闻创新似乎是媒体编采人员主观的事情,但其真正的客观要求却是媒体的受众,或者说,受众才是新闻创新的诉求者和承载者。以报纸论,读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诉求媒体的新闻创新呢?那就是他们喜欢与不喜欢读新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传媒发达、追求精神消费、关注娱乐的时代,无论翻阅报纸、收听广播,还是看电视、上互联网,总会与形形色色的娱乐新闻不期而遇.娱乐新闻在满足人们好奇心、放松心情、拓宽知识面、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满足受众使用媒介的需要,各种媒体日益将娱乐新闻作为竞相追逐的热点.在激烈的竞争中,谁先抢到了新闻,谁就占领了先机、拥有了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图片新闻原本属于一种辅助的新闻形式,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片新闻长期以来都是报纸新闻中"副刊"的角色。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更多地追求直观性和速度性,图片新闻的魅力得到了真正的展现。在报纸新闻中,图片新闻直观快速地表达主旨,不仅满足了受众的新型的阅读喜好,同时也能够通过一幅幅系统衔接的画面,呈现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新闻世界。  相似文献   

15.
苗青 《新闻实践》2003,(8):65-66
在社会公众对文化新闻需求日趋增长的情况下,作为地方报纸的文化新闻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落差,如文化新闻供应数量不足、质量低下、花色品种老化、供应方式陈旧等。怎样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文化新闻的需求,是今天纸质传媒争取受众,提高媒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文化新闻需求的特点和现状就目前与过去一定时期相比,文化新闻的需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需求广泛性我国已开始进入小康社会,社会公众的物质需求已得到了初步的满足,从而使其对文化的需求日见增长,而且这一需求的群体也日见扩大,形成了需求的广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每天众多报纸携带着的各种信息,借助于多种传播方式,充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其中,新闻评论在指导读者、引导舆论、解读社会、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媒体自身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办好新闻评论已成为办好报纸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代报纸传媒的立足与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新闻策划。一方面,从阅读兴趣看,由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媒体外,现代互联网络媒体提供了即时信息服务。受众除了关心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信息外,更关注新闻的“背后”。另一方面,从报纸媒体的特点看,以文字描述为主要手段的报纸新闻信息发布,必须要求通过分析性报道获取受众的关注。因此,在信息开放时代,报纸作为一种媒体的优势,已不能简单地在“独家最早发布新闻信息”的传统要求里,而应该更显著地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的深入挖掘之中”。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成为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大众传播学中,把大规模复制和传递信息的媒体称为大众传播媒介。一般包括两类:以报纸、杂志、书籍等为上的印刷媒介;以广播、电视等为主的电子媒介。本文所指的不同媒体主要是指复制与传递新闻信息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 新闻传播过程从其形式上看,是一个借助语言或图像进行的符号传播活动。不同媒体借助不同的符号作用于受众,产生传播效果。受众在接受不同媒体的传播时,不同的传播符号在其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呈现出不同的接受心理特征。本文试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媒体的受众接受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自移动网络步入人们的生活之后,新媒体受欢迎程度越发明显,传统媒体逐渐式微,尤其是以编辑报纸为主的报纸媒体,受众更是逐年减少。如今,曾经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已经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仅有中老年人群体仍习惯于通过报纸了解信息。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必须创新路径,改善报纸新闻编辑的方式,以此满足大众需求,提高传统新闻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不仅要为受众提供及时、权威、有深度的消息报道,更重要的是给受众提供思想、信念、观点和观察、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而蕴含思想、理念、观点的新闻评论,具有上述功能与作用。一篇新闻评论无论长短.也无论作者是谁,它一旦见诸于报端就意味着报纸在发言,在向受众宣示自己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态度。因此说,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报纸的文化核心,是党报舆论导向的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