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读者成为报纸受众一族.随之而来的是诸如"乡村文化"之类的内容成为众多报纸,尤其是农民报以及面向农村发行的科技报等涉农类报纸副刊发展的方向.涉农类报纸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读者的文化生活,但相对于比较匮乏的农村文化设施、文化阵地来说,涉农类报纸副刊的内容设置更应该着眼于对整个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29日,《农业科技报》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面世。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党工委主办的一张涉农报纸,虽生逢盛世,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时,全国报业竞争如火如荼,农科类报纸前景堪忧。她的面世引人关注。五年,这张以服务“三农”为办报宗旨的涉农报纸终于不负众望,成为涉农报业的一朵奇葩。五年,《农业科技报》在示范区党工委的亲切关怀下,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报纸由当初的对开四版黑白报纸发展成对开八版彩色大报。报纸发行范围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行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总量跃居全国涉农…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10,(12):30-32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主管、主办的《农业科技报》坚持以农为本的办报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主动闯市场塑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报社综合实力跃居全国涉农报纸前列。中宣部《新闻阅评》第423期以《农业科技报成为农民的"贴心报"》为题,对《农业科技报》服务"三农"的经验给予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最近,按照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要求,省委宣传部调研组对《农业科技报》近年创新发展实践进行了专题调研,由此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打好"创新"牌唱响"三农"歌——<农业科技报>创新发展的做法和启示》。不久前,省委宣传部向全省各市委宣传部和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转发了这一调研报告,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研究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党报等媒体以及文化单位创新发展。现本刊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向武 《新闻知识》2006,(10):7-9
2001年7月,李成砚35岁,刚刚被任命为《农业科技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农业科技报》则处在生命元年。这位年轻的当家人面对的是一张不可能再年轻的报纸,整个运作平台还处在拓荒建基之中,一切报纸运作所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艰辛和简陋都在这里出现了。反观本世纪初国内的报业格局,综合性都市类报纸不断拓边掠地,各种专业类报纸都在节节退守,《农业科技报》能在这种情况下逆风飞扬、高歌猛进,其发展有如一段传奇故事。《农业科技报》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艰难的开局李成砚和最初的几位创业者,对报社2001年以前的几样东西印象深…  相似文献   

5.
向武 《今传媒》2006,(7):45-46
2001年7月,李成砚35岁,刚刚被任命为《农业科技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农业科技报》则处在生命元年。他这位年轻的当家人面对的是一张不可能再年轻的报纸,整个运作平台还处在拓荒建基之中,一切报纸运作所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艰辛和简陋都在这里出现了。反观本世纪初国内的报业格局,综合性都市类报纸不断拓边掠地,各种专业类报纸都在节节退守,《农业科技报》能在这种情况下逆风飞扬、高歌猛进,其发展有如一段传奇故事。《农业科技报》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艰难的开局李成砚和他的搭档,副总编刘波及最初的几位创业者,对报社2001…  相似文献   

6.
《辽宁农民报》是一张专业性的服务类报纸.我们的办报宗旨是:专门为农民说话,专业为农民服务。在要闻宣传报道上以“三农”问题为中心,农民增收为主线.突出报道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权威的政策信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产品,报纸的可读性、指导性、实用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增强党报可读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报的重视,如何来增强党报的可读性,许多报纸走生活类报纸的路子,其实党报的可读性有其自身的规律,本文以《新华日报》为例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今年3月,《新华日报》实施新一轮改版以来,人们普遍反映报纸好看了,版面洋气了,...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6,(11):23-23
9月28日,《湖北科技报》纪念创刊30周年。该报重点面向农村、农业、农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在“专字”上作章,积极联合社会力量,以报纸为依托,开展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国科协多次将其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报”“全国科普优秀报纸”。有500余篇新闻作品获湖北新闻奖、全国科技报新闻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9.
《山东科技报》是一张面向农村,以广大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科普报纸。它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的办报方针,以实际、实用、实效为主要特色,深受读者欢迎。多年来,发行量一直名列全国同类报纸前茅,为新闻界所瞩目。一张四开小报,何以如此吸引读者?突出实用性——广大农民的迫切需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8,(3)
讲科学·开心智·重实用——评《陕西科技报》文/张羽与一些打扮的花花绿绿的报纸相比,《陕西科技报》显得有些“土气”:没有过多的与内容无关的大幅图片,也没有粗黑线、大标题给读者以“视觉冲击”。与一些扩版到18版、24版的日报大报相比,《陕西科技报》也显得...  相似文献   

11.
《农村报》作为黑龙江省涉农类的综合性权威报纸,以致富信息总汇、科技顾问大全、法律政策博览、新闻焦点纵横为主要内容,深受涉农政策部门和广大农村读者喜爱。为了发挥涉农类报刊内容上的专、精、特的优势,专业、权威、实用的特长,《农村报》结合农资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报是面向三农的科普报纸,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落实以人为本,科技报就是要把农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已任,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紧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农村类报纸为坚守和拓展市场,将“服务性、指导性、可读性”并重的办报方针进行延伸,相继推出了许多与读者互动的栏目与活动。笔者通过对自身及兄弟报刊如《河北农民报》、湖北《农村新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山东《农村大众》、黑龙江《农村报》等综合分析认为,互动服务是农村类报纸践行新闻“三贴近”的生动体现,是提高报纸亲和力和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农村类报纸应把互动服务作为一种品牌栏目长期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报》作为一张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科普类专业性报纸,近几年来,陆续推出了一批批指导性强、实用性强、影响力大的策划式报道,强化了报纸的专业特色和个性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李志民 《传媒》2006,(8):28-28
长期以来,《河南科技报》坚持扎根基层、立足报纸、服务"三农"的办报思路,在服务新农村的同时,报社的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普报纸"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省一级报;连续两届被授予全省"十佳报纸"荣誉称号;报纸发行量达到了36万份,在全国科技报系统中居于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农业科技报》结合自身服务农村基层读者的实际和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涉农报纸"服务三农"的优势,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先后通过采取送科技文化下乡、送电影文化进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等多种形式和做法,探索出了一条涉农报纸立足基层服务群众与促进采编人员文风、作风转变相结合的实践之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农业科技报》结合自身服务农村基层读者的实际和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涉农报纸“服务三农”的优势,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先后通过采取送科技文化下乡、送电影文化进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等多种形式和做法,探索出了一条涉农报纸立足基层服务群众与促进采编人员文风、作风转变相结合的实践之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三农"类社会新闻报道对我国农村和谐文化构建、道德文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报纸在此方面的报道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南方周末》三种类型报纸的涉农社会新闻为样本,试分析其报道视角的选取及传播效果,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研究媒体在吸引农村受众阅读兴趣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解读农村现象、探讨农业改革问题,深化报纸涉农报道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9.
2013新年伊始,《河北农民报》将每周3期总计48块版中的40个版整合重组,打造成了5个专刊——《种养宝典》《炕头阅读》《天下农资》《民事关注》《红男绿女》,并分叠发行,从此迎来了《河北农民报》的专刊时代. 报纸办成专刊的原因 将报纸办成专刊,是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涉农报纸始终面临发行困境,农村地广、线长、点多,邮发滞后,有的地方一周甚至半个月、一个月,才能收到一次报纸,时效性大打折扣.专刊出版,周期延长,内容整合打包之后更系统、更连贯,方便阅读,以期实现更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沈平 《今传媒》2006,(10):34
《农业科技报》自2001年7月更名改版以来,始终将报纸阅评工作当做一项与编采工作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从2005年开始正式建立了报纸阅评制度,使报纸的整体质量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报纸没有出现一次舆论导向、政策原则和违规宣传事故。《农业科技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正式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