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弘扬时代主旋律无疑是我们的基本责任。但是正如有位名家所言.没有批评的媒体.是不完善的媒体:没有履行监督责任的报纸,是不负责任的报纸。我们虽然不能把媒体批评看做是万能工具,但社会实在是不能没有媒体批评的声音的。因此,笔者认为,负责任的批评是疗救社会弊病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人撰文批评当前新闻界的种种不良现象。最近又有人认为,媒体报道昆明一家餐馆的女大学生“人体宴”,是钻入了商家所策划的“圈套”。因为不管如何报道,是说它时尚还是说它荒唐,对商家而言,都是一种炒作。一个具有轰动效果的广告。因此呼吁媒体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保持理性云云。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媒介为公共利益揭露、批评权力组织和公众人物,被视为一种媒介职责。马克思谈到: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在我国,舆论监督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报告中谈到:要通过各种现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治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帮忙,促使所暴露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是批评报道的初衷.因此,在从事批评报道的过程中,批评者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从整体利益出发,从全局着眼,要掌握好“度”,把握得好自然就会达到报道的目的.地方电视台到底如何才能做好批评性报道呢?  相似文献   

5.
所谓自媒体乱象,事实上是相关各方基于利益的"合谋",自媒体的乱象需要反思、批评、整治,但也要看到自媒体的兴起对普通人的传播赋权这一重要价值。网络平台基于自身长远利益的考虑,要在"流量思维"之上确立社会责任的"底线思维",为优化自媒体行业生态担负起切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后工业时代的广告业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广告宣传及由此衍生的"真实性”,成为了现代广告伦理批评的两大焦点.文章对发达国家广告伦理研究的趋势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力图为我国广告伦理批评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佳宁 《新闻传播》2009,(6):120-120
新闻批评是大众传播媒介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进行或隐或显的分析、褒贬、评价的行为的表象,是媒介干预社会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传播媒介的一项神圣使命。因此借分析新闻批评的原则来说明目前中国的新闻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陆地 《传媒》2011,(2):65
中国电视文艺需要批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得不太好,需要批评;二是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得好,也需要批评。本  相似文献   

9.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新闻人以其职业特征与社会责任贡献于我们的时代。能否讲真话,怎样讲好真话,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新闻人的职业追求和社会贡献。今天,我们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进程中,勇于讲真话,提倡和奖励讲真话,善于讲好真话,提高讲真话的表达艺术和技巧;反对讲假话,批评和惩罚讲假话——建立一种良好政治生态的舆论环境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冉茜 《中国广播》2008,(9):72-73
批评报道的自由与通常意义上的个体和法人自由,有不同之处。我们通常说的自由,在其法定的范围内具有完全的、任意的选择性。人们对于处在自己自由范围内的事物,可以完全自主的处置,甚至放弃和牺牲。而新闻媒体对于批评报道的自由,却只能坚持不能放弃,否则便有悖新闻事业担当的社会职能和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带刺的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既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也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也不免带有新生事物不成熟的弊端,社会各界对网络游戏的看法褒贬不一,但目前批评之声仍占上风.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从理论建设、制度完善、产业发展等方面来思考它,为其正名,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免受这朵带刺的玫瑰的伤害的情况下而静心欣赏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12.
张健 《新闻窗》2007,(5):118-119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陈涛 《记者摇篮》2006,(9):21-22
从事新闻工作几年来,有两次采访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这两次采访,带给我的是一种震撼、是一种心灵的启迪,感受到记者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历经几十年的繁衍和成长,如今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类节目已成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和现代人的一道休闲大餐,在"娱乐大众"宗旨的牵引下,不断满足受众猎奇、窥私、追名逐利等心理,以保持节目的收视率。然而,由于我国媒介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缺乏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民众的媒介素养尚待提高等等一系列原因,电视娱乐节目在蓬勃发展中出现了瑕疵、不和谐的现象。众多业界学者和普通观众对于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在这些批评中,节目的低俗化现象成为  相似文献   

15.
牛永刚 《当代传播》2007,(4):116-117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民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和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新闻媒介的一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6.
批评报道是党报舆论监督的重型武器。然而,一提起批评报道,不少同仁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难。  相似文献   

17.
研读19世纪女性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女作家尽管在追求独立的自我意识上走得并不彻底,但并不能否认她们在这方面所作的艰苦努力和卓越贡献。一、文化批评在国内外的缘起和发展文化批评是文学研究的一种方式,文化批评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它的兴起和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据后现代人类学研究,文化批评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乃至更久远的时代。20世纪英国著名的文  相似文献   

18.
曲玉清 《记者摇篮》2007,(10):39-39
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和批评的一种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李明 《记者摇篮》2005,(4):22-22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向权力部门和社会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其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新闻媒体担负的一种责任、一张报纸,如果缺少批评、监督的声音,那么其“威信”就会大大削弱。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只爱听好听的,不爱听批评的。有些被批评者甚至千方百计否认被批评的事实,并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告媒体和记者侵犯名誉权。因此有人这样说:“舆论监督之重要,人所共知:舆论监督之难,亦人所共知。”  相似文献   

20.
从审美的效果和张力来看,媒体对风景名胜、艺术佳品的报道,尽显对象的优美感;重点工程和精神明中的突出典型,使受众在景仰中体验崇高;事故灾难、错误反思在媒介中适度亮相,能使人们在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中由悲痛、同情、直至深省和振作;而肩负社会责任的的批评报道,则往往具有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喜剧效果。不论从现实作用还是从艺术角度来说,批评报道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并不亚于正面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