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报刊就一稿多投问题,多有讨论。我也当过编辑,对一稿多投也有反感,总想独家占有作者的稿子,任我慢慢地从中挑选。但,从理智上说,这是利己的、消极的。理智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其反:欢迎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2.
8月18日上午,刘翔因伤痛准忍不得不退场。我是在电视上偶然看到这一幕的,我当时的心情很平静,甚至太过于理智了。刘翔也很理智,尽管他的心情不平静。至于在场的那么多观众是否理智,我不知道,只是事后有报道说,后来中国观众陆续退场……  相似文献   

3.
我曾在县里当过九年新闻专干,是中央和地方六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或特约通讯员。长期的通讯工作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到:“一稿多投”不可制止,但应有个限度;“一事多写”好处较多,大可提倡。“一稿多投”之所以不可制止,除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已谈过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既然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新闻单位都是不退稿的,它们就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制止通讯员一稿多投。既不退稿,又不让人家“多投”,那只会浪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初学新闻写作的青年.我发现不少报刊都严禁一稿多投,可实际上又经常见到一篇文章多家报刊(或电台)采用,又似乎允许一稿多投.就这个问题,我问过不少新闻爱好者,却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恳请赐教! 禹县神垕镇温俊伟温俊伟同志: 新闻单位对“一稿多投”,历来就不赞成甚至是反对的,有的单位还带制定过防止性措施,但在实践中却很难执行.一稿多投确实给编辑带来不少困难,使新闻单位工作被动,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编好一篇稿子,准备发表或已发排,忽见此稿已在其他报刊发表出来.或者,同一地区的几个新闻单  相似文献   

5.
一稿多投有利也有弊。我认为,它的好处主要有:①有利于医治某些报刊电台编辑的“慢性病”,促使加快编稿和退稿速度;②有利于促进新闻单位的竞争,提高业务水平和宣传质量;③有利于写作新手脱颖而出。它的弊端主要有:①将会给编辑部加重处理稿件的负担;②有的一稿同时命中数处,作者坐收多份稿酬。综上所述,一稿多投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6.
顾相伟 《青年记者》2016,(25):77-79
一稿多投是困扰学术界由来已久的“痼疾”.对这一现象,支持者有之,鞭挞者亦甚众,虽遭出版界、学术界指责诟病,却屡禁不止.一稿多投之所以毁誉参半,饱受争议,除投稿人的主客观原因之外,我们也应看到,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一稿多投”的概念、法律属性、合约性与合理性等存在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提个问题请予解答: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几家通讯社比如新华社、路透社等,每天都向各地报刊电台“一稿多投”,这和新闻作者的“一稿多投”本质是否一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论文“一稿多投”现象小议李健(南京图书馆)一稿多投现象是出版界一个老难题,在图书馆界也屡见不鲜.我馆在进行1990—1994年图书馆学论文的编目素引工作中,便多次发现这种情况,在统共收录的3万多篇论文中,一稿多投的,以作者论便不下300人;以文...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一月谈》栏目中刊登了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一文,编者加了按语,表示赞同。我读后感受颇深,但却不愿苟同。说感受颇深是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看法,不愿苟同是因为现在的认识与凌文的观点大相径庭。其一:凌大同志文中说:“凡署名文章,一般情况规定不得一稿两投(两用)或多投(多用)……”平时经常有通讯员问我:“你们新闻单位为什么规定不能一稿多投?”说实在的,对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我真讲不出多少理由,常常以这是“规定”搪塞过去。平时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通讯员写的稿子被几家新闻报刊采用,就有入不解地问:“你们新闻单位不是规定不准一稿多投吗?一篇稿拿几次稿费?”在一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媒体发表(同时或者先后发表),即多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一稿多投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愈演愈烈.一直以来,一稿多投备受媒体谴责,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违法行为.但是,如果从法律上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就会发现简单地把一稿多投归为违法行为是片面的,并且相关法律的规定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思考一:一稿多投究竟是合法还是违法?@@《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明确;(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此外,《合同法》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由法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现在不少通讯员对“一稿多投”说法不一,有人赞同,有人否定。“一稿多投”的现象很多。请问:究竟“一稿多投”对不对?什么样的稿件可以“一稿多投”,什么稿件不能“一稿多投”? 湖北襄樊市 戴幼南 戴幼南同志: 凡稿件不允许一稿多投,这是新闻单位和书刊出版部门的规定。“一稿多投”的做法违犯了这个规定,很显然是不对的。但是,现在经常发生“一稿多投”的现象,有的同志搞“一稿多投”,是存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心理,有的通讯员在来稿中还把自己某篇稿件被多家  相似文献   

12.
一稿多投,是报刊编辑们最讨厌的,也是正直的作者所不齿的。可是,笔者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使我醒悟到:一些编辑同志有意无意地在鼓励作者一稿多投。最近,我采访了一位省特级劳模、老专家。由于材料丰富,事迹感人,在完成了本单位的报道任务后,还有不少精彩的材料没用上,殊感可惜。  相似文献   

13.
《新闻出版报》“自由谈”专栏,曾刊载王益先生的《一稿多投议》一文,读来颇受启发。 关于一稿多投现象的经常发生,在我看来,除了作者的因素外,还有编者的因素。 目前,人们对作者一稿多投这一点看得比较清楚,并且在“挞伐”作者的一稿多投行为上具有共识。我想主要谈谈编者方面的因素。 就编者方面看,除因极少数编辑人员对多投的、有  相似文献   

14.
一稿多投,是报刊编辑们最讨厌的,也是正直的作者所不齿的。可是,笔者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使我醒悟到:一些编辑同志有意无意地在鼓励作者一稿多投。最近,我采访了一位省特级劳模、老专家。由于材料丰富,事迹感人,在完成了本单位的报道任务后,还有不少精彩的材料没用上,殊感可惜。  相似文献   

15.
一稿多投、一稿多发是报刊界一种常见现象,广被人们诟病,甚至被指责为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甚至犯罪。本文以著作权法为依据,在上海市高院判决认定一稿多投并不被我国法律所禁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符合著作权法的根本宗旨;出版者只有依法通过受让取得著作权,依法取得专有出版权或专有使用权来对抗一稿多投产生的一稿多发后果,以合同法规制侵犯专有使用权行为。既不明确鼓励,也不明确反对应是理性对待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的基本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6.
别林斯基在《伊凡·克雷洛夫寓言》一文中说:“寓言是理智的诗。”我读陈忠义的寓言作品时,也有这种感受。 陈忠义从事寓言创作多年,先后在《儿童文学》、《少年文  相似文献   

17.
一稿多投是报刊界和学术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具有著作权利属性,但其行使应受必要规制.规制一稿多投,可以首先从治理一稿多发入手,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发现一稿多发,成立报刊联盟准确认定一稿多发,订立出版合同平等约束一稿多发.在此前提下,明确作者义务,明晰编辑责任,修改相关法律,进而有序放开一稿多投,达到既保护作者一稿多投权利,又规避报刊社一稿多发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对一稿多投或多登的做法很反感。但经过对报刊杂志发行情况和目前编者、读者、作者中一些人的想法作了了解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过去我总认为一稿多投、多登会浪费版面,造成消息重复。可是,从报纸、杂志发行情况来看,由于现在新闻机构及出版物多了,而读者处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订阅各有侧重。除单位和少数人订的报刊较多外,大部分人只订少数几种报刊。一篇好新闻、好文章即使在几家报上刊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一月谈》栏目中刊登了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一文,编者加了按语,表示赞同。我读后感受颇深,但却不愿苟同。说感受颇深是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看法,不愿苟同是因为现在的认识与凌文的观点大相径庭。其一:凌大同志文中说:“凡署名文章,一般情况规定不得一稿两投(两用)或多投(多用)……”平时经常有通讯员问我:“你们新闻单位为什么规定不能一稿多投?”说实在的,对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我真讲  相似文献   

20.
一稿多投,是编辑、作者,读者经常议论的话题,究竟怎样看待呢?我专门请教了陕西省新闻研究所一负责同志,他讲,理论上没有一稿多投之说。不过,文艺稿不要一稿多投,原因是读者看了重复稿件会对作者产生反感情绪。自然,好稿子可以用文摘的办法投寄给其它报刊、杂志,也有稿费。一位经常在报社发文章的老通讯员说,文艺稿不能一稿多投,我赞成,除下文艺稿,其它新闻稿可以同时在不同级别的报纸、杂志投寄一次(不含电台)的做法,理由如下: 一、重要新闻只投寄一家,因种种原因未被采用,就会使稿件失去时效性、比如,我春节期间写了一篇言论《红包效应》,反映某国营大厂春节前厂长给中层以上干部发红包的事儿。这不仅给广大职工群众泼了冷水,而且在干部中也因红包高能低能之分造成了不应有的困惑,直接挫伤了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该厂去年二月份完成生产任务占月计划91%,今年同期完成任务只占月计划4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