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为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源泉,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合理优化教材内外的实验情景素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巧设有效问题深化实验情景素材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素材都比较直观,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合理挖掘学习情境素材,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知识建构的难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从化学"异常"实验、化学实验废弃物、日常生活、化学史实等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挖掘情景素材,促进学生学习力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应试教育下,它是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情景素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教材中情景素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并且也分析了将情景素材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认为,情景、合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构成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且要考虑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技术层面,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主要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寻求合适的情景素材;二是利用有效的创设手段。  相似文献   

5.
学习情景就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将情景素材以适当的方式呈现而创设的用于学生学习的场景。真实而有意义的化学学习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产生的脉络和依存的背景,准确把握知识的迁移及应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对化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一、创设化学学习情景的两个要素1、化学情景素材。化学学习情景素材是蕴含化学学科  相似文献   

6.
徐成忠 《考试周刊》2011,(83):192-192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新课程下的化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化学新课程关注社会现实,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从中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具体实施课程时,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思路来组织课程教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曾伟山 《成才之路》2014,(15):64-64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实验需要用到生活素材。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素材的种类丰富、数量齐全。化学还是一门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课程,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对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有 :1 .基础性为适应 2 1世纪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删减了繁难的内容 ,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行基础上得到发展 ,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2 .现实性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 ,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计学习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3.实践性改革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化学教学模式 ,提供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0.
正化学新课程关注社会现实,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从中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具体实施课程时,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思路来组织课程教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赵艳艳 《化学教学》2016,(11):29-34
结合体育新闻事件和体育活动,介绍体育中的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和体育运动的兴趣,增长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文章介绍了体育中的一些化学教学素材,以及把这些素材融入教学的效果调查、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注重STS教育和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所谓STS教育,就是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在我们的化学课堂中要想体现这一理念,就需要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关系,就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从而认识到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化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层面,更要求学生把化学融人生活,结合生活事例活学化学知识,学会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如何从生活经验中选取真实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素材,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达到为目标服务的效果。设计真实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影像图画、小故事、化学史等等。下面结合上海教育出版社教材第七章广泛应用的酸碱盐,谈一谈我对化学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新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巧妙地运用诗歌进行化学教学,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相似文献   

14.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素材,为情境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在情境教学开展期间,教师应把握素材特征,通过引入时政热点、巧设问题、联系学生情感的方式,促使情境素材实现升华,更好地发挥情景教学、教材素材的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中等学校化学教材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人文素材来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充满感情和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习。情境效果的方式是:  相似文献   

16.
翟平 《云南教育》2008,(7):21-2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都突出这样一个主题——“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也提出,“化学课程应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为什么化学教学要走向生活?如何使化学教学走向生活?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袁丹峰 《考试周刊》2009,(33):186-187
绿色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化学高度发展和社会对化学发展的作用产物,对化学本身而言是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但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绿色化学教材,教师只能从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中挖掘。本文就如何挖掘绿色化学素材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充分挖掘了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素材 ,结合绿色化学研究的新成就 ,详细探讨了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西兰教育部制定和颁发的《新西兰化学课程标准》是对教师化学教学、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镧宪化学课程计划和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该标准既有化学课程的成就目标,又有学习情景素材示例;既有可能的学习经历示例,又有学习评价示例,有一定的特色。因此,本文欲通过介绍《新西兰化学课程标准》,为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专题复习课模式,利用日常生活中牙膏这个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从生活走进化学,使学生不但理解书本知识,同学掌握生活中的化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