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的进取性的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所特有的能动性,是打开音乐教师教育智慧的“金钥匙”。课程改革呼唤音乐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而探索音乐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则能帮助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落实新课程理念。使新课程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稿源采珠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它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音乐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现在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似乎总是乐于制造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作为教师,切不可被自己的“问题”捆住手脚,更不能捆住学生的手脚。比如:有些音乐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聆听完一段音乐后,学生回答了听后的感觉,往往还会这样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离开了听觉思维,音乐就失去了意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注重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中心.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感知,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所以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抓住“三适”、“四性”.注意“五忌”原则,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变奏曲”是音乐中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把这种艺术形式从音乐移植到物理教学中来,成为教学中的“变奏”。“变奏”是在教学中通过叙述方式、理解角度、思考线路、思维素材等的异化和变迁,提供多形态的物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释线路,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学生理解的深入,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艺术。合理地运用这种艺术,在倡导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无疑是各门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作为艺术教育的音乐学科也不例外。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  相似文献   

7.
发散思维就是求异思维,是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思考问题,以利于加深认识和理解,它是开启思维大门、挖掘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政治课教学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智能型”、“开拓型”人才,必须从源头上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开发学生“智慧库”。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听觉艺术,它所表现出来的音符的间接性、音响的流逝性和音乐的混沌性等特质使欣赏教学有了特殊的需求。每个人在原有听觉经验、生活经验及情感经验的基础上,会对同样的音乐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体验和感触,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如果此时教师"精确"地解释、描绘出音乐"唯一"的情境,让学生在认识上、赏析上达成"共识",是不符合音乐作为艺术带给人类多元化内涵的精神实质的。而模糊教学法的实施旨在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音乐思维的空间。在模糊教学法中没有"正确的""唯一的"的赏析标准,只有自由的、宽泛的、独特的体验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所谓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故意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并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驰骋,从中质疑、探究、释疑。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审美性的艺术。也应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让空白艺术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型思维是一种创造思维,它可以从一点出发,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放射性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那么在课堂上就要引导学生“纵横联系,广泛联想”.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笔者在连续多年高三化学教学中,注意从基础知识抓起,坚持对学生进行发散型思维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更广阔的空间,更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合理、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确实使我们的音乐课“上了一个台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类模糊思维的存在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质,决定了模糊艺术可以应用于语文写作教学。模糊艺术本身具有情境性、渗透性、启发性,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所以,它有助于写作思维的拓展;有助于写作语言的生动得体;有助于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但是,模糊不等于“含糊”,我们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对待写作教学中的模糊艺术。  相似文献   

13.
局部思维与系统思维——这是传统戏曲音乐设计和现代戏曲音乐作曲在思维方式上的分水岭。过去,戏曲的音乐“创作”沿袭着一种主要的思维模式:以词格(包括对风格、格律、声韵等的综合认知)“挂曲牌”然后理顺唱腔,它的主要职责是帮助演唱者处理好词和曲的关系,有时在特定词意的启示下也作一些结构的调整和旋律的扩展,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这种方法的创作性较弱,所以人们把它定格为“音乐设计”。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歌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自己的“耳朵”,巧妙地引导学生“听”,以“听”带动学生的思维、想像和创造力,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向多方面寻求思维结果的活动。这种思维注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求得与众不同的结果,它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具有“活”的性质。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独特、思路开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如何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教学永远是一个热情、开放的话题,因为生成是永恒的,充满着未知性和挑战性.目前的课堂已把追求动态生成作为了价值取向,为此教师提供给了学生充分的生成时机,激励着学生勇于质疑、大胆猜想,收获着学生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闪现出的生成的“星星之火”,课堂“一派丰收景象”.但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无止境.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艺术是多种多样的,采用哪种教学艺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孙利 《考试周刊》2011,(86):72-72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锻炼,在思维方式中要特别地重视发散思维,这样在教与学关系处理上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对数学教学与发散思维的感想。  相似文献   

19.
郑从军 《师道》2005,(4):55-55
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作为一种信息,它广泛存在于录音、录像、VCD等媒体中,适用性较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音乐,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特征差异。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1.深刻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反映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具体表现在善于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等方面。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以下几点:(1)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知阅读内容的“然”,还要知阅读内容的“所以然”,借此培养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2)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能听懂对方语言的表层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