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正华 《考试周刊》2012,(76):158-159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即改变通常“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的单向实习培养模式.建立“实习基地”与“就业”双向互动的反馈机制和培养模式,有效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达到实习与就业无缝衔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提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基地运作和管理模式.建立实习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过程评价和控制.对探索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的实践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学生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工学院形成的校外参观实习、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将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开放式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推动了学校"产教结合",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准就业制”是从转变学生实习方法起步的。面对高校学生实习安排越来越困难,实习经费日益短缺的困境,学校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改革实习内容与方法。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将各专业主要教学环节在第五学期前完成,大幅度延长实习时间;另在试点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实习管理办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其选择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市场主体性及其权益。  相似文献   

4.
由于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学生实习时实习基地多、分布广,给实习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上毕业实习观念落后、实习管理体制不健全及医疗体制改革、带教意识薄弱、就业形势严峻等,对学生的实习过程产生一定冲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实习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本文结合学校自身实习管理实践,对现阶段影响医学类高职高专实习工作的因素和原因进行探析,并就采取的对策谈些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主要途径。学校进行”准”性化发展.硕岗实习重心下移至学校,实验课堂“准”岗位、校内实训基地“准”车间、校外实习基地“准”企业,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发展为“准”员工。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存在的少、短、浮等问题,构建了新型“实习就业一体化”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实习基地群的建立、遴选机制的制定、实习内容的科学规划、多元课堂的运用、长效机制的形成,保证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了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实践双轨运行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7.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政府、学校、企业都应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应把校园当作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课题(项目)为载体,为学生参与就业实习打好基础;建立完善的学校与企业共担成本和风险机削,以保证学生顺利、安全、有效完成就业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实习就业一体化”的顶岗实习模式,把一体化实习基地建设成学校与企业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平台,通过加强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学生就业,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工科专业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的模式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工科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把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将大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为就业之前实行“预就业”,进一步探索出大学生就业的新路。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改变以往单纯的国家投入的实习实验室建设和运营模式,建设“生产型实习基地”,缩短学生所学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广泛吸引行业参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大纲的制定以及实习课程的开发,使学生所学直接对应就业岗位;实现实习基地的自主创收和增收,保障实习基地的后续可持续发展,使实习基地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顶岗实习"——通向就业的捷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学生会有一些留在企业工作。而企业也有把“顶岗实习”的学生留在企业工作的愿望。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促进“就业”途径一些做法的疏理,寻求一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顶岗实习”通向就业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顶岗实习、准就业管理以及促进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模式的建立,论述了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对我院实施的“项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进行了有效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谈准就业制模式下的毕业顶岗实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对高职高专教学毕业顶岗实习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实施准就业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其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同时,可以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面向企业需求,大胆改革教学计划,注重实际技能训练,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顶岗实习运行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2 1”培养模式中的“1”应是1年的就业实习。文章对“1”的功能、作用、任务及组织实施、考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将就业实习与学生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顶岗与校内实习相结合 改革传统实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工学院经1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将校外参观实习、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有机结合的实习模式,建立了一批校外参观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鉴于就业压力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现实,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进行企业调研,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制订了“2+1”人才培养方案和“1”中的实习指导书以及实习指导方案;对包括教学改革动员,开发实习基地,实习前教育,模拟招聘,实习专场招聘面试及个别招聘面试,为每位学生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建立学生小组实习指导体制,形成个性化实习指导方案及后续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F0002-F0002,F0003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就业导向”、“育人中心”、“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实施“名校名企育优生”人才培养战略。工商管理系在全国建立了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就业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及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组织实施工作面临实习基地数量不足、过程管理不够、实习学生不够重视及实习学校配合不够等问题,在组织实施环节,通过增加实习时间、建立训练中心、创新实习模式、增加实习基地等措施,能增加学校、实习基地及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关注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组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断开拓实习基地本刊讯:哈尔滨市旅游职业学校在巩固原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使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有了更广阔的门路.这所学校是与黑龙江省旅游局联合办学、与黑龙江省民航局挂钩、协作办学的一所职业高中。前几年,学生的毕业实习主要是到省...  相似文献   

20.
“准”的意思是预备或者非正式,本文所述准教师指有教师资格,但还未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的非正式教师。准教师“再实习”,专指大学毕业生与学校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之后,在正式工作之前的一段时间,用人学校安排准教师“再实习”,帮助准教师进一步跨越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间的鸿沟,为准教师顺利走向课堂教学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