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高烧一考生写深沉的母爱,叙说有一次夜里他发高烧,母亲不去就近的医院,而是背着他翻山越岭夜行两三个小时,到他略懂医术的姑奶奶家,让她治疗,他姑奶奶用体温计给他“查烧”,乖乖,不好,竟然高烧68度!  相似文献   

2.
母亲叫了一声我的小名,慢慢地走回来。她伸出右手,摸了一下我的脸,轻轻地把我拉入她的怀抱。久违的泪水不自觉地溢满我的眼眶。蓦的,母亲放开我,右手轻轻地拉过我的左手,就这样握着。在众多写母爱如水的文章中,这一篇是有特色的。不写生活的艰辛,母亲的劳累;也不写意外的变故,母亲的不幸;更不写耳提面命,母亲的语重心长。只用抒情的笔调,白描的手法,写母亲来学校  相似文献   

3.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中的《四十自述》。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选文一开始即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母亲不准作者和其他孩子一块儿玩,一方面是基于作者身体弱,另一方面是担心作者和这些“野蛮”的孩子一起会学“坏”,母亲对作者的爱已可见一斑。更让人感动的是,作者害了眼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当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竟真用舌头舔作者的眼,母爱何其伟大!母…  相似文献   

4.
印象中,我从没写过关于母亲的只言片语。不是我不愿写,而是每当提笔的时候,泪水总是模糊了墨迹,但不写,心中又有着深深的自责,于是,今天我迟疑着拿起笨拙的笔……今天是星期五,晚上睡觉时,妈妈突然说让我和她一起睡,我一愣,住校时总是两人一  相似文献   

5.
谈恋爱时,大家都劝她放弃。不是他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他当兵的地方,在千里之外的新疆,结婚后,两人根本无法生活在一起。她却听不进去,歪着头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母亲反驳道:"你那是精神乌托邦!夫妻就应该长相守、永相随。"  相似文献   

6.
笑话     
又一次把小儿子抱上床后,年轻的母亲可再没那份耐心了。一听到他又叫“妈妈”时,母亲就立即大叫起来:“你要是再叫一声‘妈妈’,我非给你一巴掌不可!”这一叫,他不出声了。可是母亲刚坐下,他又小声小气地说:“格林太太,我能喝点水吗?”  相似文献   

7.
所谓“三好”,就是德、智、体三方面都好,但我妈妈的“三不好”并不是指“德、智、体”不好,而是——“看电视、打牌、睡懒觉”。先说“一不好”。妈妈特爱看电视,有时候到很晚了,眼皮开始打架,才不得不关闭电视机。刚吃过晚饭,她就急忙去浇花,浇菜,忙完后立刻坐在皮沙发上,欣赏电视剧。我想要她陪我写作业,也被一口回绝。真是气死我啦!我写完作业,切了一半西瓜,给妈妈留下了一些。后来叫了好长时间,她才用电视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智慧     
安妮 《家长》2004,(Z2)
1.拨快十分钟在美国新奥尔良,有个小孩无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又喜欢迟睡迟起。因此,他几乎每天上学都迟到。这叫他的父母头痛不已。用心良苦的爸爸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既不是惩罚孩子,也不是采用死板的教育方式,而是把孩子床头的闹钟拨快十分钟。自从拨快十分钟以后,小孩再也没有迟到过。小孩后来成了全球首富,他就是比尔·盖茨。2.爱的回响母亲责备了她,小女孩怀恨在心。她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我恨你”,便跑出房屋,走到山边,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女孩有点吃惊,跑回屋里告诉母…  相似文献   

9.
水孩子     
三、失火了每天早上,沙吉都在“水哎——”的声音中醒来,可是,这天她被惊醒时,却没有从木格窗子那儿看到半点光亮,怎么回事?天还没亮呢,是做梦吗?而且水的叫声很怪,他不是在叫,而是在吼“:水!水!水!”他的声音很急促、很沙哑,又透着深深的恐惧,而且边吼还边擂门。云婆婆也醒了,她披衣下床,奔到厅堂,问“:水,出什么事了?是不是你麻脸奶奶……”云婆婆说着就打开大门,水一把把她拖了出去,云婆婆一看就慌了——失火了!“失火了!失火了!快起来救火啊!”云婆婆立马叫了起来。沙吉也跑了出来,跟着喊:“快起来!失火了!快起来救火!”很快的,大家都起…  相似文献   

10.
数学啊数学     
风为裳 《课外阅读》2013,(18):42-43
喜欢上三毛,并不是因为她的撒哈拉或者她跟荷西的惊世爱情,而是某一篇文章里她说她的数学不好,总考零分,某一次愤而背过答案,结果考了满分,老师疑惑,把题目顺序换了换,可想而知,我们的才女三毛重新吃了鸭蛋。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三毛,太可爱了吧!又怨恨那老师:干嘛要那么聪明呢?知道小诡计就行了呗,非得要揭穿吗?高中以前,我的数学还是不错的。悲惨的是上了高中,数学偏偏分了一科叫立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电话     
李桂芳 《湖北教育》2007,(11):61-61
瘦小的母亲又被老师请到了学校,和他面对面地站在了班主任的办公室里。他心悸地等待着母亲响亮的耳光或者撕心裂肺的哭骂。可母亲没有,好半天也没有声音。他怯怯地抬起头,内疚地偷偷瞟了母亲一眼,猛然发现母亲脸上两道晶亮的泪水,正悄无声息地滑落。他的心一阵猛烈的抽搐,他知道此刻母亲一定非常痛苦,而那痛苦是他带来的。在这之前,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犯错,是母  相似文献   

12.
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  相似文献   

13.
更大的骗子     
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公狼来到森林边缘,看见一只母山羊正独自在田野里吃草。饥饿的感觉顿时在他的胃里翻滚起来,不过他还是留意到了母山羊那巨大而锋利的后脚跟,这会将他的牙齿一颗颗地踢落。她看起来年轻健壮,即使她不反击而选择逃跑,在抓到她以前,自己也会追得精疲力竭的。不过,他想,如果连抓只山羊来做午餐都做不到,我还算什么公狼?他朝前走了一步,不是偷偷摸摸地,而是大踏步地跨过草地,没有一点想要隐藏的意思。“噢!可爱的山羊!”他惊讶地喊道,“你看起来是多么漂亮,简直是世间尤物!噢!简直太美妙了!”山羊转过身来看见了公狼,吓得浑身…  相似文献   

14.
谣言的威力     
译文 曾参以前住在费地。费地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死一个人。有人跑到曾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绝对不会杀人。”她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了!”他的母亲还是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对她说:“曾参杀了人了!”他的母亲害怕起来,把梭子一扔,便爬墙头逃走了。  相似文献   

15.
正张烈鹏的散文《母亲的泪水》震颤心灵,感人肺腑,真可谓一词一句总关"情"。洋溢于整篇散文的浓烈真情,首先体现在贯穿作品始末的"母爱"线索上。母亲以流泪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见解,尤似绵绵细雨般的泪水滋润"我"情感的土地:"我"中考"金榜题名"时,母亲喜极而泣;"我"精神萎靡时,母亲伤心痛哭;"我"生病就医动手术时,母亲痛不欲生;"我"征文获奖时,母亲自豪骄傲得落泪……母亲以泪水见证喜怒哀乐,母亲的泪水饱含苦辣酸甜。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把它们汇集起来,足以形成我心中最长的河流——这条河流淌的全是‘母爱’,河流的名字叫做‘母亲河’"。作者就是以柔指拨响这"母爱"的琴弦,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素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  相似文献   

17.
烦恼收购机     
“哎呀!好烦!”小胖成绩不好,考试考了个74分,他爸爸说如果下次考试不考85分以上,就要打他一顿。这个可怕的“信息”使小胖天天忐忑不安,心烦意乱,上课也听不好课。过几天就要考试了,小胖又烦又怕。……“烦死了!”小倩嚷着。原来她被人冤枉,说她拿了人家20元钱,叫她赔。她一天也只有2元零花钱,人家叫她在三天之内必须给钱,不然告诉她父母。……每天,我都能听到许多人的抱怨,烦恼使他们有的听不好课,有的失眠,还有的甚至不知所措,于是想出了各种歪主意。听了这么多人的烦恼,我十分同情他们,也十分恨烦恼。于是,我拿出新研制的“烦恼收购机”…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篇充满真情、动人心魄的小小说。文中叙述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在失去了亲生父亲之后,迫于生计.母亲带她再次嫁人。从此,她有了一个见而生厌的继父。她从未叫过他一声爹,但丑丑的继父却真诚地关爱着她,努力挣钱供她上学。不久母亲又因病去世,但继父并没有抛弃她,而是一如既往地拼命劳作.继续供她上高中,读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一你知道你孩子现在多大了吗?一天,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她对女儿说:叫爷爷。她女儿就很乖地叫我一声:爷爷好!面谈结束,她又对女儿说:跟爷爷说再见。女儿又很乖地对我说:爷爷再见!  相似文献   

20.
顾连梅 《家长》2013,(6):50-51
父母只有坚持理性教育,既尊重孩子,又不溺爱放任,适度约束孩子,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天中午,我接到了梓桐母亲的电话。她告诉我,梓桐近来在家经常玩电脑游戏,很少看书写作业。"我说他,他就跟我吵。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要不,还是让他住校吧!"梓桐的母亲又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