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璐 《文教资料》2007,(11):88-90
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艺术歌曲的典范。本文从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分类及演唱时应注意把握的细节,谈到自身演唱黄自艺术歌曲的体会,其中以《玫瑰三愿》为例,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2.
黄自及其"四大弟子"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刘雪庵的艺术歌曲创作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的一个辉煌时期,"四大弟子"在继承了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传统的基础上,具有追求技巧的准确精炼及较高的艺术性普遍特征,同时又分别具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及个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方面,首次开始尝试着把中国古诗词与近现代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许多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其中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在当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黄自的艺术歌曲在其音乐创作风格上和其文学内涵上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是其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成为了我们国家近代和现代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一艺术歌曲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在音乐气势上也极为明亮和宽广。在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歌词意思、演唱处理等方面对《点绛唇·赋登楼》这一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之一。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表现手法的同时,融入了民族题材。音乐旋律与唱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特点相结合,具有较深的文学性。因此,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花非花》作品为例,简要分析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吟 《文教资料》2008,(29):63-64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源于近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黄自是艺术歌曲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运用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借鉴西洋乐器钢琴的伴奏形式,创造出了一种源于西方却不同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即中国的艺术歌曲.本文分析了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的背景,然后通过几首歌曲的创作,探索黄自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上卓尔不凡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6.
杨树海 《文教资料》2009,(33):72-74
黄自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主要是声乐,其中艺术歌曲是他全部的创作中特别有艺术价值的部分。本文简单地概括了黄自的艺术歌曲的总体风格,并以其中三部作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重点阐述黄自的艺术歌曲中的文学性和民族性,并提出了当代作曲家在创作中应该注重文学性和民族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黄自的12首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古典诗词意境类和抒情艺术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黄自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高度结合,声乐与伴奏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结论,为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曲作家、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国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留下的音乐作品,极大的推动了当时我国音乐发展进程。其中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是最能代表他创作水平的题材,《思乡》作为其中一首经典之作很好的体现了黄自先生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笔者结合自身演唱实践,从歌曲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伴奏艺术性、作品美学特征等角度出发,重点阐述《思乡》演唱把握,以此作一粗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自先生是我国30年代优秀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一生中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其音乐理论及创作也为我国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思乡》是黄自先生艺术歌曲创作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描写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本文会从不同角度来浅析《思乡》的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代作曲家”之一的黄自先生,以其具有较高艺术质量的创作,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手法及和弦选择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出黄自作品中调性功能和弦、变和弦的运用以及对民族化和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他努力实践着对于歌词、旋律、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处理,显见出非同一般的创作设想与艺术造诣。文章拟从钢琴伴奏声部入手,从主体音型、造型化织体写作与抒情性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黄自艺术歌曲之伴奏音乐若干特色作一较为细致、扼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在学堂乐歌的基础上,幵始了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到了30年代,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40年代,我国的艺术歌曲更具有时代特征,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创作手法上,都使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迎来了20世纪上半叶的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与黄自都是创作艺术歌曲的大师,《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与《春思曲》分别是其代表作,更是诗与乐相融合的典范,在创作中融入各自民族特点为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笔者研究黄自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其中一首,文章从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作者创作的艺术手法,探讨作品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5.
黄自,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艺术歌曲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品篇幅短小精致,内容含蓄典雅,意蕴深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与爱国主义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自先生的作品大部分都具有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感情和现实主义倾向,在他的多种形式的艺术歌曲中,熟练地将西方和声技法融入其中,还以古体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化和声运用的探索。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词曲的意境感情一致,而且歌词的韵律与歌曲的旋律、节奏结合紧密,并巧妙融入民族化,为中国以后的艺术歌曲创作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7.
《思乡》,是黄自先生根据韦瀚章先生的诗作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在此首作品中黄自先生将中国古典音乐特色与欧洲艺术歌曲特点相结合,形成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本文拟从歌曲的结构、歌词、钢琴伴奏、调式、旋律、情感等方面诠释作品,希望对人们进一步了解、感知作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傅学波 《文教资料》2010,(11):78-79
黄自歌曲的创作在歌词的选择上多以古诗词或现代近体诗为主.注重中国古诗词的音韵关和意境美。这些特有的艺术风格要求演唱者具有扎实的演唱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本文作者根据演唱与教学实践,从音色的把握、音量的控制、音强的对比三个方面阐释了黄自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9.
黄自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教育家。他在艺术歌曲领域的成就举世属目,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留下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在广泛传唱。而《玫瑰三愿》是黄自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受到歌唱者的青睐,成为音乐会和大型比赛的必选曲目。本文主要对《玫瑰三愿》的音乐和演唱进行浅要分析,以期展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的我国著名作曲家江定仙先生,在他创作的众多艺术歌曲中,有一首1993年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岁月悠悠》。此曲的创作融合了西方和声体系及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堪称经典,本文着重对其作品创作及演唱风格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为歌者演唱此曲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