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于岩画的史料价值,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推崇者称之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贬斥者认为岩画多为"涂鸦"或"随意"之举,难以为之征信。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资料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以直观形式保存了人类远古时期的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2.
所谓"岩画",是指绘画或刻划于山岩上的图画或符号。这种图画或符号遍及世界各地,从远古延续到现代,因而它以其全球性的广度和历史性的深度,显示着比之与其它美术作品不同的特殊性和重要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岩画形象地记录了人类的生存活动,对于岩画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古代社会,了解作画时代人类的生活、经济、信仰、心态、审美倾向及原始思维和自然环境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岩画学正是研究岩画发生、发展和衰落规律的一门科学。盖山林先生在其多年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岩画学》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不仅为我国的岩画研究领域添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岩画是记载我国远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从人类童年时代到当代原始部落,岩画构成了解人类历史的源泉。因此,通过对岩画的考证,从文献与史实的比较研究的角度不仅可以揭示原始人类的生产样式、经济活动、社会实践、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美学观点,以及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岩画资料对于研究社会发展史、经济史、民族史、民俗文化史、宗教史、科技史、艺术史等都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文玉 《大观周刊》2012,(11):71-71
世界上遍布着岩画,岩画有着自己的世界,它以图像的形式阐释着人类四万年的历史。各地的岩画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差异,但创作岩画的远古人们的审美观有着共性。  相似文献   

5.
侯希文  李祝喜 《档案》2015,(4):12-16
西藏岩画作为西藏地方的"准文字档案",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文字产生前西藏地方社会生活的各种世相,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文化瑰宝,是档案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考论西藏岩画的档案属性、载体构成、损坏原因和保护对策,以期引发学界对西藏岩画保护的进一步研究,促进政府机构强化对西藏岩画的实体保护和管理,从而使西藏岩画这一"准文字档案"在藏族历史文化研究和西藏地方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2016年中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观的唯一项目。为了助力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崇左市壮族博物馆策划并推出了"百里岩画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展。展览既是申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景观与博物馆展示相结合并体现壮族民俗历史文化的主题展览,填补了国内博物馆没有大型岩画专题陈列的空白。它的陈列思路和展示方法是基本成功的,也得到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的认可,分析、解读花山展的成与败,可以为相似的展览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浩瀚的天空有无数颗星星,布满了无穷无际的天空,一闪一闪,照亮了人间,使黑夜显得美丽多彩,生气勃勃。人间也有无数颗星星,在闪闪发亮,她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她使人获得无穷的乐趣;她凝聚了人类的聪敏才智;她是现代科学文明的象征,是抚育人类健康成长的精神粮食——书。让“星星”更美丽是人们的愿望,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广大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的追求。如何才能使人间的“星星”更美丽,这是我要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鲁迅的《野草》(1927年),势必是一种修正视角下的研究。自1955年冯雪峰发表"《野草》"一文(《文艺报》第19期、20期)后,可以说,针对《野草》的"政策"曾一度趋于稳定。《野草》是一部散文集,包括23篇文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些文章创作于1924年到1926年间,当时鲁迅正定居北京。也就是说,当时他是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进  相似文献   

9.
闪书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类思想的传递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极大地震撼着传统出版业的内容提供方式,并产生一种将内容同营销相结合的一体化形式,这种形式,人们暂时将它称为"闪书","闪"就是快,"书"即是内容,就是一闪即过的书。在一闪即过中让人们了解书的大致内容或精彩片段,这既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又符合传统营销的瞬时广告效应。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岩画是世界岩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从岩画分布地点、表现主题、制作方法及作画功能等方面,分析了贺兰山岩画与世界各地岩画的异同,并指出了其具有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岩画,是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本文在介绍中国岩画的相关知识、中国岩画题材的基础上,着重探究岩画本身具有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逝者如斯,人类童年在历史时光中渐渐湮没,往昔如烟,再也见不到清晰的面容。而在亘古的悠悠岁月,古人在深山幽谷、悬崖峭壁之上或绘或刻的岩画,向今人传述了远古先民的生存情境、宗教信仰和搏斗场景。岁月消磨,通过岩画上的历史画卷,依然能够让我们认识远古先民那时的生活,那时的风情。每睹之,总有神秘奇异若隐若现,总有大美大爱若存其间。我热爱岩画,访古人心迹于油画布之上,这是我  相似文献   

13.
胡蓉 《大观周刊》2011,(47):88-88
人类是喜欢‘纪念碑’的动物。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巴利戈底文化晚期出现的丰富的洞穴岩画和石雕女性雕塑:35000—25000BC的奥瑞纳克文化的洞穴岩石壁画等,这些人类早期遗留下来的遗迹,均体现了原始人类的“纪念本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献学视角,就宁夏贺兰山岩画研究的影响、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成果及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便于人们更全面的了解宁夏贺兰山岩画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文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同样具有"考证、辨误、补遗、存史"之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宗教史、艺术史、民俗史等研究,都是不可缺少且直现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2,(12):195
新加坡时间2012年10月22日,作为一个新的全球品牌重塑活动的一部分,雅高宜必思经济型酒店品牌家族,推出全球最大的虚拟枕头大战活动,并在Facebook上推出"宜必思枕头大战派对"应用程序。这个活动有明锐互动新加坡办公室发起,邀请网民在亚太区发现宜必思家族——宜必思酒店、宜必思尚品酒店、宜必思快捷酒店。他们向对方抛出虚拟枕头,赢取在该地区的热门目的地入住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书籍装帧艺术还处在要"书卷气"还是要"广告气"的喋喋不休的争论中.如今,望着满目"油天油地"、"浓装艳抹"的书皮儿们争先恐后地在书店亮相的劲儿,看着镭射电化铝一闪一闪似乎要把读者的眼球一网打尽的劲儿,还有那形式大于内容的风光劲儿,无疑,争论已尘埃落定,"广告气"以毫不留情的霸气荣登"装帧艺术"的主宰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提升岩画文化生命力的角度出发,从岩画普查、建档、保存、利用四个环节构建岩画档案式保护模式,并从法规完善、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多方参与四个方面构建岩画档案式保护模式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韩阳通讯员关键)一本好书送美丽,蒙牛集团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近日在哈尔滨出版社订购了11000册《女性生活枕边书——全方位打造完美女性》,作为三八节礼物赠送给全集团每一位女员工。为了这一份美丽的祝福,  相似文献   

20.
从早期人类遗址中的洞窟绘画、岩画中可以明显看出:东西方早期绘画面貌有着惊人的相似,大自然在生产力低下、社会结构单一的早期人类社会中,留下相对简单的、表象的印记。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东西方文化艺术发展呈现出迥异的面貌。其中的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