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含有6.022×10~(28)个结构粒子。反之,含有6.022×10~(28)个结构粒子的任何物质都是1摩尔物质。换句话说,1摩尔物质是指含有阿佛加德罗数个的分子、原子、离子、电子或其他结构粒子的物系。这一定义阐明了摩尔和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内在联系。阿佛加德罗常数,可以用单分子膜法和电解法测定。 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实验测定方法,可以参阅《中学理科教学》1978年第8期陈华乐同志写的“阿佛加德罗常数测定实验”和本期的“学生可以做好《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流经酸化了的水溶液的电子数,与将氢离子还原成氢气的电子的摩尔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求出阿佛加德罗数的值。讨论已知的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N)的方法,有的太复杂,有的实验设备太昂贵,有的既复杂又昂贵,以致一般的中学不能采用;或者得不到准确的结果。我们发现,计算水在电解期间通过的库仑数(从而计算电子数),就可得出氢分子的摩尔数。这一方法,是获得正确(N)值的快速而廉价的安全方法。本实验可以再现,其误差小于5%,完全能在两个实际教学课时(2×35分钟)内完成。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化学课本里,给摩尔下的定义是: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某物质如果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这种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 中学生如果事先未做过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实验,或测定的值结果不正确(数值在5×10~(23)~7×10~23范围以外),往往不能理解这常数  相似文献   

4.
1.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下列问题是关于用二种不同方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L),你将需要下列数据:铜的相对原子量:63.5,一个电子的电量:1.60×10~(-19)库仑,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22.4升。(a)在某一电解实验里,用硫酸铜作电解质,以0.400安培电流经过1600秒,沉积了0.213克铜。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物质的量,是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作为微粒的计算单元来衡量物质所含某种指定微粒有多少这样单元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按第十四届国际计量会议(1971年)的规定,12克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佛加德罗常数,数值为6.02×10~(28)。实际上,我们把  相似文献   

6.
阿佛加德罗常数(No)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常数,为了让学生学习定量的研究方法,并帮助学生理解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意义,现在中学全日制十年制教学中按排了“阿佛加德罗常数测定”这一实验.为了师专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按排了这一实验,并对这一实验中的几个影响因素作了一些试验.  相似文献   

7.
当今使用的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诸种方法中,α射线衍射和α辐射法,无疑其结果是准确可靠的。但昂贵的实验费用,实验耗时之长,以及危险性,令普通学校难以实践。硬脂酸单分子膜法最为简单,有时亦会得到满意结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重复性较差。笔者根据电解法的原理,用电解水生成氢气的方法,利用流过电流的库仑数与得到氢分子的摩尔数的关系,计算阿佛加德罗常数。实验装置简易,可重复进行,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便可操作。现简述于下: 一、实验用品 阳极,一段25cm绝缘铜线,两端各裸露出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一教材中、选编了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实验这是学生定量实验的开端。此实验对学生明确认识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意义、加深理解摩尔概念和培养提高实验技能等,都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实验条件或学生实验技巧等原因,此实验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此,我们在常温常压下,做了多次对比实验,选出了一些较好的操作条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87—'94的八年高考中,有七年考了阿佛加德罗常数—N_A.这可称得上是高考中的最热点了.'87、'88两年高考化学试卷中考核N_A的知识点,是针对某种溶液,对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的不正确的说法进行判断,'87出的是对0.2摩/升的Ba(NO_3)_2溶液,’88出的是对0.3摩/升的硫酸钾溶液.这两年对NA这个知识点所出的题目为判断溶液中微粒的数量多少,因此,四个选项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自’90至’94连续五年的考题中,都考了阿佛加德罗常数(N_A),除1991年是选不正确的选项外,其他四年的题干文字完全相同,即:“设N_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在历年的化学高考题中,连续考同一个内容出相同的题干实在罕见.题目的变换在四个选项上,选择的对象是多种物质,因此考查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了.为什么在化学高考中,连续多年考查阿佛加德罗常数呢?阿佛加德罗常数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通过测定一定摩尔数的H~ 被电解还原为H_2所需要的电子数来计算阿佛加得罗常数。二、原理加入一定摩尔数的HCl于烧杯中,插入铂电极,连接电池负极,则电解时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相似文献   

11.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某物质如果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6.02 ×10~(23))个微粒,这种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这种微粒,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和电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 摩尔的碳原子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1 摩尔的水分子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1 摩尔的SO_4~(2-)离子含有6.02×1O~(23)个SO_4~(2-)离子;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重点中学理科班教材,根据部颁《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规定,增添了学生实验“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 这种比较复杂的定量实验,以前很少碰到,开始时我们怕测出常数的误差太大,这个实验 做不好。后来我们摸索着做了几次试验,并掌握了本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课堂教学中做学生实验时,测定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三个理科班学生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据(N×10~(28))如下:  相似文献   

13.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表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什么意思呢?一、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如同长度、质量、时间等表述物质属性或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一样,它也是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是怎样的物理量呢?它是描述物质所含基本单元数多少的物理量,与组成物系的指定基本单元数成正比关系:物质的量(n)α基本单元数(N)其比例系数对所有物质都是相同的,即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N_的倒数:  相似文献   

14.
1 mol任何物质所包含的结构粒子数等于阿佛加德罗常数(6.02×10~(23))。然而,阿佛加德罗常数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假设一滴水所占据的体积,也可以实地测定许多滴水(如100到200滴)的体积。假设20滴水的体积等于1ml或1cm~3,那么,6.02×10~(23)滴水的体积约为3×10~(22)cm~3或  相似文献   

15.
一、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测定它的方法有多种,教材采用硬脂酸形成单分子膜的方法,设备简单,操作简易,费时不多,适合中学生特点。但由于实验数据较多,引起误差的因素也就较多,故不易获得精确结果。在一般中学的实验条件下,能获得5×10~(23)至7×10~(23)就是较为理想的数据了。实验过程中,如下几点值得注意。1.关于硬脂酸苯溶液的制备硬脂酸最好用分析纯,也可用化学纯。苯中有少量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相似文献   

16.
《摩尔》教学过程实录山东日照一中(276800)卞文峰,庄全利,丁燕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1)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一摩尔,(2)理解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了解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4)了解摩尔质量与分子量或原子量的联...  相似文献   

17.
一、习题 第一部分 1.设N_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在25℃时,1克水中含有H~ 的个数约为( )。  相似文献   

18.
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许多环节——药品纯度,称量天平的精密度,溶液配制的操作,滴管每毫升的滴数,水槽面积大小和测定方法,水槽清洗的方法,滴加溶掖的操作技术等,均可影响测定的结果。特别是学生实验时,常发生测定数据不稳定,误差很大,很难得到较为准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摩尔的基准,它的本质是指12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通常用NA表示。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将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等物理量与微粒数联系起来,在科研、生产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几乎是每年必考的传统试题,而且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干扰性因素,使考生疏忽而铸成大错。从历年试题的设陷方式来看,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第一册中,“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分子量的测定”是三个定量分组实验。这三个实验是从定量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一般中学的实验仪器量度不太精确,加之操作又不甚得法,往往不容易做得准确。我们对这三个实验反复作了摸索,对实验成败的关键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