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导语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它的恰当运用能够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把握学习目标,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情景。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导语的运用。"教学导语是教师因文、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设计的。它是教师对整个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与教师互动合作的一个过程,是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思维启发的过程,尤其是语文教学,更能加强人与人心灵的共鸣。要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和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趣、感、思,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拟在此谈几点让语文课堂变得活力四射的方法。一、创设氛围,激发情感教师要针对书本中的课文,在每堂课开始都先设置好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前奏,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以课堂内容的情感为基调,开篇引入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使整个课堂氛围沉浸在即将授课的内容中。  相似文献   

3.
吴粟兰 《小学生》2012,(10):6-6
<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好戏要有一个好的开场才能吸引观众;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导语,才能吸引学生;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入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语,事关这堂课的成败。我认为:导语设计要求新、求活,要有启发性、渲染性与挑战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巧用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创设情景,巧妙导入创设情境是语文课重要的教学方式,常用的方法有:电教媒体、挂图实物、小品表演、自制教具等。直观教学手段能增强情感,具有  相似文献   

4.
林新杰 《学周刊C版》2013,(1):110-111
导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容忽视的环节,要很好地利用各种手段做好课堂导语的运用,好的导语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要利用好导语的地位直接激发学生对一堂课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课堂导语对上好一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太大,老师们直白开课,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后面的教学肯定做不好,甚至做不下去.所以课堂教学的导语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要设计好课堂导语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相似文献   

6.
盛杰 《语文天地》2013,(6):30-31
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工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媒介,而课堂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导入、串词和提问三个教学环节。一、导入语艺术就像每本书有序言,每档节目有开场白一样,每堂课都有一段导语。导语的作用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曾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体会较深的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恰当选择导语,激发学生思维 导语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连接旧课与新课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子".教师在备课时,对导语是要进行认真斟酌的.因为好的导语可以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开阔学生的视野、集中课堂注意力等作用.导语运用的成败与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是许多教育者共同探讨的话题。本人在教学之中比较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浅谈这方面的体会。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 课前导语是把学生引向课文意境的桥梁。语文课最讲究艺术性 ,而“导语”是艺术中的艺术。一段简短精彩的“导语” ,可以给学生以兴趣和启迪。要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上来。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内容 ,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 ,在一堂课开始就激发学生兴趣。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 ,下面简介几种 :(1 )语言渲染法。例如 :我讲…  相似文献   

9.
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思品课的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抓住思想品德课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层次中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导语启发兴趣 导语是指一堂课开始讲的话。它有诱发兴趣,引起注意,开启思维,承上启下,架桥过渡的作用。所以,设计好一节课的导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本节课整体艺术是关键的一步。 例如,教师在教《集体力量大》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做游…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上的规范性、启发性、感染性,对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听学生说,最喜欢听某老师的课,这与教师的语言魁力不无关系,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过渡语及结束语的设计谈谈自己的拙见。一、巧设弓队入胜的导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的开始,教师巧设一个弓队入胜的导语开头,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亦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快…  相似文献   

11.
所谓导语,就是每堂课开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进行的"开场白".作为课堂的第一环节,导语犹如一场戏的楔子,一本书的序言,一扇门的钥匙,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提高授课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教学起始阶段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维系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果,一堂课若能在开始时,先声诱人,引人入胜,就可以奠定这堂课的成功基础。教师应讲究课的开头、结尾及其发展的起伏。导语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聚拢到教学内容之中,将知识的传授融会到兴趣的智力活动中,师生自然而然地投入教学,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在导语往往下一番工夫,有的善于将传播知识与兴趣活动结合在一起,有的善于制造悬念吸引学生,有的善于在导语中设疑。上课开  相似文献   

13.
一、用新奇的课堂导语启发学生乐学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新鲜、好奇的情境,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以高昂情绪投入新课的学习。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节课时,教者可这样设计导语:“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回归祖国,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香港距我们如皋有多远呢?现在老师(指着地图)只要在地图上量一量,就能很快算出来。这种巧设悬念的新奇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对学生  相似文献   

14.
导语就是一堂课的“引子”或“序幕”。课堂序幕如何拉开,对上好整节课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我认为,好的导语起码有四大作用:第一,引起兴趣,集中注意,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第二,启发思维,诱发思考,使学生思路跟着教师转;第三,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第四,承上启下,架桥过渡,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导语的设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以常见的导语类型来谈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问题。 一、引用式导语 恰当地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活跃课堂、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变得尤为重要了。一、巧设导语,引发兴趣在教学中能否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新课导入的好坏,  相似文献   

16.
“导语”不仅是一堂课的“序幕”,而且是每节新授课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它虽然在一课时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在整个教学结构中却有独特的作用。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段新颖精彩的导语,能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学习的氛围,为新授课教学做好铺垫。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会使学生从新课一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激励,从而进入一个具有勉力、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数学世界。在小学数学课中导语的设计应注意突出以下几点。一、“导语”要突出一个“近”字所谓近,就是“导人”的内容与所学新知识联系紧密,靠得最…  相似文献   

17.
灵活、生动地运用导语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在一堂课中起着“先行组织者”的角色。语文教学中通过导语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体验,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原有知识结构框架和现有新知识认知框架之间架设起一个沟通的桥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特别是新课上课开始10分钟的时间,教师巧用导语,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愉快、跃跃欲试的情绪,寓教于乐,以乐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为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作好情感上的铺垫,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科学 ,也是艺术 ,要上好一堂课 ,有诸多的环节 ,优化课堂教学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大课堂密度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怎样优化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以求教于同仁。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 ,总是针对不同课文的特色 ,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 ,精心设计导语 ,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1)故事导入法。心理学研究表明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 ,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因此创设与教学教学内容相关的若干情境,以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启发思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发起求知欲和兴趣的源泉,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针对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情境,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