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立勇 《中国记者》2012,(7):108-109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面向全球传播的中文频道开播20周年,20年来经历了中心制、综合制再到频道制的多种管理体制,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改革的20年,作者以亲身经历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一、1992年-2000年,第四套节目中心制管理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CCTV-4)开播,从1992年开播到1993年11月这一年多时间里,这个中文外语频道一直由中央电视台对外中心和第四套节目编辑部两个部门在运营管理。中央电视台对外中心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电视竞争已不再是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而是数字电视里上百个频道之间的竞争。频道制改革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是一条必由之路,当前各城市电视台面临的政策环境、竞争环境、改革进程都不尽相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频道制改革模式至关重要。准频道制是实现中心制向完全频道制过渡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在准频道制改革过程中,只有正确处理好频道与收视的关系,频道与广告经营的关系,改革才能得以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3.
媒体脸谱     
央视改制破中心立频道8月1日起,央视取消中心制,实行频道制。此前央视所有频道的节目都是分别交给新闻中心、文艺  相似文献   

4.
熊忠辉  周欣 《视听界》2007,(3):16-20
2000年9月25日,CCTV-9英语国际频道开播,频道总监负责制改革开始试水,之后波及全国。七年过去了,频道制凸显了优于中心制的种种好处,也暴露出了频道同质化竞争、频道机构叠生复归于“台”的格局等弊端。如何有效统分,科学地实施频道专业化,优化频道节目资源、人力资源,激活频道的活力,提升集团(台)的整体实力?这些,是业界同仁面临的问题,也是《视听界》本期重点探讨的话题。熊忠辉和王朋进两位博士从宏观的层面,对中美两国电视传媒的组织运作进行了学理分析,来自湖南卫视和杭州广电集团的文章,对我国省级卫视和地市级广电的卓越代表的成功实践作了归纳和提炼。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国内外传媒业激烈竞争的需要,摆脱对资源垄断优势的依附,以新型体制和机制去激发内在活力作为主要推动力,广电集团化运作在广播影视产业化发展的路上走了不短的一段。在这方面,一些率先改革的试点单位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在已完成集团化运作的省级单位,由于多年来的积累, 加上有线无线合并,频道数量都比较多。面对一台多频道的现实,广电集团化背景下的专业资源整合在国内一般有两种运营模式即频道制和中心制。一、频道制频道制管理模式是在台或集团一级管理层下,设置以频道为单位的综合管理层,再分设部门栏目、编排、制作、广告经营等一整套频道运作所需的完整机构。频道制以频道为运营实体有利于各个频道、尤其是专业化之后频道的利益最大化和竞争力的优化,灵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由中心制向频道制管理转变,实现扁平化管理,是推进电视台管理由行政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推动电视节目生产、加工、管理的集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步骤.频道制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它不仅仅是管理层级的简化、人员的精简和节目生产管理方式的变化,更是组织结构的转型、管理流程的再造和管理理念的转变.因此,在频道制管理基本框架改造完成之后,构建适配于频道制管理的绩效考核新体系,就成为电视台管理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频道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视竞争在多频道竞争时代更多地表现为同质竞争,即相同或相近定位的类型化频道之问的竞争。目前电视媒体市场的现状,传受众感到“有节目,无频道”即品牌节目给观众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陶建 《视听界》2004,(3):61-61
电视广告一年比一年难做了,地方台更难,难在哪里?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呈现了频道多样化的格局,加大了地方台与外来台之间的竞争;同时,为了争吃一块蛋糕,地方台多频道之间的竞争也尤为明显。如何面对这些竞争,让优势做得更优,笔者思考如下: 一、节目竞争频道广告竞争就是频道节目的竞争,打造地方台的频道品牌势在必行。笔者所在的工作部门,是张家港电视台19频道,19频道是融新闻、评论、社教、综艺节目、电视剧等多种形式的地方综合频道,不仅覆盖全市所有镇村,还  相似文献   

9.
所谓电视栏目制片人制(TV Program Producer),就是指在电视栏目中对节目内容、人员组成和经费运作进行把关的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电视台节目的生产带来了新的契机。过去那种经费包干、节目包播、吃“皇粮”、“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运作机制受到冲击,随之而来的便是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的压力感、危机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王民  李和气 《新闻知识》2004,(11):48-49
节目是电视台的立业之本。面对激烈的频道竞争,如何提高节目质量,丰富电视荧屏就成为地级城市电视台面临的一道难题。咸阳电视台从实际出发,在全省地级城市电视台率先推行栏目制片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1.
"准频道制"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电视媒体管理模式.由于广告经营权的缺席,它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销售和围绕着节目所进行的"后产品"开发上.应该说,后者是目前频道自主经营中最薄弱但却是最有潜力的地方.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这两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他们在品牌栏目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既能赢利又能提高节目影响力的"节目后产品",并以此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自主经营的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电视资本结构的状态决定了电视资本的营运方式。频道与网络是广电的两大资本,频道的专业化与二次分配的管理模式,使频道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利益原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节目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是实施频道制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13.
目前,频道制管理机制已是广播电视传媒业发展的趋势,频道制管理模式是基于受众市场细分理论和准确定位理论而形成的以频道为单元,对频道内的栏目设置和节目日常管理、广告经营创收、人力资源使用、报酬分配等实施管理的现代广播电视媒体管理模式。这使原有的各广播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演变成频道之间的竞争。而频道有强弱之分。那么,弱势频道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呢?  相似文献   

14.
许敏球 《传媒》2010,(6):37-38
当前我国广电行业在政策、技术、竞争层面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趋势性变革.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广电业重要一极的省级卫视频道,其行业格局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竞争强度进一步升级,一些新的竞争态势正在出现和成型. 从节目与节目、频道与频道的竞争上升到系统对系统的竞争 由于中国广电体制的限制,省级广电集团和省级电视台面向全国市场的只有省级卫视频道这一个主平台,这也是承载市场压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业务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省级广电集团、省级电视台采取"举全集团(全台)之力打造卫视频道"的策略.同时又由于省级卫视频道是本省最重要的"宣传窗口",代表着本省的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加大对本省卫视频道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城市电视媒体的组织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和多变.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实现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已成为城市电视媒体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我国各级电视媒体在运营体制上不外乎两种模式:中心制和频道制.中心制将节目制作、广告经营等集中统一到各个中心独立运作;频道制则将各种权力下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于城市电视媒体来说,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一般都是从本台实际出发,要么实行中心制,要么实行频道制.笔者通过观察后认为,城市电视媒体实行中心制与频道制在运作过程中各有利弊,而"一台多制"更符合城市电视媒体的实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级电视台在扩大发展中积极申办扩充播出资源,成立各种专业频道,形成了一台多频道的格局。同时,对以节目生产为核心的中心制进行改革,于是以频道为运营单元和以收视为核心的频道总监负责制(简称频道制)应运而生。一些传媒学者提出要以频道制为运营主体,建立电视台——频道——栏目三级管理体系。一些地方台更是将频道制作为深化内部改革、转换运营机制的主要措施推而广之。然而频道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制度设计?目前学界尚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定义,那些已经实行频道制的电视媒体的说法也莫衷一是。频道制究竟是优是劣?一时难下定论。  相似文献   

17.
石岚 《视听界》2005,(3):88-89
目前有些电视媒体实行的是“收视率考核奖扣制”,把节目月平均收视率高低,作为成本投入的重要依据。即频道月平均收视率高,给予频道的成本投入就多。这一运作机制在特定时期,对收视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在节目成本的投入与产出中还有一些需要  相似文献   

18.
如今,电视传播的发展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发展到“频道”时代。 在此情形下,任何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是决定其竞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苗颖 《记者摇篮》2009,(10):53-53
如今,电视传播的发展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发展到“频道”时代,在此情形下,任何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是决定其竞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自己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业务规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记者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加强频道管理是频道专业化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