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9,(2):115-115
A:巨大的流星群击中地球会带来可十白的灾难,但是那通常只会危害某个地区一段时间,它们并不是地球最大的威胁。实际上,地球最可怕的潜在威胁是太阳系边上巨大的分子尘云团——那是直径有150光年,由氢气、小的有机分子和矿石构成的巨大云团。假如太阳系撞上这样的分子尘云团,需要10万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穿越过去。  相似文献   

2.
地球一日     
《百科知识》2010,(9):68-69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当年为地球日活动设计的“地球之旗”,现已成为环保运动的象征。旗帜上那颗“蓝色弹珠”般的地球,是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近40年过去了。现在的地球怎么样了?下面就是一组美国宇航局展示的各类航天器在执行太空任务时拍摄的地球图片。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人们对飞碟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各种说法也层出不穷,但是一直不得要领,没有一个观点是令人信服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最基本思路错了,总是摆脱不了这样一种设想,那就是在地球之外同步地存在着一些可能比我们地球文明更高级的外星文明。我却不这么认为。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超过光速后,时光就能倒流,于是人们就能回到过去。所以,是否也可以这样认为,飞碟可能是未来的地球人从未来世界回到现在的地球所乘坐的“时间机器”,而在这些未来人眼里,我们现在的这些地球人都只不过是过去的已变成虚幻的光影?编者点评:真是“英雄所见略…  相似文献   

4.
正地球向来规规矩矩地沿轨道行进,从不任意妄为。但是如果哪天这个"老实人"非要越矩,脱离既定轨道,会发生些什么呢?如果地球脱离了轨道,那多半是因为太阳由于某种原因消失了,或者另一个更大的星体闯入了太阳系,向系内行星施加了比太阳引力更强的拉力。"出轨"之后,一切力的平衡就不存在了,地球很可能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直接朝着太阳的方向撞过去。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轨道是一直以来让我们免于被太阳吸走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申娜 《科学中国人》2022,(24):51-53
花朵美轮美奂,只不过一季芬芳;石头虽貌不起眼,却见证着世间沧桑。正因如此,在地质学者眼中,它们就是与过去对话的绝佳载体,是探索地球何以绵延至今的绝佳证据。目前学界将岩石大致分为三类,即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及变质岩,其中岩浆岩作为地球内部活动的产物而备受关注。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下称“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青年学者胡方泱就聚焦于此。据他介绍,岩浆岩中,有一种岩石稍显特殊,那就是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有生物学家说:整个地球,应视为一个整体的生命,就像一个人。人有五脏六腑,地球有江河林莽、原野山峦。人有七情六欲,地球有风花雪月、海啸山崩。人之欲壑难填,地球永动不息。那生物学家又说:譬如蚁群,也是一个整体的生命,每一只蚂蚁不过是它的一个细胞。那生物学家还说:人的大脑就像蚁群,是脑细胞的集群。  相似文献   

7.
<正>跳进时间机器回到过去,领略过去几十亿年里地球曾拥有的7大自然奇观。地球充满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而且许多都被人们列为一生必去的地方:科罗拉多大峡谷、喜马拉雅山脉、亚马孙平原、南极洲等等。而地球有着40多亿年的历史,在过去肯定有着很多壮观的景色。那么,如果你有一个时间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智慧     
《科学生活》2010,(11):92-92
搞笑无厘头另一个地球仪一天,一个捷克人去移民局办理移民手续。移民局的官员问他:"那,你打算去哪里呢?"捷克人想了想,回答说:"随便。"于是,移民官把地球仪给了捷克人说:"那好,你自己选吧。"捷克人把地球仪转来转去,最后说:"你还有别的地球仪吗?"  相似文献   

9.
南极在何处     
那是一片遥远孤独、洪荒陌生、轻撩面纱的冰雪世界; 那是一处探索地球、通向宇宙、奥妙无穷的科学对殿; 那是一方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公园; 那是一座变幻莫测、瑰宝深藏、未被开发的资源宝库; 那就是被喻为“地球冰库、世界冷极、暴风故乡、白色沙漠、最后净地”的地球底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地球儀     
地球儀的歷史古代的希臘人,早已經知道地球是圆形的了,但是那時候知道的世界,頂多只有現今世界的四分之一。大約在公元前150年左右的時候,克立特(Crates)已作出一個地球儀,上邊畫着三個大洲,就是歐、亞、非三洲,這是第一個地球儀。文藝復興時代,許多地圖家多半是製地球儀者,所以文藝復興初期是地球儀的黃金時代。1515年努連堡(Naremburg)地方的約翰·斯庫那(Gohann Schoner)作了一個地球,那時候麥哲倫還沒有航行世界一週哩。古代最詳細的地球儀,是威尼斯人名叫克羅乃立(Coronelli)做的,他在十七世紀末頁,給路易十四做了  相似文献   

11.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0,(15):26-27
那景色是超自然的,闪电不断,暴雨倾盆,高达48千米的塔状云团一面翻滚聚集,变幻无常,一面被时速160千米的风驱赶着在天空狂奔,那云团比地球上的高3倍,闪电的强度是地球上的近10倍,雷暴的范围超过960平方千米。不错,这里不是地球,欢迎你来到了木星。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早有人提出,地球生命可能起源于火星。那时是基于"生命能进化到今天这么复杂的程度,地球年龄还不够长"这一论据。现在,科学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同样的观点。"某个温暖的小池塘"——1871年,达尔文给朋友写信,描述他对地球生命诞生的摇篮的推测时,这样写道。他认为,只要在湿润的环境下,准备好适当的材料,再给一点光照或电火花的刺激,生命就可从无到有被制造出来。自那以后,人们还提出过另一些生命起源的假说,有说诞生于海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冬天非常冷.是寒冬。为什么会有寒冬.这是不是意味着地球的气候变暖已经停滞了,我们近百年来的气候是不断变暖的,温度是在上升的,现在突然这么冷,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不会再有那么暖的气候了?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春暧、夏热、秋凉、冬冷?原因就在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即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成66°33′交角,地轴倾斜的方向在公转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太阳光直射点在一年中南北移动。  相似文献   

15.
高登义 《金秋科苑》2012,(12):21-27
专家精彩语录: A·自1980年以来,极地的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先前,世界科学界公认地球有两极,那就是南极和北极。目前,世界科学界公认地球有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即是地球的最高极。  相似文献   

16.
如果地球过去的气候循环能为人们带来什么暗示的话,那就是本世纪末的温度将大大高于现有气候模型的预测结果。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当前的大气模型低估了未来全球变暖的趋势。科学家表示,这些评估结果没有考虑到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加剧的土壤分解以及其他自然进程带来的后果,而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7.
地球外部包裹着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它是由地球磁场和一些带电气体构成的。过去,科学家以为这个大泡泡是地球自己制造的,最近他们才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带电气体来自伺机钻进地球保护圈的太阳风。  相似文献   

18.
高山比平地冷的原因很多。根据一股的情况来說,这是由于空气直接吸收太陽光的热量的能力比較差,而吸收地球表面上放出来的热量的能力比較强。但是地球表面上的热量主要也是从太陽來的,因此,空气吸收地球表面上的热量多少,也就間接同地球表面吸收太陽的热量多少有关系了。  相似文献   

19.
蝌蚪互问     
未来的智能汽车会是什么样的?大科技读者李广明 假如有一天人类灭亡了,那什么生物会成为地球的主宰,地球将变成什么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冰冻圈微生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冰冻圈的低温和严酷的生存条件,选择了具有独特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组分。冰冻圈微生物大多为冷适应微生物;其中,有许多新微生物类群,是极其重要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嗜冷微生物是揭示生物冷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其细胞及细胞组分在低温生物工艺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冰冻圈中也封存着一些古老的未知致病性微生物。冰冻圈是地球上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圈层,地球的升温正加速冰冻圈的退化和消融,冰冻圈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正在消失,且伴随着微生物的释放。这些微生物的释放可能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预知的威胁。因此,亟待开展冰冻圈微生物调查与研究,探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