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树青 《中文自修》2010,(7):117-118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不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不是中国融入了全球化进程,不是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是恢复高考制度31年的中国培养了5386万名大学生。依靠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教育体系,中国有效地进行了国民素质的换血。  相似文献   

2.
中国VS日本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则在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间相差42年。有意思的是,中国和日本在很多领域的差距也是四十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田国强 《留学生》2011,(12):32-32
2007年以来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版图的重构,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成定局,这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然而,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拥有许多世界级企业不同的是,当前中国真正可以称得上世界级的企业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4.
钱中生  陈一 《高中生》2010,(16):34-35
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我们想要中国来领导》,称过去20多年来,中国已先后超越美、德等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将很快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事实使欧美领导人感到气馁。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11日,是中国和德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特别是13年来,中国持续不断地发展增强了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两国的贸易往来创造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到2001年,两国贸易额增加了近90倍,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德国对日本的贸易额,中国已成为德国在亚洲的头号贸易伙伴。战后10年德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到2000年,德国国内总产值已达到39820亿马克,人均48500马克,占欧盟15国总产值的1/4,为欧洲头号经济大国,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由此,德国的经济强盛只能归功于德国人的智慧与勤劳。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戏剧与影视学科发展的新环境与新需求《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胡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在您看来,中国的戏剧与影视学科发展面临着什么样的新局面?胡智锋:从新环境来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下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代表建立的旧全球化秩序已经引发了世界各国的诟病,因为它是美国至上、美国中心的理念——这种理念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成为妨碍世界发展的一个阻力。201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7.
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被注意率一下子又提高了不少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人说世界已经逐渐进入“中国世纪”,这种说法还得到了一些数据的支援,比如统计表明,到2009年底,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相似文献   

8.
声音     
《神州学人》2013,(1):22-22
从历史上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形成要素看,经济强盛和科技飞速发展是两个重要指标。而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几年的科技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科技的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吴曼青说。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亿美元。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排名由2003年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已经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新的里程碑。“老三”地位的确立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据世贸组织统计,进出口总额从1千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美国用了20年,德国用了26年,中国只用了16年。新中国成立55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了750倍,特别是近30年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上升:一是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二是制成品出…  相似文献   

10.
历经30年的改革开发,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基本上是依靠尤其优势,依赖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构筑起了"中国制造之塔".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不能避免地要融入世界之中,英语作为世界上被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国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于英语的学习,高中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打下了一些英语  相似文献   

12.
特别关注     
德国在欧盟国家中学生流动规模最大据世界大学新闻网消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和德国某统计公司的大学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前往世界各国学习的德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其他欧洲国家,在德国学习的国际学生人数也在增加。2008年,在国外学习的德国人超过10万。高等教育统计研究员乌尔里希·霍布莱因透露,"本科专业是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政府如何通过制度改革与结构调整,避免在未来十年内陷入日本陷阱与拉美陷阱,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与挑战。作为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中国的人均GDP在2013年突破7000美元,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过去的高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未来的高增长。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有很多经济体都成功地由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但只有很少的经济体能够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4.
数字中国     
外贸过万亿只用16年从1978年起,经过28年的发展,2005年我国进出口迟到 14221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 68倍,成为世界第3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6.5%。美国从千亿超过万亿美元,用了20年, 德国用了25年,日本用了30年, 中国只用了  相似文献   

15.
姚树洁 《留学生》2011,(12):31-31
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正在加速。根据教育机构“亚洲社会”的统计,中国海外的直接投资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2万亿美元。但是,对于渴望改善经济的中国人来说,把大量金钱倾往海外并不能保证中国在世界上获得成功。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然而,在生产世界著名品牌方面,中国却无力效仿它的亚洲竞争者日本,反映了中国国内的商业模式存在着根本性缺陷。  相似文献   

16.
连克莉 《考试周刊》2012,(48):190-190
今天的中国已经从单一的人口大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真正的经济强国。但中国经济存在很多问题: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等,政府出台政策打压房地产,使我国经济软着陆,避免重蹈20年前日本的覆辙。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德国进行了工业革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1880年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6%,超过法国、接近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同年德国煤产量为4,697.4万吨,超过法国两倍多;钢产量为389.1万吨,超过法国三倍多;铁路线为33,838公里,居欧洲首位和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已经醒来,世界正在颤抖。"这是法国经济类报纸《回声报》副主编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Erik Izraelewicz)的著作《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里的主题句。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当中国制造业开始影响与改变世界,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时,也正经历着30多年来最大的危机。一、外部危机技术创兴:加快服务增值:上下游延伸质量要求:更苛刻竞争对手:跨界销售:不畅库存:增加节能环保:压力大基础管理:管理能力薄弱流程不顺利核心队伍:不稳定二、内部危机  相似文献   

19.
口译是语言沟通的桥梁,是国际交流中不可缺少的纽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增多,在此过程中对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口译教学随之愈显重要。本文将着重讨论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的学生口译能力抑制因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德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典型的工业化国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其经济及人民生活遭受了巨大的创伤,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一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就其商业发展来说,其超市连锁化程度、商业化设施的便利性也相当地高.结合我国商业发展,有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