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试图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找到一条新进路。  相似文献   

2.
吕英 《时代教育》2007,(6Z):143-143
由于先期知识储备差异、学习动机差异、生源质量差异,使得刚入高职院校的大学新生确实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适应困难,对教学、学习方法不适应,生活处理能力差等问题,从用UPI问卷调查所得统计分析结果来看,高职新生还存在许多负面心理,如专业满意度不高、失眠率偏高、自卑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高职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结果显示:高职新生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多数项目因子分超出全国青年常模;在各类心理问题中,尤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比较突出;新生心理问题除个别项目外,不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文科与理科学生心理问题也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以一所高职院校2011级全体新生为被试,采用UPI问卷对其进行心理普查。普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困扰、自信不足、强迫症状和神经衰弱四个方面。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生来源、性别、学科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等是主要问题。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的现状。方法:采用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对某高职院校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依据10个分测验的平均分排序,排在前五位是焦虑、厌烦、放松、失望、希望;一般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积极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学生的兴奋、愉快、希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整体不容乐观,学生消极情绪的体验普遍较多;一般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不过相对而言,女生在学业中的消极情绪高于男生;在专业类型和生源来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人格发展的偏差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自卑、懒散、粗鲁等不良人格倾向,对此,应分析原因,通过心理疏导、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实行人文关怀、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等途径帮助他们纠正偏差,树立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尽早给予帮助和矫治,使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工具,对甘肃西部一所高职院校的144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参加此次调查的高职新生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九项因子分在总体上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极其显著,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在性别维度上差别不大,但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诸因子上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3):118-124
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和SCL-90问卷,考查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正常偏好。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与SCL-90问卷中大多数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学习心理问题会影响心理健康。要解决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开设学习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课程,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社会支持、自尊、简易应对方式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无明显差异;不同年级高职院校学生在SCL-90偏执因子上差异显著,并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其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