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指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现代诗是真、善、美的艺术,它较其他文学样式语言更为精美隽永。闻一多曾说:"诗这东西的长处就在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现代诗歌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跳跃性、音乐性、多义性,言语品味应该成为现代诗歌教学的根本,让学生在言语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指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现代诗是真、善、美的艺术,它比其他文学样式更具有精美隽永的语言。诗歌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跳跃性、音乐性、多义性,言语品味应该成为现代诗歌教学的根本,让学生在言语的品味中,丰富情感世界,养成审美品味,提高文学素养。一、品言语的古典美现代诗歌言语表达不同于  相似文献   

3.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因此诗歌鉴赏是审美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将现代诗歌与散文以及古典诗歌相区分,结合现代诗歌的特殊性进行教学设计,加强学生学习诗歌中的情感体验。在情感渗透的基础上结合文体特点,鉴赏现代诗歌传递情感的独特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现代诗歌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更好地体悟和领略现代诗歌的内在情趣,教师要以诗意化的语言碰撞学生幼小的心灵,于诗意浸润之中锤炼美好而丰盈的心灵,在趣味化的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独具匠心的教学活动设计之中轻叩诗歌的大门,引发学生浓郁的诗歌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读诗、品诗、写诗的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了诗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与诗贤对话     
现代诗歌在否定古体诗的过程中奠定了新诗发展的基础,摆脱了各种形式的束缚,实现了涛歌向自身的靠拢,成为文学的典型形式。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教”的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提出了这样的目的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为这种鉴赏应从诗歌开始,因为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以诗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大量优秀诗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文学趣味,提高他们良好的文化素养。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所说:“诗是培养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意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低年级学段巧用生活资源,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家校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运用字谜引领学生巧记生字增强学习语文的趣味,巧创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交际,还可以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创意教学。  相似文献   

9.
李艳华 《教育与职业》2007,(26):149-150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尝试对学生进行多种学习方法的培养,特别是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发挥善于质疑、乐于尝试的优势与天性,更好地领略文学的趣味,养成博学、慎思的品性,获取学习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樊素琴 《中学文科》2009,(13):82-82
在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瑰宝中,诗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她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人们的心灵。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喜欢诗,所以其文学趣味低下……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诗、读好诗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诗歌展现出了中国五四至建国期间广阔的历史画卷以及此时代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精神层面理解中国近代史。尽管如此,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占比并不高,几乎所有的习作要求都会写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一条,然而诗歌恰是最能展现学生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种文学体裁。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诗歌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之一,能够从音乐角度上展示现代诗歌的魅力。以下,笔者将从情境创设、情感渗透这两个角度来探索如何通过朗读来拨动现代诗歌的"琴弦"。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朱光潜先生说:“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诗较别类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所以,为了让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文学。”因此。对选入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应改变过去以背诵为主的教法.注意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文学情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王小华 《职教通讯》2011,(24):27-29
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推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指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效指导学生读诗,不仅对读懂诗歌本身非常重要,对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诗歌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必读篇目,选入教材的现代诗歌都是融入了文化记忆、时代气息,传达着诗人强烈呼唤的经典之作。然而,很多语文教师认为现代诗歌考试一般不考,讲不讲没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读读﹑体会就行;也有老师认为,诗一讲就没味,不如让学生自己读;最令人尴尬的是"不会讲"——无法发掘现代诗歌的特质,教学中套用古诗鉴赏的方法,课堂趣味不足,美感全无。如何改变现代诗歌教学的低效现状?笔者认为现代诗歌教学重在一个"融"字。古人写诗,追求"银河精彩,融作文章""未成沉  相似文献   

17.
刘娅丽 《中学文科》2005,(12):41-42
我国古诗词是语言的珍珠,思想的精华,多读一些古诗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诗兴趣,我利用学生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采用了三阶段趣味学诗法,挖掘学生的趣味因素和智力因素,使他们学诗兴趣日益浓厚。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歌作为学生学习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有必要做好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工作。学好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素养,还能够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诗歌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诗的国度。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不学诗,无以言”。美学大师朱光潜曾经说过:“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古诗文的积累,非常有利于审美趣味的培养,能增强中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20.
陈琛 《考试周刊》2007,(28):38-3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家,孔子甚至提出“不学诗,无以言”,足见其对以诗教化国民所寄予的希望。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