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征订工作刚一开始,我便到邮局订阅了一份2002年的《新闻爱好者》。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结识,我深深地感到:是新闻写作使我与惭闻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是一名农民新闻业余爱好者。《新闻爱好者》以其容量大,视野新、实用、实在而深受我的喜爱。每期杂志收到后,我都逐篇逐字细读,每篇文章都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是她使我在新闻写作中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场短新闻的采写》、《“一句话新闻”有啥好笑》等一篇篇文章时刻激励我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洞察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去弘扬人间的真善美、去唾弃社会的丑恶现象,更…  相似文献   

2.
葛昌永 《传媒》2002,(2):50
乌苏里江,好美!我看到她,心里只冒出这两个字。人间的香格里拉,天堂被遗忘的角落。 那是一个乍雨乍晴的下午,风忽高忽低,云儿任卷任舒,在聚散不定的感觉中,眼前的景物忽而暗霾又忽而丽亮,我们从859农场出发,去乌苏里,据说在江的那边,可以看到外域的村庄。一路上,我感觉好像是在欧洲的旷野上行驶,驰过无垠的庄稼地和绿草原,钻出郁郁葱葱的白桦林,便看到了在那首“乌苏里江水起波浪”的歌里早已熟悉了的大江。 乌苏里江,被称为中国惟一的没有受到污染的江。她真的好美。  相似文献   

3.
八卦物种     
早晨出门很急,赶着去采访,冲进了一辆出租车,不料,那位胖胖的师傅不管不顾我的急切心情,一劲儿唠瞌,说了一路明星许晴的风流韵事。他像是潜伏在许家已久似的,她的情人,所有来历,都被他摸得清清楚楚。“你可以去当私家侦探了。”我真诚地向他表示敬佩。他谦虚地笑了,又放慢了些车速,好把他剩下的八卦说完。直说到我头顶冒烟,大喊大叫。  相似文献   

4.
一截小蜡烛     
一天早晨,我在清理书桌抽屉的时候发现了一截三四厘米长的小蜡烛。“这小小的蜡烛,会有什么用呢?”我走出门去,把它随手丢进装垃圾的簸箕里。 竟有这么巧的一件事:恰恰就在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正在埋头写论文的爸爸、在写数学作业的哥哥和在写作文的我,都急得乱吵吵。 忽然,我想起了早晨我扔掉的那截小蜡烛头。我来到门外,幸好,簸箕里的垃圾还没倒。我在簸箕里找了一阵子,终于摸到了一段圆柱体的东西。在月光下一看,我不禁脱口而出:“啊!小蜡烛头,我可把你找到了!” 我把小蜡烛头点着,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借着烛光,继续…  相似文献   

5.
黑大汉     
一天早晨,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东西,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外衣。 我们拿着满意的商品走出店门时已近中午。我有点累,肚子也饿了。我们来到一家饭馆,妈妈买了两碗面。我们正吃着,走进来了一个黑大汉。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脸上都是灰土,身上有很多油漆,衣服敞着,脚下拖着双破布鞋,手里端着一大碗面。当他走到我身边时,我不由得用手捂住鼻子。 我们赶紧吃完了面,走出饭馆。到了车站,妈妈忽然惊叫:“豆豆,我的书包呢?” “哎呀!我把它忘在饭馆了!” 我和妈妈立刻跑回饭馆,可是书包已经不在了。我再一看那黑大汉也不见了。可以看得出…  相似文献   

6.
晚饭后,我照常去洗白磁盆,正洗着,同队的一个同学过来了,她带着一脸笑意,神秘地说:“嗨!你‘小子’真行啊!你写的文章登报了!”当时真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我急匆匆地一路小跑,跑回宿舍,拿出近几天的《前进报》迫不及待地查阅起来,果然,我写的那篇《军校滋味》出现在报纸上,当时我真想高喊一声:“成功了!”人世间,每一次成功都要经历一番风雨。想想自己的写作过程也是如此。去年,我无意中翻开爸爸珍藏的一本剪贴本,让我吃惊的是里面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出自爸爸的笔下…  相似文献   

7.
去年6月24日上午,机关一个战士兴冲冲告诉我:“肖干事,我告诉你个新闻!”他说,今天早晨,一个小偷钻进11连指导员谭K斌在本币年家巷的租房里,被谭妻发现后堵在屋里擒获。“隋!那嫂子太聪明了,她发现小偷进了屋,不喊不闹地把门上的双保险锁反锁L,小偷出不来。然后她骑车来喊警卫排,是我和杨健全等几个人亲自赶去把小偷押到派出所的。这事儿一白个真实”。这无疑是一篇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只须问个谭妻的名字,“五要素”俱全,即可脱稿。但是,我还是计这个战士领我“亲自”上趟现场。这一去竞令我人吃一惊。在雅安市牟家巷,这个…  相似文献   

8.
自九年前的春天;看到她那张如花的笑靥,就开始紧紧牵住了她的手,再也没有松开。那是一个月光如洗的晚上。汽车经过大半天的巅簸几乎巅散了我的架子骨。一进招待所、我连洗漱都懒得动,便使劲把自己摔在了床上。咦!背下像是一块比床垫要硬些的物件,抽出一看,是一本《新闻与成才》。我信手打开,漫不经心地一页一页地翻将下来,一页、两页、五页过去了,书里那一页一页的内容像一朵朵绽开在纯情少女脸上的花儿,紧紧地扯住了我的月光。当时我清晰地听到了自己胸腔里咚咚的心跳声。“采写体会”里,一条条的心得体会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赵燕群 《图书馆论坛》2006,26(1):233-234
一直到现在,我无法说服自己,你已经远离我们,踏上通往天堂之路,因为你走得太突然。11月3日晚,焕文馆长电话告诉我,你2日动了手术,是恶性脑瘤,我“呀”的一声,心里一惊,心跳加速。电话里我们立即决定,第二天到医院探望你。不到10分钟,电话又响,焕文馆长急促催我:“快下来!去医院!梁美灵“走”了!”当我们几个人赶到医院,病房空余病床,我问护士,她轻轻地说你19:40“走”了。  相似文献   

10.
妻子的生日     
妻子的生日快到了。我想,我们之间恩恩爱爱,事业上她是积极支持者,生活上她是好“后勤”。对她我总觉无以报答,于是便借机许下诺言:“你生日的时候,我亲自给你做点好吃啦,再送上一份礼物,祝贺你生日快乐,咋样?” 8月19日,星期天。早晨,日出东方,霞光万道,职业的习惯促使我立即扛起摄影包、三角架,催着我那位“副摄影”:“快!”登上自行车,直奔高地。拍过朝霞之后,又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编辑老师: 您好!一次阅读贵刊时,我便深深地喜爱上了她。 那次偶然的报名,我便和她结为良缘。经过初赛,又通过复赛,获得推荐者权,又顺利通过了社里复核,取得小记者资格。我在深爱贵刊同时,也十分钦佩编辑老师。您的匠心独运,使刊物办出特色。于是,我内心深处便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的文章有一天能在您的帮助下变为铅字,为贵刊尽一点微薄之力,也是小记者的职责。我的要求未免太过分,我还是这样做了,相信您不会拒绝一个忠实读者的虔诚的期望,对吗? 此致敬礼 河南正阳一高二(1)施庆伟 编辑的话施庆伟同学: 这里只刊登…  相似文献   

12.
在电脑学习班上,我认识了高李丽。那时,我站在她的背后,看她像模像样地打字、排版,从心底里暗暗佩服她的聪颖和悟性。而当我问她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时,她一开口更使我惊讶于她那温婉和平易,这使刚进报社不久在陌生环境中自卑而拘谨的我,顿然感到了一种亲切与轻松。于是,虽然不在一个处室上班,不常接触,在我心中便有了她的位置,想起她便涌出一种美丽。 很偶然地,在去大楼工地参观的车上,我又和她坐在了一起,交谈中得知她的一本新闻作品即将出版,便趁机索要。她答应到时送我一本。很快,我便拿到了她的装帧精美的《道不出的境界》。 读《道不出的境界》,我才开始真正进入李丽的精神世界,也才更加看到了李丽温婉美丽、轻松风趣的外表下,所包藏着的一颗丰厚而实在的生命内核。  相似文献   

13.
独自在家     
曾问过一位同学,她的理想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答道:“当老板呗!能赚好多钱!”我愕然无语。又曾问过一位朋友A同样的问题。回答同样令人心痛。但我终于不能看着朋友的爱国之心就这样泯然,忍不住问:“难道你不想为祖国付出吗?”A愣住了,目光中是苦涩和无奈。A说:“毕竟,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不想让我自己的理想化为灰烬。”我无言以对,我感到我的心隐隐作痛,在滴血。 的确,现实中的不少人为了追求时尚,追求潮流和金钱,已对祖国的前途置若罔闻。在他们思想中,已没有了生存的真正价值。他们所向往的,却是一些生命的附属物…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拷问     
当我们对着满桌的菜肴却没有食欲时,当我们为推不掉“饭局”而感到厌烦时,“饥饿”——它离我们是那么地遥远,仿佛只是前世的事。 但当我们面对《饥饿的小女孩》这样一幅照片时,我们会不会猛地打一冷颤呢?也许,这个冷额与饥饿一样,会让人清醒。 这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她那干瘪的幼小身躯,已无力支撑起赢弱的生命,她垂着沉重的头趴倒在地上,即将饿毙在这荒芜的路上。而她的身后,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她…… 这是怎样的一幅人间惨象呵!人的生命沦落到了被动物等着猎食的境地。照片把“饥  相似文献   

15.
时间:1998年7月14日地点:电影院经过:那晚7点,当我准时赶到电影院门口时,她已等在那里了。都说让男孩子等是女孩子的一大乐事,可她却没有。我想,这是她的职业习惯使然吧。买票时,卖票的家伙瞅了瞅我们,自作主张地便给我们安排了情侣座。我心中窃喜,嘴里却对她说:"这会不会不好?"她只是瞟了我一眼,没有吭声。那晚的电影是赚尽国人眼泪的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电影一开始,我便感觉到她处在一种激动、亢奋的氛围里。看到杰克和露丝在水中"惊天地,泣鬼神"的深情对白时,她开始小声的啜泣。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终于忍不住,伏在我的肩膀上痛快地  相似文献   

16.
1955年军报初创时,人员主要是从各大军区报社抽调,我就是从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调到军报的。当时,还没有社址,我们办公、住宿都是在前门外大栅栏附近的几家旅馆里。我到报社后,被分配负责通联组的工作。我们和记者处住在同一旅馆。通联处成立前,由记者处处长李希庚兼管我们的工作。记得他不止r次地对我说:“你们的担子重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出报没有稿件不行,你们要千方百计地组织稿件!”开始,调到通联组的还有郑李、唐铃二同志。我们三人都是刚从下面调到总部的,对全军情况不熟悉,向哪里去组稿,连通信处也摸不清。真…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作为中国广播电视考察组的一员访问了英国。在考察中,我们着重了解英国在广播电视管理方面的经验。考察中除了实地到各广播电视机构去访问外,我每天早晚都尽可能多看看英国的电视。我发现这里的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播出时间长,一天二十四小时内都能看到电视节目,早晨一起床便能看到两个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一是BBC电视台的《早餐电视》新闻,一是独立电视公司(简称“ITV”)的《早晨电视》新闻。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有两座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5,(3):10-10
第一,养成个人风格。在30岁以前,找出你所喜欢的,不论是衣着或是爱好,哪怕是与众不同的小习惯也好。30岁之前你可以不断尝试、不断改变,但是到了30岁,你便要明确地建立个人风格。一位男士或女士在事业中途改变自己的形象,就会让人觉得很不可靠。你喜欢穿西装吗?好!就把西装当作你的商标吧!办公桌上摆些鲜花会令你工作更有效率吗?那就每天都摆些鲜花吧!  相似文献   

19.
新年刚过,在一个雪后初霁的中午,我如约前往毗邻中央电视台的梅地亚宾馆。我的采访对象是王小丫,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仅仅半年时间,王小丫就伴随着“用知识换取家庭梦想”的声音,在色彩纷呈的电视屏幕上崭露头角,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天上午她应邀到人民日报网络版做网上直播去了。由于路上堵车,她晚回来了一会儿,刚跟我们表示完道歉,就急不可待地说:“快请帮我拿一盒饭来吧!”谈起刚才和网民的聊天,她挺认真地说:“网民对我真是太客气了。听说有的‘名人’还被聊哭过呢。”这就是电视屏幕之外的王小丫,她的率…  相似文献   

20.
九月十五日晚饭后,当我习惯地拿起当天的军报时,妻在旁边甜甜地说:“今天是咱俩结婚两周年纪念日,我们这份姻缘是军报给的,我们得好好谢谢这位‘大恩人’呀!”话得从两年前说起。两年前,我陷入热恋中。因她比我大两岁,双方父母都反对我俩的婚事。理由是:“古往今来只有男大女小,宁可男大十不可女大一。他们执意要解除我们的婚约,若不答应就和我们断绝关系。亲友说情不管用,同事讲理板着脸。母亲还来队找到我眼含热泪地说:*常儿,你是娘的长子,选错对象就乱了家规违了俗,十里八村的人家都笑话娘哪!*……我俩和双方父母僵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