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戬丽 《陕西教育》2011,(1):109-109
一、营造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除与学生和平相处外,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容易沟通。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么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行吗?”“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职数学课堂创新,以应用意识和能力为目标来优化教学思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强调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的启发,更有助于激活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深化中职数学课堂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个崭新的适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创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不仅承担着传输数学知识的职责,也扮演着开发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色。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营造创新氛围有利于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对此,围绕如何营造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氛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冯玉芬 《广西教育》2014,(21):98-98
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使学生学会创造、乐于创新。一、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交流、相互信任,促进学生的思维与表达。  相似文献   

6.
艾师荣 《成才之路》2010,(21):12-12
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形成创新的教学环境。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化学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先决条件。而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构建创新环境。扶持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化学课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接受,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要去负担。”教学要达到这种境地,课堂就要有一种学生乐学,教师善教的氛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苦学,有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结果导致学生不堪重负。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情趣,有乐学善教的氛围呢?首先,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第三,要追求课堂美好境界;第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五,给予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8.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著名的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言:“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构造数学知识,就是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教育机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和基本形式,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主要受到课堂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没有得到更好地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公共必修课,应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合理设计教学模块、优化教学方法、有效设计教学评价来更好地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营造出主动学习、民主和谐、积极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氛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使创新能力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开放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通往素质教育成功的阳光大道,作为老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学生置于他们热爱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更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参与研究;培养发散思维。一、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新活动相联系的。因此,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从课堂环境来说,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做到三个方面:首先,要具备批判精神,确立新课程理念,使用教学新手段;其次,要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堂氛围;再次,要发挥数学学科的创新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把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作为最核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作为参加课改年级的教师来说,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教学模式等改革.我们作为教师都要投入到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中,要把内容新、娱乐性强和趣味性强等多方因素融为一体的课堂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创新氛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陈洁 《中小学电教》2014,(2):142-142
生命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更要关怀他们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一是创造生命关怀下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二是培养生命关怀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三是挖掘生命关怀下不可限量的学习潜能;四是发展生命关怀下别出心裁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需要的是具备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新课改理念做先导,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下怎样彰显初中英语课堂魅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17.
韦育芳 《广西教育》2014,(21):107-107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创新学习,最大程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点看法。一、营造宽松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宽松的课堂环境能够使学生保持最好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7,(18)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营造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想象力,使数学课堂成为他们创新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创新的能力,教学中因材施教,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更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0.
雷思亮 《教师》2010,(17):53-53
一、精心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创立和设计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发现和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完全放开。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时下推行的新课标,执行新课改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