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有关汉语介词"从"使用方面的偏误颇多。汉语介词"从"和英语对译介词不论是从语义还是从句法、语用方面说,都不是等值的。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使用"从"时所发生的偏误,与母语迁移有关,学生将母语(英语)介词在语义、句法及语用方面的规则套用到"从"之上,这些偏误的比例约在30%以上。考察汉英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从"的特点,让留学生体会汉英两种语言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减少偏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了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有关汉语介词"对"使用方面的偏误,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汉、英对比,分析"对"和相应的英语对译介词在语义、句法、语用上的区别和联系,考察汉英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对"的特点,目的在于让留学生体会汉英两种语言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减少偏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了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有关汉语介词“对”使用方面的偏误,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汉、英对比,分析“对”和相应的英语对译介词在语义、句法、语用上的区别和联系,考察汉英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对”的特点,目的在于让留学生体会汉英两种语言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减少偏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结构助词"的"是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难点之一。首先分析英语母语者使用结构助词"的"的偏误,对比分析汉语结构助词"的"和英语对应的表达,考察汉英之间的联系、区别以及英语对学习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类型主要有误用、泛化、遗漏、错序四种,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有汉英表量形体特征的差异,汉英名量词的色彩差异,教材的影响,汉英句法结构的差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改进教材,利用汉字的偏旁,利用量词的对义特征,利用量词的语义认知特征,创新教学方法来帮助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采用偏误分析和汉英对比的手段,定性分析了初中级汉语水平的英语国家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几种省略方面的偏误,并指出了这些错误的主要来源和普遍倾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收集整理的语料,归纳出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关于程度副词"极"的使用中存在的五类偏误现象,并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对误例的偏误进行分析。通过汉英对比、近义词对比、语言负迁移影响探究、HSK大纲分析等方法对造成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63):75-76
焦点构式(Cleft Sentence)也被称为"强调句式"、"断裂结构"、"强势主位结构"等。它是一种变式句,句法结构比较特殊,一直在句法语义研究中占据极为独特的位置。本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二语习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梳理其句式偏误现象,分析偏误类型,尝试解释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最终解决偏误,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增强语言习得者对英语焦点结构的实际运用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齐雪帆 《教师》2013,(8):115-115
"在"作介词时,可以表示时间、处所,许多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本文拟对英语母语者运用介词"在"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从语言习得角度探究英语母语者使用介词"在"的偏误来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此类偏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汉语的时间系统复杂以及母语对目的语迁移的影响,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间表达方式时常常产生偏误。本文以HSK动态语料库中母语是英语的留学生作文为分析语料,针对“漏用”这一情况进行汉英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祝爱华 《天中学刊》2006,21(6):97-100
近年来,学术界对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语母语留学生语法偏误的类型有句法偏误、语义搭配偏误、语用偏误等类型。偏误形成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今后对语法偏误的研究应注重实词研究,加强系统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展开对语篇语境偏误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母语学生习得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世界上出现了语言学习热的现象,在语言的学习时,一般要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而在英语的被动句学习中,偏误问题是非常常见的,所以我们应当对英语被动句中的偏误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日常出现在英语被动句中的偏误问题,作为具体的实例,然后对出现偏误语句的具体类型进行细致的总结,并且找出出现在英语被动句中偏误问题的根本原因,最终从实质上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偏误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偏误分析以及以往的研究,以中国学生写作语料库的第二语言习得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引证教学实践中学生典型的写作偏误,从偏误的根源和类型着手,主要探讨英语写作教学中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质及其发展的特点,进而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元认知意识和策略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因此,在现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意识和策略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能力。本文探讨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利用元认知策略来应对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语篇问题,从而做到偏误预知、偏误预治,合师生双方之力,以学生的自知自治为目标,进而有效地解决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固疾,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语言时,要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难度最大的是写作,而写作能力的好坏与语言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关系。文章把比较典型的写作偏误作为实例,对出现偏误的类型进行总结,并找到写作偏误的根源,以期从实质上解决英语写作偏误问题,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汉英对比研究为基础,从分析成人英语学习的特点和汉英两种语言的重要差别入手,探讨提高成人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之一.提出在对成人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比较汉英之间的主要区别,从而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英语语言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语篇衔接偏误产生的语言因素,总结了衔接偏误的非语言因素。其中,语言因素是语篇衔接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汉英对比研究为基础,分析汉语结构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提出在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比较汉英之间的主要区别,从而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克服汉语结构,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19.
"在"和"从"作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本文将此与英语介词进行对比分析,以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为切入点,在语义功能、句法功能两个平面上对时空介词"在"、"从"的偏误进行分析。语义功能上,对汉语介词"在、从"和英语相应介词进行认知分析;句法形式上,则观察时空类介词宾语的位置关系、共现关系,对搭配错序和介词框架偏误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汉英思维差异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汉英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语言思维模式.分析汉英民族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走出"汉语思维模式 英语语法"学英语的误区,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