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根喜 《传媒》2002,(3):41-42
老上海的大报,有《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的“报界四大金刚”之说。可是,在旧上海更能迎合市民趣味的,却是一些充斥街头巷尾,令男女老幼爱不释手的,却是那些以市井风惰、各界名人的趣事轶闻、连载小说、随笔杂谈为主要内容的小报。其中,在市民中影响比较大的,当数《晶报》、《金刚钻》、《罗宾汉》、《福尔摩斯》,人们也把它们归在一起,称之为上海滩报界“四小金刚”。  相似文献   

2.
凌霄  唐睿 《新闻世界》2012,(10):115-116
在1926年至1931年间,共出版了700多种小报。当时影响最大的四家小报——《晶报》、《金刚钻》、《福尔摩斯》、《罗宾汉》,被称为“四大金刚”。《晶报》名列上海小报界“四大金刚”之首,它开创了小报的三日刊时代,内容丰富多样,广受市民阶层欢迎,销售量不逊于大报,其成功的原因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3.
戈公振先生从二十一岁(1911年)助编江苏省《东台日报》开始,一直到他1935年10月22日在上海逝世,前后二十四年,始终孜孜于新闻事业,他的遗著"中国报学史"对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关于戈公振先生生前个人的藏书,相识他的人一直是关心着的.这些书原存放在当年上海天主教徐汇中学内,1956年冬,在上海市教育局和徐汇中学行政领导方面的协助下,由上海市文化局图书资料查工作组负  相似文献   

4.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从相隔千里之外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写信给孙中山先生,对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请孙中山为他主编的《现代人》杂志撰稿。这则反映孙中山先生与高尔基革命友谊的珍贵史料早已见诸报端,并视为两个伟人之间的最早联系。但笔者据同盟会早期会员吴弱男回忆,早在1905年至1907年间,她在日本东京曾代孙中山先生给高尔基复信。这表明孙中山先生与高尔基之间的联系远在辛亥革命之前。吴弱男(1887-1973)生前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庐江人,章士别…  相似文献   

5.
1933年2月28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著名演员胡蝶当选为我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从此,胡蝶的名字与“电影皇后”紧密相连。这次别出心裁的评选活动是由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的,陈蝶衣、冯梦云和毛子佩三人组成“电影皇后选举大会筹备委员会”,具体负责评选工作。毛子佩当年是上海滩上颇具声望的小报《铁报》社社长,他晚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9年12月21日病逝,享年84岁。80年代末,我曾请毛子佩回忆“电影皇后”选举始末。据毛子佩说,当初他们筹备选举“电影皇后”时,就计划在“电影皇后”选出后,举办盛大的加冕…  相似文献   

6.
上海小报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小报与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渗透,不仅孕育产生了像上海《申报》、《新闻报》、《字林沪报》这些在全国报刊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日报,而且也直接导致上海小报的诞生。这种催生作用我们可以从李伯元主办的《指南报》和开中国小报风气之先的《游戏报》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7.
白话报刊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白话文在中国历史上早已存在,并出现了以《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为代表的一批古代白话小说经典作品,但白话报刊却是近代以后才产生,并至五四时期后最终取代文言报刊,成为左右大众媒介的中国主流媒介。 一、白话报刊的演进过程 中国近代的第一家白话报刊,是由外商主办的上海申报馆的《民报》。《民报》创刊于1876年3月,是一份通俗小报,《申报》在为其刊登的启事  相似文献   

8.
读过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赖光临先生的《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方汉奇先生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其中已有专门章、节论述教会报刊。但是这些著作的侧重点都不是教会报刊。这就促使笔者想找一些其他材料,以期发现更多的有关教会报刊资料。特别是在《中国教会年鉴》1913年(英)(China Mission Year Book 1913)中读到了  相似文献   

9.
蔡维友  胡丽丽 《今传媒》2014,(12):157-160
以往学者对于近代上海报刊的研究,多热衷于选择大报大刊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较少关注小报,相关的少量研究也多从宏观面上展开,缺乏对小报的个案分析。本文以上海近代小报《先施乐园日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刊发行、编审与撰稿人员、栏目设置、内容风格,以及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广告价值进行了考证和分析,对民国时期小报的价值再发现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一李伯元(1867-1906)生命的最后十年,即从1896年从家乡常州迁居上海至1906年因病谢世,其主要活动是在沪上编办报刊及创作小说。作为晚清重要的报人,他先后主笔《指南报》,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主编《绣像小说》。《游戏报》和《世界繁华报》为晚清沪上著名"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