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点02分 上课 师:现在做个游戏,哪四位同学愿意上来? (请四位同学上来躲在讲台后) 师:大家听好游戏的规则,我请他们每个同学说:“你猜我是谁?”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游戏) 师:大家都猜对了。奇怪!这几位同学躲在讲台后,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用好教材师:(课件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能帮他们俩把东西分一分吗?谁先来分4个苹果?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2个苹果。师:2瓶水呢?生:……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又分得多少呢?生: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课件演示)是这样分吗?用手指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里?师:看来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流各自的想…  相似文献   

3.
左婧 《教师》2014,(31):78-79
正一、快乐尝试,习作前指导师:(出示一盒奶酪神秘地说)同学们,瞧,我带来了什么?生:饼干。生:牛奶。师:是吗?谁再来猜猜!生:糖果?师:(摇头并板书:奶酪?)我手里的是一盒奶酪。师:现在,我们就用它来做个游戏。小小的的一盒奶酪,谁能吹倒它?(板书:谁"动"了我的)生:(齐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师:注意时间三十秒,方法:吹!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师:这样吧,我们推荐一个,力气最大,最会吹的——学生推荐班上最壮实  相似文献   

4.
案例 师:同学们课间喜欢做什么? 生:做游戏、玩球……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进行拔河比赛。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组成小兔队和小鸭队来进行比赛。谁愿意参加比赛?(教师把准备好的4个小兔和6个小鸭头饰给学生戴上。) 师:我做拔河比赛的裁判,同意吗? 生:同意。 师:先听我说规则和要求……(比赛开始,没参加比赛的学生自发地为参加比赛的学生加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游戏当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师: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的哑剧是什么意思呢?生:生1好像挖到了金子,很高兴。生:生2可能在表演偷东西,我看  相似文献   

6.
犤教例犦背景: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其爱心和耐心,在老师的引导下,我班的学生每人都饲养了两只毛茸茸的小鸡,大家对小鸡珍爱得不得了,小鸡成了他们共同的话题。师:同学们,你们养的小鸡可爱吗?生:(齐声)可爱!(学生个个满脸笑容,充满自豪)师:谁的小鸡最可爱呢?生:我的!我的!我的……(学生情绪高涨,互相争执不下)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自己养的小鸡。那怎么能选出最讨人喜欢的小鸡呢?生:把小鸡都拿来,放在一起比一比。生:啊?那么多只鸡,拿来放在哪里呀!我们班不成养鸡场了吗?(全班哄堂大笑)生:每个同学给自己的小鸡照个相,拿来比一比。生:…  相似文献   

7.
引子:近来,某校高二(1)班学生早恋现象十分严重,班主任兼政治教师易老师辗转难眠……这一天,易老师手提一篮青苹果微笑着走进教室,然后将小篮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眼光齐刷刷地盯着老师手中的小篮……教室里出现一阵骚动。今天又会上演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师: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今天我给你们带来的礼物了吗?不过,光吃还不行,我们得开展一场精彩的比赛。Areyou ready?生:Yes!师:今天,我们开展的活动都与苹果有关系。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有哪些同学经常吃苹果呢?下面我们进入今天比赛的第一个环节。苹果问答师:请同学们踊跃参与回答…  相似文献   

8.
[案例]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逝"片段 师:上课前,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先到讲台前来溜达溜达.有人愿意吗? 生:我愿意. 师:是个大胆的孩子!(生在讲台前来回走了两圈)  相似文献   

9.
用好教材片断一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师: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演示分的过程)师:2瓶水呢?(生答略)师:每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分得多少?生2: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蛋糕的一半是多少?(生答略)师: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  相似文献   

10.
[案例]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逝"片段   师:上课前,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先到讲台前来溜达溜达.有人愿意吗?   生:我愿意.   师:是个大胆的孩子!(生在讲台前来回走了两圈)   ……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44~45页。片段一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听过。师:今天我们来观看一场红、黑蚂蚁的比赛。课件出示两只蚂蚁比赛的场景:红蚂蚁沿课桌边线跑,黑蚂蚁沿黑板的边线跑。(速度一样)谁先跑完一圈谁就赢了。黑板桌面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谁能赢?你猜谁能赢就支持谁。生1:我支持黑蚂蚁。生2:我支持红蚂蚁。(大多数同学都支持)师:观看比赛时,为你们支持的蚂蚁加油吧!点出课件,演示比赛开始,同学们都为各自支持的蚂蚁加油,比赛结束,红蚂蚁赢了,支持红蚂蚁的同学大声欢呼。师:…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识字教学“人、大、天、夫”(第一册第四主题家》)师:谁能用动作把“人”字表演给大家看?(学生在讲台前面向大家两腿分开站立,并用手顺体态划了个“人”字。班上响起掌声。)师:还有不同的表演方法吗?生:有。(学生在讲台前侧身向着大家,向前迈开一步,手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个“人”字。全班同学又报以热烈掌声。)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谁能把“大”字也用动作表演出呢?(学生纷纷举手,争着要上台表演。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其他同学翘首以待。上台的同学面向大家,一边进行形体演:两腿分开,两臂侧平举,一边兴致勃勃地解说:伸直两代表一横,…  相似文献   

13.
潘小明 《江西教育》2003,(3):26-27,19
片段一师:有20个小朋友做取花游戏,比谁最先拿到这朵花。电脑显示:师:对于这样的比赛,请谈谈你的看法。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肯定最先拿到这朵花。生2:那倒不一定,万一站在边上的小朋友跑得快呢?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花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要不,就请张××站在最边上,好吗?(同学们都会意地笑开了。)  相似文献   

14.
刘晖  潘能钧 《湖南教育》2003,(20):50-51
片断一 课前游戏 师:请同学们站成一个长方形,向中间的纸篓里投纸团,比一比,看谁投进的准确度高。 生_1:老师呀,我站在长方形顶点的位置上,离纸篓最远,投进纸团的可能性太小了。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 师:那怎么办才公平合理? 生_2:我们站成一个正方形后试一试。 生_3:还是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纸篓近,有的离纸篓还是远一些。 师:该如何好呢? 学生讨论,并改变队形,最后基本上站成了一个圆形,才认可这样就公平了。  相似文献   

15.
王艳 《四川教育》2004,(12):23-23
【案例】“平均数”教学片断请6名学生上台分成甲、乙两组,每组3人,参加跳绳比赛,哪个组在规定时间内跳的数量多为获胜。其余学生根据他们跳的结果分别算出两组跳的总数。师:哪个组胜了?生:乙组。师:老师要帮助甲组,为他们争取胜利。(老师在台上跳起绳来)师:现在甲组跳的总个数比乙组多,胜利属于他们了吧?生:这样比不公平啊!(学生议论起来)师:为什么不公平?生1:甲组跳的总数量虽然比乙组多,可是甲组是4个人跳,乙组只有3个人。生2:在参赛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总数量肯定是不公平的。师:那应该怎样比啊?生:现在甲组有4人,乙组只有3人,只要算出每…  相似文献   

16.
教例 :作文《保护青蛙》师 :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青蛙吗 ?生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生 :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生 :青蛙是庄稼的卫士。……师 :谁能用“是…是…也是…”连起来说一小段话 ?生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是捉害虫的能手 ,也是庄稼的卫士。师不语 ,请两位学生 (一高一矮 )上讲台站队。一个在师前面 ,一个在师后面。师 :我们这样排队好吗 ?生 :不好 ,要按顺序排。矮个在前 ,老师在最后。 (师生重新排队 )师 :那么 ,刚才的三句话应该怎样排列呢 ?生恍然大悟 ,纷纷举手。生 :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卫士 ,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7.
课文《桂林山水》教完了,我特意上了一节写字指导课。过程如下:师:同学们,我们来个小比赛:谁会读下面这些字?(老师把该课的生字工整地板书在黑板上:漓澜瑕翡峦障筏绵。)(学生纷纷举手,进行赛读。)师: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小比赛:每个组派一个同学到黑板前书写以上的字,看谁写得最好看。(老师也参加比赛。)师:接下来,让我们比较一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学生一致肯定老师写的字最漂亮。)师:谢谢同学们对我的夸奖。其实呀,我们学习语文,对文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会写,写得越漂亮越好。这节课老师想教大家写好这几个字,你们愿意跟老师学吗?生:(众口同…  相似文献   

18.
有幸听了两位数学教师执教倒推策略一课,他们对教材中例1的不同处理,引起了我的思考。案例A:师:昨天,老师家来了两位客人,我女儿给他们倒了两杯果汁。(出示图片)大家看,公平吗?生:不公平。师:那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周琴  张向东 《四川教育》2007,(10):43-43
【活动案例】《高矮》课堂实录片段(体验比较的方法)。师:刚才有人发现老师比他高,你们说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出来的。师:那唐旭同学和林姗同学(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学生)呢?你们还能看出来吗?  相似文献   

20.
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客人,想认识吗?(想)他们俩合作摘了一些桃子,猜猜他们摘了几个?生1:6个。生2:12个。生3:16个……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边说边用磁性小黑板出示8个桃子,表扬鼓励猜对的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