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论“毛周体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毛周体制”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领导我们国家的时候” (邓小平语 ) ,中国最高领导层基本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其基本含义是 :以毛为核心 ,周为主要助手 ,毛周合作的组织体制 ;以毛为决策中心 ,周为办事中心—轴心的运行机制。从遵义会议到 1976年 ,各个历史时期及其重大事件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雄辩的事实依据 ;党中央的常委分工提供了组织依据 ;江泽民的“主要助手”说 ,邓小平的“毛周并称” ,毛泽东的“轴心”说 ,以及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党中央的评价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理性认识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说既无献依据,也不能涵盖历史上我党领袖人物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党史研究利少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有三个支撑点:其一是“毛周之间的相互选择”,其二是周恩来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其三是周恩来的政治艺术,因而使“毛周体制”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种观点认为,对“毛周体制”的提法应慎重,应从理性的高度论证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尽可能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对毛合作的教材机制作辩证的分  相似文献   

3.
汪浩同志反复论述的“毛周体制”从法理上说是不存在的,从客观实际上说也是不通的。毛泽东周恩来有过长期的密切合作,但也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或产生重大分歧的时候。“毛周体制”不是民主政治的体制,而是类似历史上的寡头政治,所以不宜宣传,不宜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制度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毛周体制”说,不仅建国后能成立,建国前也能成立,有了“主要助手”说,“毛周体制”仍有深入研究的意义。“毛周体制”从集体领导及其运行机制的角度,揭示毛周合作的内在本质,其要点在于揭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对党建、特别是对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领导班子,不仅要有“核心”,而且应有“轴心”。“核心”、“轴心”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是集体领导班子建设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理政治国26年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总管家、人民的好总理、新中国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是周恩来理政治国26年的经典评价。1949—1976年,周恩来“贡献最大”说,“三领袖并列”说,20世纪中国“四伟人”说,都一定程度上隐含着对周恩来历史贡献评价欠准确、有缺失,本质上揭示了建国后26年,尤其是文革前17年,毛周贡献如何恰当评价,毛周关系如何深度把握、需要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济 《语文新圃》2007,(1):36-37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其实是"科学结论"的相对性特征造成的逻辑悖论.它的悖论只存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来思维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合作关系定性的评价,以“紧密合作,相得益彰”、“但也存在不和谐不协调”较为实事求是;关于毛周合作关系地位、意义、作用的评价,金冲及的观点更具信史底蕴;关于毛周合作关系模式的认识与评价研究,说明人们对毛周合作关系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本质的逐步认识;关于毛周合作关系评价研究中的难点——毛周与毛洛、毛刘关系比较研究的评价,人们对毛周关系是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的关系、“周恩来是新中国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这一塞观事实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毛泽东关于革命领导权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一致看法,为他们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毛周合作40多年,至死不渝,原因很多,但实现共产主义之志,走农村包围城市之道,这“志同道合”,才是其中最本质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全部成果可能就是在红军长征前,周毛之间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抉生死、定命运的关键时刻,毛周相互选择对方,这成了毛周合作领导体制的真正起点。  相似文献   

9.
对于政府行为,应从动态意义上分析它在不同环境背景下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虽然以"经济人"假设分析中国政府行为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需要对政府目标函数进行扩展.体制转型时期政府行为悖论除了源于"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在意识形态约束下制度环境和相关制度安排变革的滞后.因此,又可称为"制度性悖论".  相似文献   

10.
"自由"、"平等"、"民主"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奉行的基本价值理念,所谓"自由民主制度"便是由这些理念所规范的制度体系和组织机构.由于自由民主对资本逻辑的深层依附关系,自由民主制度在当代世界陷入了普遍的困境.自由民主悖论的实质在于:资本逻辑催生出形式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民主,但同时又促使它们不断地走向自身的反面,走向实质意义上的不自由、不平等和不民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自由民主的理念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和民主,正是因为它本身就扎根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从而无法超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限制."自由民主"本身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资本逻辑催生出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基本理念与制度体系,同时又将它们推入深刻悖论之中.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周恩来一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主张。他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出发,在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中国在发展经济中,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同时认为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农、集约经营的道路;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落实农民的经济利益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于农村工作,周恩来提出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另一方面要通过综合治理方法,全面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2.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长期工作中形成并成功运用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其内涵十分丰富。“求同”和“存异”是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求同”是寻找事物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是以“存异”为基础;“存异”是为了达到“求同”,二者互相联系。周恩来运用“求同存异”思维方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继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不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而且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哲学、经济、军事、党的建设、外交、政权建设、统一战线、科学技术、教育、文艺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阐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对周恩来有着深刻的影响。周恩来的和合理念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健康、协调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根本利益;强调执政党自身的团结即党内和谐对于社会的发展、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强调执政党要善于团结各阶层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促进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周恩来的和合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中有些思想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周恩来的信念、思想、性格、人格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有着多重的关连。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有着极强的原则性,而作为个人的周恩来又充满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中日关系史中的周恩来是个人与总理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的形象,才是深刻在日本许许多多友好人士心中的周恩来。同时,也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周恩来,使得日本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士,为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同中国政府一起构筑了一道别无他例的中日之间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侧重以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外合作”为本质特征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多党合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制度层面架构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内合作”为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本文从“体制外合作”和“体制内合作”的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文明优秀成果"等方面实现了"桥梁理论"的创新;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与"和平赎买"政策的实施,通过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实现了"桥梁理论"的实践创新。这些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