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枫桥月,枫桥舞。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千古名篇《枫桥夜泊》,从此月光摇动枫桥舞,几许钟声弄晚晴。这一夜,我来到了苏州。船家把小船泊在古运河的枫桥边,我也把张继遗落的那轮明月泊在了这里,月光摇动古老的风景,摇动我沧桑的心绪。  相似文献   

2.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段晓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对于《寒山子诗集》版本源流的专门研究,有已故万曼教授的《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以下简称《叙录》)和钱学烈先生的《寒山子与寒山诗版本》(《文学遗产》增刊16辑,又见其所著《寒山诗校注》前...  相似文献   

3.
意境,顾名思义,“意”是情意;“境”是境界。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事物,需由意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由于情景交融,景物和事物有了生命与感情,这样共同促成了“诗中有画”,象一幅彩图推给了读者。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就是一幅完美的枫桥夜泊图,近处是江枫、渔船;远处是霜天和乌啼那个方向落下的残月,透过树丛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寺庙。诗人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  相似文献   

4.
2000年1月8日,第13届全国 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暨研讨会在北京首都大酒店隆重举行。苏州电视台选送的音乐电视《月之枫桥》获得“星光奖”三等奖,这是我们苏州电视台1982年建台以来首次获此殊荣。在此之前,1999年苏州电视台选送全国的五部(件)电视文艺作品全部获奖:音乐电视《月之枫桥》、评弹MTV《莺莺操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金奖;评弹戏歌《小巷情思》、音乐电视《水乡寻梦》获银奖;电视散文《父亲与车》获铜奖。 许多朋友问我:“一个小小的苏州电视台,为什么能在全国获得这么多奖项?”我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5.
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  相似文献   

6.
时下,一些出版物因常用嘘词使用错误而导致文章句子不通、语义失当的现象屡见不鲜。清人刘淇在他的《助字辩略》序中指出:“虚字一乖,判于燕赵”,“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无论是怍者还是编辑,都应努力去减少虚词的使用错误,以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7.
近读陈如江先生所著之《古诗指瑕》,深深敬服。但对其“翻新入魔”一文扬钱谦益而贬白居易之诗评,实难苟同。因关涉诗人、诗作、艺术美的评价,故陈杂感于斯,请陈先生与读者赐教。 的确,“诗贵翻新”(袁枚《随园诗话》)。因若翻出新意,则可“清思自觉出新裁,又被前人道过来。却便借他翻转说,居  相似文献   

8.
《诗抄》嘉庆元年众香亭刻本,竹纸8册《续集》民国丙寅刊本,竹纸1册藏书家专门措意于清人集部,初仅因关注明清易代之际史事而搜罗清初诸遗老别集;雍、乾之际,恣意禁毁,待清廷覆亡之后,又有人以当日禁毁书目为依据,专门搜求被禁毁的清人集子。当代藏书家中邓之诚和黄裳对这两方面均有偏好。另外有李一氓一派因专收词集也注重搜集清人词集。至于广泛搜罗有清一代之集部,则当由郑振蜂始开其端。据郑振蜂撰《清代文集目录序》和《清代文集目录跋》,知郑氏虽在1942一1944年三年期间,“专以罗致清集为事”,在此前后也另有不少收藏,但…  相似文献   

9.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中,论及晚清倡变法维新之先进、创“新派诗”的著名诗人黄遵宪时,用“时流竞说黄公度”一语,盛赞其诗。何为“新派诗”?因晚清弥漫诗坛皆仿古之气,无关社会现实。有感于此,黄遵宪“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遂摒旧时文人叹老嗟卑之小我,国事、天下事,事事入诗,并自命“新派诗”。  相似文献   

10.
一朱熹对于《诗经》用力最勤,《诗集传》便是他研究《诗经》的成果之结晶。但是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则历来说法不一。清人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三系此书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朱熹四十八岁,今人多从此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今本《诗集传》卷首的《序》署曰"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序"。但是其实朱熹的孙子朱鉴在《诗传遗说》卷二中早已指出这篇序不是为《诗集传》而作:"《诗传》旧序,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解经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此序写于《诗集传》成书之前:"卷首自序,作于淳熙四年,中无一语斥《小序》,盖犹初稿。序末称‘时方辑诗传’,是其证也。"今  相似文献   

11.
《韵语阳秋》卷二云:“咸平、景德中,钱惟演、刘筠首变诗格,而杨文公与王鼎、王绰号江东三虎,诗格与钱、刘亦绝相类,谓之西昆体,大率效李义山之为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其后持此说者颇多,如清人汪诗韩《诗学纂闻》云:“逮宋而杨大年与钱、刘号江东三虎,诗宗李义山,谓之西昆体。大年复编叙十七人之诗为《西昆酬唱集》。”其实这是错误的,“江东三虎”之名是在杨亿死后二十多年的庆历年间才出现的;它不是指诗风,而是指为政;不是指杨亿与王鼎、王绰,而是指杨亿之侄杨纮与王鼎、王绰,根本与杨亿无关;《宋史·杨纮传》(附于《杨亿传》后)载:  相似文献   

12.
印错的名字     
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护花小集》中有一篇《读<阿金>》,文中引了一句诗:“争奈微微识碔砆”。因为中间错了一个字,使得诗意颇难理会。这是元好问《论诗绝句》里一句出名的诗。元稹评价李杜,以为杜甫超过李白在于创作了长篇排律。元好问讥笑元稹这一观点,说他玉石不分,因云:“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之识碔砆。”诗中“微之”,用的是元稹的字,而“之”字行草手写体与重字符号极为相近,排印本遂误作“微微”,把个人名错成宛似一般语词,使得这句诗不好懂了。  相似文献   

13.
南宋著名藏书家、诗人尤袤嗜书成癖,他广收博采,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并“汇而目之”编成《遂初堂书目》。友人陆游曾光临其藏书室写下《遂初堂诗》,盛赞其藏书之富:“异书名刻堆满屋,欠伸欲起遭书围。” 尤袤读书更是如饥似渴,每日公退便闭门谢客,躲进书房专心攻读。他曾谈自己的读书体会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遂初堂书目序》)这段话成为文人嗜书的格言。清人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感叹此事,写下“饥当肉兮寒当裘,足消孤寂遣幽忧”的诗句。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章钰曾以此为座右铭,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四当斋”。  相似文献   

14.
于淼  周建琳 《中国新闻周刊》2007,(34):I0004-I0006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名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但今天这首诗要改一改,应该是‘姑苏城中寒山寺’了。”苏州高新区工委书记王竹鸣曾经这样介绍高新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平安初期汉诗集《经国集》卷十,载有安吉人(即安倍吉人)《忽闻渤海客礼佛感而赋之》及岛渚田(即岛田渚田)《同安领客感客等礼佛之作》两首诗。这是记载中日友好往来,研究两国文化交流,尤其是外交、文学和宗教交流的宝贵之作。今试考释之,以求方家法正。 一、 二诗写作之缘起  日本大学者津田左右吉先生《渤海史考》云:“(渤海国)其使臣遂于开元元年,对唐请互市,且请礼佛寺。日本《经国集》卷十有赋此事之诗,可为一证。”(陈清泉译,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77页)接着,他便征引了上述两首诗。津田的这一判断,无论从哪个角…  相似文献   

16.
胡涂改诗     
胡涂先生是一位非常认真的先生,写诗作文章一是一、二是二,从不马虎。有一次,胡先生到苏州城外的寒山寺游玩,看到粉壁上有人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一片清光照姑苏”。胡先生沉吟半晌觉得十分不妥:试想,“清光”者乃是月光也。月光儿“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天下何处照不到,岂止仅仅照亮你一个苏州城?  相似文献   

17.
苏州的古桥     
苏州是著名的水城,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城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唐代诗人杜荀鹤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就是描述苏州古城水多桥多的景象。苏州桥梁的建造,上溯春秋,下及明清。如春秋时的临顿桥、乌鹊桥、斟酌桥;汉代的顾家桥;三国时的渡僧桥;南朝的悬桥和天后宫桥。唐以后的桥就多了,如宝带桥、枫桥、孙老桥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之句。宋代,据宋《平江图》著录,时有桥梁359座。据明清两代《苏州府志》和民国《吴县志》载,明代有桥梁300座,清代311座,民国时期349座。现在,…  相似文献   

18.
谷林 《出版史料》2001,(1):51-51
聂绀弩有《重禹六十》诗,作于1982年。重禹即舒芜,出生于1922年,至此“周甲”,聂作诗三首寿之。以后并致信舒芜说:“我觉兄有大悲。以致我把庆诗写成吊诗……盖兄应有极大成就,偶因一挫而毁,真我辈之不幸也。”这“一挫而毁”,所指乃关于胡风一案的纠葛,是发生在1955年的一件大事。先是胡风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状况的报告》,即所谓“三十万言书”,接着引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自问世以来就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然而诗无达诂,有关《江雪》的争议古已有之。两宋以来,论及《江雪》往往是褒贬参半,莫衷一是,直至清人沈德潜。宋人范希文对《江雪》给予了近乎夸张的评价:“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江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明代胡应麟则不以为然,《诗薮》称其“太闹”,不如李白《关山月》,也不及王维《辋川》诸篇目。  相似文献   

20.
近读清人袁枚著作,发现这位才子,常以饮食之道论诗文,或以诗文之道论饮食,盖诗文大家亦一老饕也,乃证昔放翁言“功夫在诗外”,而习诗文“世事洞明皆学问”,“功夫”无所不在。札记数则,以飨读者。不广尝则脾困袁枚在笔记小说《新齐谐》(即《子不语》)序中自称:“余生平寡嗜好……文史外无以自娱”。说得太谦虚了,不说别的,他的《随园食单》专记菜谱,难道不是嗜好使然?这篇序中还有一段话:“……嗜味者餍八珍矣,而不广尝夫蚔醢、葵菹,则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