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0.074 mm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膨胀石墨,采用超声波辅助机械搅拌法对加入分散剂的膨胀石墨分别处理15min、30min、45min、1h、1.5h、3h进行石墨片的制备,利用SEM及拉曼光谱对制备出的石墨片进行表征,分析时间对超声波辅助机械搅拌法制备纳米石墨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超声辅助机械搅拌1 h时就可制备出石墨片,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制备出的石墨片属于纳米级的,当超声波辅助机械搅拌超过1h,随着时间的延长,石墨片又会出现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2.
刘谦  曹瑞林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51+50-51,50
本文研究了纳米铜颗粒与分散剂T151在液状石蜡中的复配性能,分析了T151分散剂含量变化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液状石蜡中加入纳米铜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量。分散剂T151与纳米铜共同作用时没有负面影响,在试验范围内添加量为0.7%时具有最佳效果,磨斑直径比基础油减小29%。  相似文献   

3.
张乐  刘炳 《内江科技》2012,(5):14+12
本文采用加有高矿化度水介质的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对不同锰含量的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由锰在铝中的固溶体和在其上分布的铝锰化合物MnAl6和Al11Mn4及d-Al2O3颗粒组成;随着锰含量的增加,试样中硬而脆的MnAl6和Al11Mn4含量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减小;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增加,且在较高压力下,试样的磨损量呈急剧增加;由于加有高矿化度水,试样表面有磨粒磨损的痕迹,从而加深了磨损。  相似文献   

4.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开发同时具有电、磁性能的功能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是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等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这里介绍了一种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聚苯胺/Fe3O4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了TEM与XRD测试。  相似文献   

5.
由于纵向内肋片管的对称性,所以本文只研究两肋片间扇形区域的一半。在假定条件下,建立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采用simpler算法求解出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乘积fRe,用于表征阻力的变化。对速度场计算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发现随着肋片数的增加流动阻力随之增加,当肋片数大于20后逐渐趋缓。  相似文献   

6.
纳米开关结构是纳米机电系统以及未来纳米计算机、纳米机器人的重要控制元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亚微米器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开关结构尺寸的减小,材料最外层表面原子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比表面积、比表面能也迅速增加,呈现出显著的尺寸相关性,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与宏观物体有所不同。本文对纳米机械开关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集中讨论了纳米机械开关的典型力学行为研究,涉及各种边界条件下纳米机械开关结构受电、机载荷作用的情况,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聚乳酸(PLA)两种可降解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定的静电纺丝条件下,制备了PLGA/PLA微纳米纤维材料。在PLGA和PLA配比一定的条件下,对静电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了PLGA/PLA微纳米纤维材料。通过对不同质量配比和不同纺丝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纺丝样品表面结构,孔隙率,接触角,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PLGA和PLA以8:2的比例共混,静电纺丝工艺电压为28 kv,接收距离20cm,推进速度0.3mm/s条件下,纤维直径的粗细、连续性和均匀性最好,孔隙率较高,接触角较小,断裂伸长率大,能够初步达到可以与聚丙烯补片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微纳米发电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于各种微型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一般都需要电源供能,然而传统的供能方式如电池、传输线已无法满足小型化的需求。近年来,微纳米发电机的发展为这些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供能方式。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纳米发电机可以分为压电型、热释电型、摩擦型等几类,而单一的功能方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和限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复合微纳米发电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方式的发电效果和应用环境,对研究具有使用价值的复合微纳米发电机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石墨烯微片(GNPs)对溴化丁基橡胶(BIIR)力学性能、电性能、导热性能以及气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NPs用量的增加胶料门尼粘度逐渐增大,焦烧时间t10及正硫化时间t90逐渐缩短,表观交联密度增加,硫化胶的邵尔A硬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随之提高。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温升先降低后升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逐渐提升,气密性能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气密性最佳时,GNPs用量约为3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微纳米SiC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处理,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微纳米SiC—MoS2/Ni基复合刷镀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研究微纳米SiC和MoS2的含量对镀层形貌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经表面修饰的微纳米SiC颗粒可以提高镀层硬度;同时在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微纳米SiC—MoS2复合刷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平均粒径10nm左右CeO2纳米晶,然后以此纳米晶在位分散聚合得到了聚苯胺/纳米CeO2复合材料,红外分析表明纳米CeO2的存在导致聚苯胺的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蓝移现象,复合后的产品在2938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变得很弱,在拉曼光谱中1240cm-1和1352cm-1附近的特征峰,被认为是由于纳米CeO2的存在与聚苯胺之间的化学作用产生的,聚苯胺与CeO2之间有化学键的结合,它们之间的化学作用在N原子上。导电性研究表明,随着纳米CeO2含量的提高,电导率呈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2.
二硫化钼(Mo S2)纳米片是类似于石墨烯的一种二维层状结构的纳米微观材料,Mo S2具有出优越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本文阐述了Mo S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及Mo S2纳米片的光学性能,简单介绍了对其表征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锅乳液聚合制备了完全剥离型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TEM,TGA表征。XRD和TEM表征充分说明蒙脱土有序结构被打破,以无序的单片层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形成完全剥离型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TGA表明有机蒙脱土的引入增强了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能,使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提高近50℃。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的制备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BDS C18色谱柱(4.6*250*5u),水-甲醇-三乙胺(20∶80:0.01),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微晶纤维素为辅料时效果最佳;硬度为6.0±0.1kg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的溶出度最好。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有机体内生物利用度高于普通非诺贝特片。  相似文献   

15.
纳米塑料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60-60
“纳米塑料”是指无机填充物以纳米尺寸分散在有机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分散相的尺寸至少在一维方向小于100nm。由于分散性的纳米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和强界面结合,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一般  相似文献   

16.
纳米塑料是指无机纳米粒子以纳米级尺寸(一般为1-100nm)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树脂中形成的复合材料,也被称为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针对纳米塑料的生产方法与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风力发电机制动力矩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会相应增大,这是因为滑动摩擦过程中摩擦材料间表面保持弹塑性的状态,载荷的增大在微观上表现为增加了摩擦面积和表面粗糙度。逼我对风力发电机偏航振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对偏航系统和刹车片摩擦副结构进行概述,阐述风力发电机偏航振动带来的危害,具体对风力发电机刹车性能和偏航闸片的改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内蒙古某石墨矿的激电测量成果,分析激电测量在石墨勘查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石墨的高极化低阻特征进行激电剖面和激电测深工作,利用测量成果给地下石墨矿赋存位置提出指导意见,并进行钻孔验证。  相似文献   

19.
我们研究了十八硫醇表面修饰石墨稀及其作为重金属传感器的应用。在忽略石墨稀表面由于底层非晶质二氧化硅介质基座产生的粗糙的情况下,烷醇分子可以在单层石墨稀表面自组装成大尺度的高度有序的单片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出纳米CeO2/Zn、纳米CeO2/A1复合粉末,用粉末冶金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纳米CeO2/Zn、纳米CeO2/Ai复合材料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