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晶闸管投切电容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中国科技信息》2005,(6):141-141,129
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特性,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智能控制方案。由神经网络实现对无功电流和电网谐振电流的在线检测,由专家系统给出相应的电容投切控制指令。经补偿特性分析表明,本系统不仅提高了电网功率因数,且有效避免功补电容的频繁投切,是牵引电网进行功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阴兆武 《金秋科苑》2013,(23):111-111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器件较多,其投切的平稳度和使用寿命也相差很大,文中对电容投切器件尤其对新型的电容器投切装置——机电一体化复合开关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无功补偿装置中器件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电能质量,并联电容器组作为主要的无功补偿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但频繁的投切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会损坏绝缘设备,不利于电网的正常运行。为此,利用EMTP/ATP,建立了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操作的仿真计算模型,模拟投切所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现象,对系统进行暂态过程分析。提出了采用阻尼装置来进行抑制,并通过仿真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文章提出了采用ARM、GSM、计算机网络及多传感器技术的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节点设计。主要实现的功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输电设备进行远程视频监控;通过红外传感器对夜间入侵进行报警;通过短信息(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并通数据分析对变电设备进行遥控。本文从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实现,软件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智能电网中物联网节点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地方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依然采用传统的调节方式,有载调压变压器、静电电容器等只能手动调节和投切,不能实现实时电压调节或无功补偿。因此,实现实时无功补偿以保证电力系统电压的连续稳定性,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主要方向。本文根据无功功率的平衡原理,依据无功补偿的原则,介绍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控制原理及流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低压无功补偿的意义、原理、目的及目前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以功率因数为判据,适用于用电设备进行就地补偿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详细分析了控制器的软硬件结构,阐述了ATmega16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硬件方案框图.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并联电容器可以对电网的无功功率进行集中补偿。通过对无功功率的合理补偿,从而达到调节电压、使系统经济和稳定运行。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设计原因,无功负荷的分布不可预见性等因素导致变电站母线并联电容器不能合理的补偿无功和调节电压。下面就某站10kV母线并联电容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抽油机井负荷大功率因数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自动无功补偿提高其功率因数。自动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了控制核心器件采用AT89C52单片机,它与Intel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电容器的投/切采用双向可控硅大功率固态继电器SSR-60-DA-H控制。在软件算法方面采用了九区功率控制图原理进行投切,为了防止频繁切换继电器,只有当无功功率小于某一值时才进行切换。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6)
本文针对广大的低压电网中功率因素低,有功功率损失较大,感性负载用电设备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导致整个电网效率低,损失大的现象,作者提出利用单片机853和机械式投切开关交流接触器相互结合所组成的投切开关,共同控制并联电容器的投切,通过克服实际运行中所存在的大幅值浪涌电流、电压过大,电流过低等缺点,从而达到电容器功率补偿的目的,保证电网的环保、高效、安全、稳定、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浅谈影响电力电容器安全运行的因素及其选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电力电容器设备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并联电容器作为现今优先采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对供电企业就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解决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除了加快发电厂建设以外,采用合理的无功补偿也是改善供电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高度重视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对电容器选用、运输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按要求严格执行,能为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开发区电网的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现状,并阐述了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分组投切方式的必要性;最后重点分析了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实现分组自动投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供电效率,降低电能损耗,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无功补偿优化模型的无功补偿方法。将给高层供电的变电站、线路、调节变压器等子站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通过无线通信系统相连接,协调统一进行无功补偿量的优化决策;建立无功补偿优化模型,将全天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之和最小设置为目标函数,将电容器的投切和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作为控制量,将电容器容量和线路中的电压作为约束条件。仿真实验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层建筑中低压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运转在于电源供应与负载需求之间的平衡,因无功功率需求过大导致系统电压降低,因此必须对电网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以维持电网平衡。本文介绍了无功功率补偿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电网产生无功功率的原因,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控制方法,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器的优缺点,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15)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学习工作经验,首先概括了我国电网线损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电网线损率的影响原因进行了研究。最后指出变压器的更新改造、合理配置变压器、扩建线路回路、更换大截面导线、扩建必要的无功补偿设备、优化电网无功配置、开展计量装置改造工作、合理设置主变分接头、实现电容器自动投切等电网降损技术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电网降损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贡献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实验台是模拟远距离输电时产生的线路损耗并对其进行无功补偿的实验装置。该装置运用FACTS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以信号采集及调理电路、电平转换电路、触发脉冲驱动放大电路、DSP、工控机等核心部件为硬件基础,实现电网参数的检测与调节。控制算法部分采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对无功功率和无功电流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转置补偿效果良好,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电容器的使用过程之中无功电容补偿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层面,所以还应当加强对相关技术重难点部位的重点分析,并且对无功电容补偿的应用状况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以更好的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改革。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无功电容补偿的基本状况,同时对应用的难点和核心技术层面等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并且开展积极的无功功率补偿项目,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工作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创新与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复合开关的结构分析复合开关作为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设备控制电容器投切的专用开关,是该装置的核心元件之一,它代替传统的接触器和晶闸管等投切元件,以其优越的控制性能指标,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将成为电容无功补偿新一代的投切元件。其主要特点是将交流接触器和晶闸管的使用优点结合在一起,投电容器时,保证电压的过零合闸;切电容时,保证电流为零时关断。避免了接触器控制引起的涌流,谐波注入  相似文献   

18.
文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0,(14):126-127
针对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DSP-PIC自适应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与零电压、零电流投切控制技术,使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高压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一般会使用无功补偿装置来完成无功功率的补偿,以便于提升电网的供电质量,避免供电中电压波动问题影响正常的用电,是当前电网建设中减少电能使用损耗的有效手段。无功补偿装置的危险性较高,若是在实际使用中防护措施和安全设施的设置不完善就会造成电容器的损坏和技术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设计完善的安全措施,提升供电中的安全性是当前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就地补偿电容器以使用简单、方便补偿投切及时而被大型用电设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次投入较大的问题,对无功就地补偿的投资回收期计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