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联工作是办好杂志的耳目,通联工作是联系读者的桥梁。因为它可以直接与读者联系,可以听到读者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它是我们办好杂志,使杂志办得更具针对性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今日中国》历来重视通联工作今日中国杂志社的老领导陈翰笙、李伯悌同志在纪念《今日中国》创刊40周年时写的《回忆杂志的诞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一  相似文献   

2.
对外宣传的《今日中国》是一本多文版的杂志,早在60年代初,便开始注意加强地区针对性,到今天各文版都已有了自己的专稿,并且形成了一支专稿队伍。阿文版同其他各文版一样,在积极加强地区针对性方面的探索。我们杂志的宗旨是向阿拉伯世界的读者宣传改革开  相似文献   

3.
自《今日中国》杂志1952年由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以来,历经44个春秋,从原来仅有英文版发展到现在的英、法、德、西、阿及中文共6个文版,读者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实践中,《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风格,成为我国对外宣传战线上一本有影响的刊物。一、《今日中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强对外宣传针对性的过程新中国诞生不久,周恩来总理便向宋庆龄副主席建议,由她创办一本杂志,向国外宣  相似文献   

4.
开罗行     
美丽迷人的开罗是埃及的首都,也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我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曾在这里逗留了5个月。现在虽已回到北京,但开罗的人、开罗的车、金字塔、清真寺等等却仍鲜明地活跃在我的记忆之中。《今日中团》在开罗《今日中国》杂志阿文版驻开罗印刷发行点从建立至今已有13年的时间,它的编制由最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CIPG(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拉美推出《今日中国》秘鲁西文版,这是继2008年《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NEWS CHINA》在北美正式创刊发行以来,中国期刊走出去的又一个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央重点对外宣传刊物——《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杂志)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52年创办的综合性图文并茂的月刊。现以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中文6种文字出版,发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庆祝《今日中国》创刊45周年,该社将举办今日中国专题摄影大赛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近日,财经类中英双语新媒体读物《中国文摘》上线两周年之际,《中国文摘》(iDigest)多语版发布推介会暨"Smart Media Club"启动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近年来顺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趋势,积极研发书刊网各类数字产品和移动应用服务,推进全媒体业务转型和对外传播业态创新。此次推出《中国文摘》日文版、西班牙文版、阿拉伯文版,是《中国文摘》移动化、多语种、国际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其中,《中国文摘》西班牙文版和阿拉伯文版由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承办,主要面向拉美地区、中东地区读者。日文版由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承办,是一份针对日本市场的半月刊iPad读物。  相似文献   

8.
春去春又回。今年1月,《今日中国》迎来了第45个春天。值此社庆之际,我谨代表全体同仁向所有关心支持过《今日中国》的海内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难忘的厚爱时间回到1950年10月,周恩来总理对宋庆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应当向全世界更多地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他建议宋庆龄以她与各国人民建立友谊的长期经历和丰富经验创办一本对外的刊物。宋庆龄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亲自为这本杂志命名为《中国建设》。这个名称不仅表明这本杂志的宗旨是报道新中国的建设,而且还借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曾经办过一本名为《建设》的刊物。  相似文献   

9.
在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的历史专著《从鸦片战争到解放》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第四版和中译本第一版。著名老外交家黄华在序言中称赞此书是中外读者了解中国百年历史“最  相似文献   

10.
两个月前,记者到遥远的非洲访友。没想到,远在南半球竟然可以看到印刷精美《中国画报》以及由江泽民主席题写刊名的(《中国与非洲》杂志,而且在www.chinaintlpub.org网址下,《北京周报》、《今日中国》等报刊一览无余,不禁令人发出“地球真小!”的感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第6期的《今日中国》中文版本来已经做了封面故事《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内容是反映聋儿学习教育和亲子关系的。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38个版面,以《生命重于一切》为题的封面故事在几天之内出现在《今日中国》中文版第6期上。在中国9000多种杂志中,《今日中国》是唯一的多文种综合性月刊,以英、法、西、阿、中等5种文字出版,发行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月15日是《今日中国》英文版、法文版印刷完成的日子,但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社立即行动起来,决定暂停已经印刷完毕的英法两个文版对外发送工作,临时做24页的增刊。那几天,《今日中国》杂志社楼上的不少房间总是通宵亮着灯,几乎全社一半人在加班,其余的人员24小时待命。因为涉及多语种的翻译,前方记者发回来的中文稿在送审的同时,便进入翻译。就这样,法文版增刊在只有4位翻译人员(包括两位外国专家)的情况下和英文版增刊同时完成。社长宫喜祥在印厂的印刷机前守候了一整夜。  相似文献   

12.
比较一下70年代编辑出版的《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杂志,可以发现在同一本杂志中,如今经济类的文章数量要多得多,内容涉及面也广得多。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今非昔比,经济类报道自然与从前有很多不同之处,如何搞好改革年代的经济报道便成为编辑记者热衷的话题。目的经济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工业、农业、财贸、金融、商业等。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3.
祝贺与希望     
我热烈祝贺《北京周报》的一切工作人员。在这个周刊创刊40周年之际,我也和杨正泉同志一样回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在创办《北京周报》的过程中起了很大很大的作用,我自己也是40年前的《北京周报》的工作人员,我就算一半,因为那时我在周报工作,也在中国建设杂志(现在的今日中国杂志)工作。但我在工作了几年以后,就离开了周报。我今天看到在场有一些老同志、老同事们,我很高兴。我也很怀念已经不在的和病倒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9日,我翻开刚送来的《中国日报》,一条加了黑框的消息使我大吃一惊:本报原副总编辑、曾参与创始《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并任其副总编辑的李伯悌,昨晨10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78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她虽然半瘫痪在家已有多年,但大家都知道她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而且,听说,头一天她还在有说有笑地接待友人。我连忙拿  相似文献   

15.
说起外宣期刊,不能不说《北京周报》和《今日中国》。《北京周报》是中国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创办,是中央级重点对外宣传刊物之一。《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是中国唯一一本多文种对外报道月刊,半个多世纪前由宋庆龄创办,发行世界150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国文物收藏热席卷全国,并蔓延到海外。日前全英华人收藏家协会在伦敦成立,协会名誉会长单声博士认为,收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收藏有很多技巧和难度、知识和故事。这股收藏热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国人文化意识改变,重新认识传统的文化现象。《收藏》作为《今日中国》杂志文化栏目的一个板块,3年前将收藏热作为一个文化现象连续报道,旨在透过收藏这一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文局实施的期刊本土化 战略,可以说是几代“老外宣”人的 梦想。随着《今日中国》杂志的阿文 版和西文版于2004年相继落户埃及 和墨西哥,中国外宣期刊迈出了走向 世界的步伐,开始融入到期刊全球化 的浪潮。 实施期刊本土化战略,是中国外 文局根据中央领导作出的“书刊外宣 工作要借鉴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成功经 验”的指示,应时顺变,大胆探索,开 辟新时期外宣期刊新出路的一项战略 举措。这项工作从启动以来,就引起 了全局上下的关注。期刊本土化,就 是将杂志的编辑策划和印刷发行前移 到对象国,后方根据外宣“三贴近”的 要求,负责采编制作出读者喜欢的作 品。外文局领导形象地概括为:世界 语言,中国表达。 2005年9月,为深入推进期刊 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我陪同中国外 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等人到墨西 哥进行业务考察和访问。在几天的 行程中,感触着中墨两国文明的对 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见证近百年历史沧桑,传播七十年中国变迁。在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先生九十华诞之际,《今日中国》为他举办生平图片展览,谨表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的敬重和祝福。此次展览将于2005年4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仪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名誉总编辑爱泼斯坦是中外著名记者、作家,宋庆龄挚友。他经历了从国际主义到爱国主义的奇特人生历程,从30年代的美国驻华战地记者到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开拓者,他用如椽巨笔向世界报道中国的历史变迁,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展出的图片,虽不足以全面展示他丰富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家日新月异的大量信息和各国读者的热情来信,《今日中国》在1995年有什么打算?总的设想是突出时代主旋律,突出本刊的特色,热心为外国读者服务,热情为国家与地方的对外开放服务。加快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是中国当代的主旋律,无疑也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旋律。《今日中国》作为对外传播媒体的一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的5月下旬,对《中国建设》(后易名《今日中国》)杂志的同仁来说是个多么悲伤难忘的日子。5月29日,当全国各族人民痛别20世纪伟大女性宋庆龄时,杂志社的同仁怀着无限的悲痛和崇敬的心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出了中外第一本纪念宋庆龄的特刊,向各国读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本刊的创始者宋庆龄壮丽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