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棋魂     
故事进藤光是一个小学6年级学生。有一天,小光跑到爷爷家里寻宝,偶然翻出了一个旧棋盘。就在他接触棋盘的一瞬间,附身于棋盘中的平安时代天才棋士——藤原佐为的灵魂进入了小光的体内。佐为将围棋视为  相似文献   

2.
李怡的困惑     
围棋大师聂卫平在一次讲课中,首先介绍了围棋棋盘的结构,李怡同学突发奇想:在围棋的棋盘上共有多少个正方形?问题提出后,在场的同学大笑道:我们是在学围棋,而不是在研究数学题!聂老师说:“围棋离不开数学,请同学们下课后帮助李怡同学找到这个答案.”  相似文献   

3.
棋魂     
Id :·、≮÷一口固臣匝匮 6年级的小学生进藤光某天在爷爷的阁楼里发现一块带有血迹的棋盘.从棋盘里飘出一个古代美男子.叫藤原佐为 此人原乃宫廷棋师.因受奸人陷害而投河身亡 可是极度爱围棋的心使他没有顺利升天,而留在棋盘中苦苦等待发现他的人和下棋的机会 在佐为的苦苦恳求下.光仔终于同意佐为“住”进他的思想.接受了这个背后灵r别人是看不见佐为的哦!) 然后就是光仔生命中的劲敌塔矢亮的出现 光仔在他二人的影响下.逐渐喜欢上围棋.也渐渐显露出超诲的”棋’才井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年轻职业棋士 动画片《棋魂々的出现.使得日本围…  相似文献   

4.
《棋魂》     
小学生进藤光在爷爷家发现了一块有血迹的围棋棋盘,奇怪的是别人都看不见那处血迹。就在他感到非常惊讶的时候,温文尔雅的藤原佐为出现在他面前。热爱围棋的佐为希望阿光能帮助他实现毕生的愿望———体会到“神之一技”,可是此时的阿光对围棋一窍不通并且毫无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光在佐为的指点下打败了同龄人———有着很高围棋天赋的塔矢亮。阿亮的父亲正是当代日本最顶尖的围棋棋士塔矢名人。阿光对围棋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下棋。进初中以后,阿光参加了中学围棋联赛,又一次碰到了视他为对手的阿亮。比赛当天,阿光希望凭自己的实力与阿…  相似文献   

5.
母爱是他坚持的动力,是困难时为他点亮的那盏小夜灯,是成功时送来的那束最美的鲜花。5岁时他突然对围棋痴迷不已,小小的一张棋盘上黑白棋子仿佛随意一放,就能打开一个大大的世界。他决定弄清里面的奥秘。凝视棋盘,手执棋子,他蹙眉的样子常惹得父母哈哈大笑。为了让他接受正规的学习,5岁半那年父母将他送进黑龙江棋院。家里并不宽裕,  相似文献   

6.
小光(化名)在摇篮时代是幸福的。作为独生子,父母对他百般呵护,三口之家充满着甜蜜。然而,好景不长。小光刚上小学时,妈妈因看上了一个“大款”,狠心扔下了小光父子而另攀高枝。从此,小光开始和父亲一起生活。又当爹又当妈的父亲,顿时老了许多。残缺的家庭,深沉的父爱,使小光比别的孩子更懂事。母亲离家后,小光学会了做饭、洗衣,帮父亲干家务活。邻居都夸小光是个又孝敬父亲、又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里,他遵守纪律,学习也很好,从不让父亲操心。  相似文献   

7.
从2001年9月起,我校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围棋入门》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围棋快速入门;每周1课时(40分钟),一共15课时;每期选课人数约30人,人多为零起点的初学者;本课程为2学分。由于围棋游戏的趣味性,它极易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所以这门选修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围棋干变万化,魅力无穷,但规则极其简单,广阔的棋盘、开阔的视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2000,(8):29-29
在南京的21世纪围棋会馆,记者看到了许多四五岁的小朋友。别看这些才上幼儿园中班或是大班的孩子,需要跪在凳子上才够得着棋盘,可下围棋时他们“一本正经”的模样,俨然一个小大人。在一旁“观战”的家长们说起送孩子来学棋的理由时,观点出奇得一致:就是冲着围棋能有效开发儿童智力这点上来的。  相似文献   

9.
小光家在城郊。爸爸养了十几头奶牛,为乳业公司提供鲜牛奶;妈妈除了管家,还给爸爸当下手。爸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终年起早摸黑,却从不在小光面前说什么。小光上学、放学、温习功课,都没有爸妈的陪伴,但他由此体会到爸妈的劳碌辛苦,无论做什么也都能吃苦耐劳。小学毕业前的那个春节,同学们都用积攒的零用钱给爸妈买点小礼物。小光只有一点点零用钱,想不出能买什么让爸妈喜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围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盛行的娱乐活动之一。由于众多帝王将相、高人雅士的推动,品评围棋活动迅速发展,如围棋州邑的设立,大量围棋专著的出现,十九道棋盘的问世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围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它直接影响和推动了围棋活动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围棋之称,别名甚多,无不与修辞有关。例说如下:借围棋之形代称其名。围棋棋盘为方形,棋子、棋盒为圆形,故以“方圆”名之。借围棋棋子之色代称其名。围棋棋子分黑白两色,故以“黑白”名之。借围棋棋子之色形喻称其名。黑棋子  相似文献   

12.
儿子与围棋     
这几天,儿子忙着看网络围棋大赛.我经常可以听见他的评论:“悠然淡蓝下得很稳.”或“海龙0318的实力比较强.”而我也跟着儿子知道了些网络围棋高手,如悠然淡蓝、海龙8318、无敌笨笨、劳而不获等,儿子不停地为中国棋手加油,为中国四位棋手闯入四强而欣喜若狂,对海龙0318最终失利没有夺冠很是遗憾.看着儿子对着棋盘指手画脚,评论得头头是道,不禁又想起他学棋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围棋     
我天生喜静不喜动,于是在所有的活动中偏爱棋类,而源远流长的围棋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深深地吸引了我。一盘围棋,棋手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们的棋艺,更体现出各自的性格。这也许是其它棋类所不具备的。我一直认为,人生就像一盘围棋。刚出生的人如同一张空棋盘,随着不同的落子结局也各有差异。围棋序盘很有讲究。面对纵横十九道的棋盘有多种下法:有的人讲究实利,开始就猛  相似文献   

14.
一次期中考试后,老师在教室里对我们说:“这次考试全班只有一个人是100分。请你们猜猜他可能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小光!”而我心中却觉得是小泽,因为他考试总是100分。没想到,老师却说:“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小光,你改掉了粗心的毛病。以后还要改掉别的毛病。  相似文献   

15.
《教师博览》2005,(10):29-29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下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旬日: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相似文献   

16.
轻松五分种     
高兴太早小光在幼儿园里上课不安分。老师多次警告他要集中精力,可他总是坐在凳子上左右摇摆。老师生气地问他:“小光,你怎么总是躁动不安,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暑假,儿子要上中班了。幼儿园老师让我协助辅导儿子下围棋。儿子只有5岁,对围棋一无所知,我对博大精深的围棋也仅知皮毛,我能配合老师把儿子引进围棋的天地吗?面对现实,我根据儿童心理稳定时间短和下围棋需要恒心这一矛盾,采用了因势利导、培养兴趣、有的放矢、发展兴趣的辅导方法。开始时,我不急于对孩子提什么要求,而是因势利导,激发儿子对围棋的兴趣。起初,我用黑子在棋盘上摆上一个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图形,让孩子跟着用白子放,使他能准确地放子,能读懂棋子的图形。在表扬和鼓励声中,儿子对黑白棋子构成的图形渐渐产生了兴趣。然后,我开始把围棋中的一些初步知识渗透在玩棋之中,我放一颗、两颗白子,逐渐增多,让儿子用黑子把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流行的所有棋类,与数学联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围棋.围棋棋盘纵横19道,组成361个交叉点。自布局到终盘,其间棋子的死活,棋势的优劣,终局的胜负,莫不与数字有关。如“两扳长一气”,“先手官子十四目”,“刀柄五有八气”,“对杀白多一气”,“转换黑损三目”,“白胜四分之一”,等等。当然,围棋涉及数学的地方远不止于此。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棋局变化形式的总数问题。宋代学者沈括,曾对此进行过计算,他认为棋盘上每一点都有黑、白、空三种可能出现的状态。用现代数学方式表示,便是一点可产  相似文献   

19.
奇思小发明     
电子棋盘这块简单的平板电子棋盘,只需按键选择,什么军棋、象棋、跳棋、围棋任你选,手按按键就可以随意调动你的"千军万马"。  相似文献   

20.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围棋是中国人的发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围棋已具雏形。在甘肃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上,就绘有彩色的条纹图案,纵横交错,格子齐整,考古学家称之为棋盘纹。从《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中可以了解到,围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行,甚至出现了闻名诸侯列国的围棋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