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在描述义7-6块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等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做了简要的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主要有构造特征、储层特性、流体性质、地层压力以及油藏类型等几个方面,分析出该油藏属于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开发特征主要有油井产能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压降大,产量递减快特征、地层能量下降快,需要补充能量,可以进行注水开发。分析初期注水还未见效,注水压力逐渐上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唐晓红 《内江科技》2013,(2):149-150
海上埕岛油田馆上段为普通稠油油藏,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改善其开发效果,进行了整体调整挖潜,采用的主要调整对策一是细分开发层系,二是井网整体加密。从调整后的整体情况来看,效果显著,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调整方案工作量滞后,影响整体开发效果;二是整体注采比较低,地层能量不足;三是注采矛盾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下步首先应优化实施顺序,完善注采,同时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提液和油水井合理配产配注,解决注采矛盾,最终保证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4.
营11断块沙三段为东辛油田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水力压裂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区块“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展精细过滤深度处理水质、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增产、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单元区块的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56%提高到目前的1.53%以上,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定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常规注水开发见效慢,油井产量递减快、稳产水平低等特点,实施了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及时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很好地控制了含水上升率,提高了油田高产稳产期,开发效果明显提高。该技术对今后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陕西延长义正-吴堡区块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岩性油藏。地层供液不足,自然产能低且下降很快,通过对研究区的水源评价及主要水质因素对储层岩心伤害因素的研究,确立了适合该区块的注水水源并提出该区块的注水水质处理控制指标,从而达到早注水、注好水来补充地层能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油田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使油井长期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各油田大部分都采用注水的方法,给地层不断补充能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油田注水的目的是提高地层压力,保持地层能量,以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因此,要把注水井管理看得跟油井同等重要。我们从注水井、注水井工艺、注水井管理的注意事项、注水井的洗井维护几方面对搞好注水井管理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深入研究了新滩油田KD18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的水淹状况、地层能量及注采井网现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开发的应对策略,部署了该块下步注采井网调整、注水层系挖潜、注水开发蒸汽吞吐引效开采,为油藏良性开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补充地层能量,油田的开发必须注水。注水井调剖的目的是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结构,改善层内、层间矛盾,提高注水效率,这是油田高含水期实现控水稳油的重要手段。从注水井注入调剖剂,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注入水波及面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现代油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认识油藏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和研究油藏的动态过程。与传统的油藏工程方法相比,具有考虑因素多,可以设计多种开发方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张晓枫 《内江科技》2013,34(5):158+110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依靠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来保证油田稳产。目前有污水回注、清污混注和清水注入三种注水水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回注。由于污水含油、机杂处理不合格及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腐蚀结垢严重,再加上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裂缝沟通差,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注入压力持续上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水井发生欠注和注不进的情况,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稳产开发。本文主要介绍改善注入水水质与改善储层吸水能力上下游相结合的注水增注技术研究及所取得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鹏等 《内江科技》2014,(4):68+97-68,97
<正>水敏现象是指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情况。含水敏性粘土的地层,有可能把油层孔道堵死。油田开发过程中人工注水是补充地层压力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水敏油藏不适当的注水反而会降低油藏的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烟道气吞吐开发水敏油藏的效果,分析并优选了注入参数,为注气开发水敏性油藏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2.
强化注水,提高复杂断块注采完善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盘油区所开发的三个油田,都是具有陆相沉积特点的复杂断块油田,本身天然能量不足,多属低饱和油藏,大多数断块边水不活跃。在天然能量开采下产能下降快,采收率低。因此,通过加强注水,提高复杂断块注采完善程度来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水驱油效率是实现本厂复杂断块油田长期稳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胜坨油田坨123单元水驱效果的分析,并选择坨123单元的坨123-30井区进行先期注水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认识到先期注水能较好保持低渗透油藏油井地层能量,减缓油井产量递减,有助于油田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胜利滨南油区采用注水开发,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经过多年的开采,已进入“三高“采油阶段,我们结合实际树立了“注足水、注好水“的观念,充分发挥水井的驱动能力,实现挖潜增效。为此,分析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因素,有的放矢治理好水井,实现“注足水、注好水“,为油藏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邢淑霞 《内江科技》2013,(10):47-48
<正>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水井憋压欠注;油井低压低产,寻找合理的注采方式,提高低渗透油藏最终采收率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难题。针对新欢27块沉积微相平面摆动频繁,注水见效难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有利于油藏整体开发为出发点,从沉积微相方面运用数值模拟对新欢27块进行注采方式探索与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沉积相内薄注厚采可以有效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难见效的问题,对日后该块及类似注水难见效的低渗透油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平平 《内江科技》2013,34(5):100-101,132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是目前油田开发的重要研究课题。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困难、油层改造难度大,注不进、采不出,是目前低渗透油藏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现河采油厂为例,重点研究分析目前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状况,进行欠注机理研究,寻找适合于低渗透油藏攻欠增注的有效技术手段,并提出了下步对策和潜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徽  盖玉叶  范荣菊 《内江科技》2010,31(4):98-98,36
飞雁滩于2010年11月注聚,2006年9月进入后续水驱:目前平面矛盾突出,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储量动用程度低,且地层能量水平坻,单井液量低:通过合理注采比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综合应用热油藏工程方法,采取了局部完善注采井网、调剖、增注、分注等综合治理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有效控制产量递减,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于高孔中渗的常规稠油出砂油藏,当两套井冈合采,由于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的影响,高渗透层的井容易受到注水效果,液量高,含水高,水淹严重;低渗透层的井见不到注水效果,液量低,液面深。随着井网的不完善,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脱气严重,制约油井产量得不到正常发挥,产量递脚陕。本文提出了科学划分开发层系,优化井网结构,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保持油藏的地层能量,使出砂油藏能持续稳定开发。  相似文献   

19.
孙燕 《内江科技》2018,(2):73-74
复杂断块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受断层影响无法部署面积井网开发,油水井连线往往与断层走向平行,导致油井单向受效,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开发井网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水驱效果较差、地层能量下降大、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受到历史零散挖潜的影响,注采井网和剩余油情况在平面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胜坨油田坨30断块的历史开发状况进行分析,提高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制定断块油藏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渗透油藏河148块在弹性能量开采过程中出现地层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大、弹性采收率低的问题,本文从恢复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的角度出发,对河148断块实施水驱开发的可行性及注水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河148块可沿地应力方向先采用反九点法后转八五点法的注水开发方式进行注水开发,从而提高该区块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