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关于自立的担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社会中谈论孩子自立的话题已经很多了,但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的自立与社会的现实却有较大的反差。一些家长把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都“承包”起来,一些孩子也比较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所给子自己的一切。家庭中缺乏对孩子进行自立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2.
“谁打你,你就打他”这种教育方式正在被为数不少的家长所应用。但仔细分析一下,虽然同持一种观点,他们的出发点却不一样。有的家长是溺爱孩子,不愿让孩子吃亏,所以让孩子狠狠还击。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将来的社会,科技发达,竞争激烈,不能让孩子从小就畏畏缩缩,必须有冲劲。我认为,溺爱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小霸王显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样,整天挥动拳头也不代表有竞争意识。将来社会虽是高度发达,对人才要求甚高,但同样也是文明的社会、法制的社会。我6岁的女儿被邻居的孩子打了,她说:“你这样不文明,要向我赔礼道歉。”并…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增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欲望也与时俱增。媒体对各类神童的宣传,也在不断刺激着家长对孩子早教育、早培养的意识。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早早就把孩子从游戏中拉到各类兴趣班、特长班中,或学琴像书画,或学英语奥数……希望借此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当然,也有的家长还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有些家长让孩子一两岁就开始认字背诗、学这学那,有些家长甚至同时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可是效果怎么样,那就很难讲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聪明、讲礼貌、成绩优秀的好孩子。而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仅仅只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或是耐心教导吗?当然不是!西方父母认为,要培养孩子培养成还孩子,就先要把家长培养成好家长。就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父母为了孩子是如何从自己做起的吧!第一课: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家长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有点困难。但是西方好的父母总是会抽出时间来与教育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孩子是他们最重要的事。美国的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就把“FAMILYFIRST”(家庭第一)写在员工守…  相似文献   

5.
目前,“发展个性”是人们颇为关注、谈论最多的话题。一提起发展孩子的个性,许多家长认为这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技能。他们觉得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有了特长,将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少家长把孩子往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小记者等各类兴趣班送。其实,他们把培养特长和发展个性等同起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同事、邻居、亲朋好友,他们作为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让孩子上这样那样的兴趣班,还不惜重金为孩子买二胡、古筝、钢琴、电脑等,…  相似文献   

6.
裴军 《教师博览》2004,(10):39-40
在国内,离中小学校门不远的地方,总能看到“家长止步”的警示牌,以防止那些爱子心切的家长把学校的大门挤破。但每天上学、放学时分,“雷池”线外的道路还是被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及数不尽的各式交通工具堵得水泄不通.这种日复一日定点定时的交通堵塞恐怕是最让附近居民和交警头痛的了。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教育选择功能被大大强化,教育已经逐步演变成社会筛选的重要的也是第一道过滤器。上好幼儿园,上好小学,考上重点中学和知名大学,成为许多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之路。不少家长笃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从摇篮里起跑”,为给孩子的未来竞争增加筹码,早期教育也被卷入教育恶性竞争的漩涡。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家教强调的是“谦让”,至于“竞争”则很少谈及。而当今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有竞争,社会才有活力,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家庭教育要适应这一现实,加强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现在不少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都是在扼杀孩子的竞争意识,他们不让孩子出一点力,吃一点苦,凡事都为孩子想好了,一切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一切为了孩子”、“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里两个或几个成人照看着一个孩子,不少家长理解的“最好的东西”就是最好的食品、衣服、生活环境等,往往忽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缺乏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恰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成了时下家长的一大难题。应当说,如今学习、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应好好珍惜,自觉加倍努力:然而,事与愿违,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就喜欢与家长“对着干”,甚至干出令家长困惑、社会不安的事来,对这类孩子,一些家长和老师往往束手无策.其实,打开锁要有对号入座的钥匙,教育好孩子也并非就没有“捷径”可走。  相似文献   

11.
王小波 《家庭教育》2007,(5S):12-13
在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方面,孩子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或,“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放在这里最恰当不过。因为,节约意识是在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实中,一些家长恰恰不具备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习惯与意识。随着社会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家长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追求“好、新、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很多家庭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社会中拥有更多地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方面普遍忽视。亲爱的家长,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家庭行动起来,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倍关注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很多家庭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社会中拥有更多地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方面普遍忽视。亲爱的家长,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家庭行动起来,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倍关注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很多家庭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社会中拥有更多地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方面普遍忽视。亲爱的家长,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家庭行动起来,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倍关注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15.
朝三洲 《师道》2003,(1):13-13
常常听到家长在这样教育孩子,“别人骂你,你就骂他!”“同学打你,你就打他!”“小朋友抢你东西,你就去报告老师,让老师好好罚他!”诸如此类“以牙还牙”的不让自己孩子吃亏的语言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司空见惯了。但专家认为,这种为了点滴小事而敌视同伴、把别人当作防范对象的教育方式,恰恰会导致孩子品德的“发育不良”,会使孩子身心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同情心和善良心。日前,有专家呼吁,家庭教育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难以融入社会的“大灰狼”了!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即命运”。在过去缺乏竞争机制的计划经济社会中,人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少年轻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最出色的人才,因此,越来越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有些家长迷信什么“快速培养”、“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不科学的教育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了某些无知父母的家教誓言。于是,各种“育子秘方”“神童经验”也大行其道,甚至令家长们趋之若鹜。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问一位母亲或父亲,“生活中摆在第一位的是什么?”你最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孩子的教育”。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残酷激烈,使现代家长们意识到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材的重要作用。但是,家长是否了解自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生态环境呢?1998年底,深圳某教育课题组在对近150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孩子的教育在家庭的各项决策中处于优先地位;家庭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很多家庭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社会中拥有更多地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方面普遍忽视。亲爱的家长,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家庭行动起来,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倍关注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班主任说我的女儿学习好,性格活泼,独立生活能力强,要求我在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推辞不过,我就向大家介绍了下面几点家教体会。一、让孩子经受点挫折“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大多数父母的认识。如果说让孩子吃点苦,有些家长就不一定理解了,有的家长虽然理解但是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对孩子而言,家庭的温暖是必要的,但不是惟一的,他们还需要挫折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受到挫折教育,能提高耐挫折能力,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活。挫折教育的思想,我早已知道,但是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还是去年的事。去年…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农村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多数孩子在家娇生惯养。有些父母,孩子都上高年级了,还给孩子穿衣脱袜,叠被洗刷,逐渐把孩子宠成了“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私任性,懦弱懒惰,形成了致命的弱点——生活智慧匮乏,社会应变能力差,个性压抑扭曲,成年后在许多方面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理,限制自我的发展。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教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增强其自立能力。在孩子自己动手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对以后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