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外来词是一般的语言现象,它几乎出现在各个国家的各种语言里,它是普通语言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它又与文化紧密相联。任何民族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要不断地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用于丰富、提高自己,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要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这就是语言的交融、词汇的交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就有很多往来,日本受中国文化熏陶是显而易见的。在交往中,日本文化、日本的语言反过来也影响着汉文化、汉语言,我想这也是很自然的。唐代鼎盛时期,势力所及的范围很广,对外交通也非常发达,水路上中国海船可以远航至红海、印尼、日本,当时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和中国有经济上的往来,而日本、朝鲜等和中国的关系尤为密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在研究寒暄语时必须探讨影响语言背后的文化。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两国语言文化的异同点尤为突出。虽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在寒暄语的表现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文章通过两国不同的语言文化比较,挖掘凹形日本语言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日语外来语透析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及其丰富.外来语是日本人语言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日本吸收外国文化的丰富程度和积极态度.通过对日语外来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外来语是日本人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语言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日本吸收外国文化的丰富程度和积极态度。通过分析日本外来语的进程及存在的形式,可以进一步了解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为何会有汉字,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其实,在古代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伴随汉字的传入,日本才得以结束几千年的无文字历史。并且,日本通过对汉字的吸收、创新创造了假名。此外,汉字还贯穿了日本的历史文化,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纽带。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日语精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日本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内容一般包括:知识文化、观念文化和词语文化教育.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以独特的形式体现在日语中,并通过语言表现着日本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揭示着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日语教学则是学习日本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日语的暖昧性与日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暧昧性是日本语言文化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征。日语的暧昧性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交际中到处可见。暧昧性表达具体表现为含糊、委婉及省略等表达方式,此种表达源于日本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日语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理解、尊重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表现心理,才能使其正确掌握日语的暧昧性。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必定相互影响,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日本也是如此。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称日本的文化为"耻文化",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很在意羞耻感,行动也谨慎小心,以免发生让自己难堪的事。因此由"耻文化"衍生出来的语言表现也广泛存在。本文立足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尝试分析日语中有关"耻文化"的语言表现并探讨其文化起源。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化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日本文化与社会,或者是日本人的行动模式,以至于日本人的意识构造,都表现出不同于他国的某种特征。究其原因,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治时代以前是以中国作为向导,吸收外来文化。之后是从西洋吸收外来文化,二战后主要是吸收美国的文化,但是尽管不断地被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冲击着,却没有被吞并,反倒通过自己的改造使之真正日本化。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在其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日语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能全面、生动地反映日本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历史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1.
暧昧性是日本语言文化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征。日语的暧昧性表达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交际中随处可见。暧昧性表达具体表现为模糊,委婉,省略等方式,此种表达源于日本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日语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理解、尊重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表现心理,才能使其正确的掌握日语的暧昧性。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日本吸收了中国的汉字,对日语的语言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近代,汉字从日本又反输出中国。语言的相互影响不仅仅是词汇的交流,折射出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着一定的背景和原因。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词的原因、外来词的来源、吸收方式等,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民族,但其对外来文化并不是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根据国情与民情的实际,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其有益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最终形成日本所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在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对于日本语表达中涉及的日本民族性和日本文化作出探讨和分析。通过分析日本文化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关联,来阐述语言学习的同时,文化理解和吸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引介是日本文化史上的显着现象。然而,由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性格,使日本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尤其注重守护其传统民族文化之"魂"。这一特点使日本在过滤、吸收外来文化时能够成功保存本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使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外来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对语言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日语外来语在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融合,还能为本国文化增添色彩,使其成为独特的语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日语外来语概念、日语外来语来源、日语外来语对日本的影响等方面对日语外来语及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语言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日本语言的发展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影响,为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中日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汉字在日语中的作用,汉语从日语中吸收的词语以及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日系流行语等方面,来分析汉、日语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嫁接与自主是日本大学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文化嫁接主要表现为文化反思和文化主动,文化自主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和文化坚守,嫁接与自主的相互促进实现了大学文化的自我超越。历史上,很多学者都对日本文化的"传统"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其中很多研究都反映了日本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外来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文化很有民族特点,是各种文化的混杂.究其原因,日本文化是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的影响,由此导致了日本民族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并促进了其多元文化的形成.在教学当中教师只有充分理解所学的语言文化背景,才能把握语言的精髓,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